丑角:丑而不丑俗而不俗
胡梓煜在排练室练功。
去年,胡梓煜在《打花鼓》里饰演卖艺汉。
胡梓煜在《打花鼓》中的丑角演出,让同样从事汉剧表演的王奥着迷,“扮相和身段都很漂亮”。胡梓煜当时鼻梁处是白色颜料绘制的“花蝴蝶”,他不仅演活了小人物,也让王奥第一次觉得丑角原来也可以这么帅。
生活中的胡梓煜举手投足与丑角无关。但他一到戏台上,鹞子翻身、前后空翻,让人眼花,“戏曲是门综合艺术,唱念做打样样精通才行。”
古怪精灵、活泼好动的胡梓煜引起招生组老师的注意,要求听一听胡梓煜的嗓音。体育和美术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的胡梓煜并不怯场,一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童声,打动了招生老师。
“放学回家跟你爸爸妈妈商量下,去黄陂城区上学行不行?”胡梓煜将招生老师的话带给了父母。这让在当地做汽修生意的父亲胡才祥一晚上辗转反侧睡不着。
胡才祥回忆,班主任说儿子胡梓煜有这方面天赋,但他知道,学楚剧是完全不一样的路。他后来也想通了,各行各业都需要有人,就像自己从事的汽修,应该让孩子去闯一下。
■ 牢记丑角之“美”,首次登台引哄笑
寒暑假,胡梓煜去亲戚家串门,听说他在学楚剧的丑角,总是惹得满屋子的人哈哈大笑。大人们的笑声让胡梓煜不明所以,“他们喜欢盯着我发笑”。
“凉一边去!”胡梓煜被训哭是常有的事,杨漠超有时候用藤条追着3个小丑角满场跑。藤条高高举起,又轻轻落下。“我知道杨老师是吓唬我们的。”七旬的杨漠超追不上胡梓煜他们,累得在地上大口喘气。
杨漠超会给徒弟讲自己的故事,也会讲自己的老师李罗克的故事。戏曲对丑行虽有“科诨”“戏谑”之要求,但那只是一部分,最重要的是表演人物要形成丑而不丑、俗而不俗的艺术风格。杨漠超的老师李罗克4岁登台扮演《三娘教子》中的小薛琦,被誉为“四岁红”“小滑稽”,“年纪比你们小多了”。
作为汉剧国家一级演员的李罗克,不迎合低级趣味。《打花鼓》经李罗克改编后突出主人公善良、正直的本性,塑造了一个勤劳、耿直、疾恶如仇、敢于反抗的艺术形象。这也是后来胡梓煜以丑角入戏《打花鼓》,却能体会到丑角并不丑。
多年下来,杨漠超将丑角的表演要求概括为“高、轻、飘”,即技巧有高度,动作轻盈,形体飘逸。在他看来,丑角表演以诙谐风趣为主,重做功,舞蹈性强。行当虽丑行,但丑而不丑,相反在舞台上呈现出来的是很“美”的画面,要做到吐字清晰,念白有力,表演做功样样齐全。
这种丑角之“美”被胡梓煜牢记在心,并在舞台表演中不断被强化,最终成了王奥眼中的帅。“不错,是那个事!”胡梓煜的表演如今也经常引来老师杨漠超的夸赞。
■ 从楚剧转学汉剧,继续习丑角
汉剧和楚剧中都有丑角,动作可以相互借鉴。对于这次转行,胡梓煜认为是自己选择的自由,而黄陂楚剧团则有些不舍,反复做工作才答应放人,“选一个苗子不容易”。
当初,与胡梓煜一起在黄陂楚剧团学戏的另两名小丑角后来各奔东西,其中一个放弃了学戏,另一个后来去了位于孝感的湖北省实验楚剧团。
这42名学员入学后,汉剧的全部角色在一个班齐了——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的学员都有了。转学汉剧后,胡梓煜继续习丑角,并与同班的王奥成为汉剧“五丑”中的同学。
相似的家庭出身和生活经历,让胡梓煜和王奥走得很近。王奥上小学时爱玩,爸爸和奶奶喜欢看楚剧《三岔口》,对剧中的丑角很感兴趣,当他把“五丑”作为自己的专业行当时,他们还高兴了一阵子。
随着学习的深入,胡梓煜和王奥都明白丑角也不都是小人物。丑角可以是上到皇帝下到小混混,不论鼻子上是“豆腐块”“倒元宝”,还是“花蝴蝶”,在他们看来都挺美的。
■ 从丑角转到武生,希望戏路能更宽
“《四杰村》是我转行第一次演主角,但不算很成功。”武生威武雄壮,胡梓煜因右腿脚踝处有伤,没有将自己最好的动作展示给观众。在表演翻越城墙时,为不露破绽,他特意要求在墙下放个垫子,以免空翻后再次伤到腿部。
在半小时演出中,胡梓煜表现得小心谨慎,而丑角王奥很是活跃,一口气5个空翻,台下叫好声连连。饰演鲍金花的八贴张静雯也是一身英武。
对于自己改演武生,胡梓煜说:“丑角讲究蹲裆,是一种特殊站姿,身段要求圆小,自己个子有点高,不太适合‘五丑’。我想逐步向武生方向靠,这样自己的戏路会更宽。”
“学艺没有捷径,一个动作练3年,也不能说到位。”黄智勇对每日的练功抓得很紧,即使有伤在身的胡梓煜也在坚持练功。
那天,儿子胡梓煜饰演丑角。“表演很到位。”台下,胡才祥的眼里泛着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