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到博物馆去”可以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实时

“到博物馆去”可以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实时

约上三五好友一睹期待已久的敦煌艺术展,周末带孩子沉浸式体验一次《红楼梦》主题的特展……近几年,看展式社交蔚然成风,“到博物馆去”成为一种社会新风尚。据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2021年有7.79亿人次“打卡”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博物馆的免费开放率也不断提高,达到91%。


(资料图)

让更多博物馆“零门槛”开放,使博物馆更可触达,提供了一种普惠性的文化福利。很多人对这样的经历并不陌生:一开始听到要去某家陌生的博物馆时会兴致索然,因为对相关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并不了解。如果还要为此付费,就难免动力不足。

事实上,逛博物馆很多时候是个“真香”的过程,往往是在置身其中,看到展品的那一刻,在听到内行人的生动讲解之后,才能体会到其中妙趣。博物馆免费开放,可以提供一种无形的拉力,让更多人感受到这种文化上的“真香”体验。

对文化“发烧友”来说,免费开放博物馆也可以让他们更加畅快地进行文博探索。很多综合性博物馆藏品众多,如果只去少数几次,就不免会浮光掠影,无法放慢脚步、驻足细品;一次十几元、几十元的门票虽然不算贵,但若想大幅提高参观次数,甚至每次专为欣赏一件展品,也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免费开放后,会让文博爱好者的游览更为随性、从容。

如今全国91%的博物馆免费开放,传递的是一种清晰的文化价值导向:“到博物馆去”并不是一种专门为之的仪式感,而应当成为再寻常不过的生活方式,它可以像去喜欢的餐馆一样日常、频繁。

在降低门槛、吸引更多人前来参观后,接下来,博物馆也有必要向纵深发展,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便利的文化体验。

这其中,更新对展品的介绍方式应成为重要一环。文物并不会自己“开口”,需要有人替它去讲述。传统的标签式简介,往往将展品扁平化为“时间、地点、人物”,很难满足人们对背景知识的需求。充分调动社会上的智力资源,鼓励更多专家和爱好者参与志愿讲解,是丰富观众参观体验的有效路径。

一次笔者在参观“宅兹中国”展览时,就发现一位志愿者在饶有趣味地讲解玉环、玉璧和玉琮的区别,并由此引申到中国的姓名文化,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聆听。与“毫无感情的复读机器”不同,这种充满热爱的讲解才更有感染力。

另外,要让文物真正“活”起来,不妨尝试更有创意、更加多元的策展方式。传统意义上,文物的展览方式较为固化,比如按年代、类别划分等。这样做虽然充满秩序感,可是难免会让人感到沉闷。近些年,不少博物馆都开启了更为灵活的策展模式,以主题策划的方式,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令展品之间呈现出有趣的呼应和对话。

例如,2020年故宫就策划了一场苏东坡大展,以人物经历为主轴讲述“苏轼和他的朋友们”的故事,使书画、碑帖、器物等呈现出别致的空间语言,也让观众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故宫体验。类似的布展创新,应当被鼓励和支持,也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支撑。

除了消除“门票门槛”,博物馆还可以针对不同人群、在更多层面提供便民服务。比如,对青少年群体,不妨设计模拟文物修复体验、感受活字印刷等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引导他们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体会文化之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度延长开放时间、探索夜间开放模式,为忙碌一天的上班族提供一场暖心、放松的文化之旅。

总之,博物馆不应该是“高冷”的,而应当成为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标配”;“到博物馆去”也不该止于一阵风潮,它可以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