辄的文言文意思(辄的文言文意思是)
一些互联网上对辄的文言文意思(辄的文言文意思是)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这里,网友大浪就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意思如下:
1、专擅,独断专行,专权。《广韵》:辄,专辄也。
2、立即,就。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饮少辄醉(少喝点酒杯立即就醉倒)。
3、总是,每次。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每次冒着风雪快速疾行,从来没有半途而废)。
含“辄”的成语:
1、浅尝辄止[qiǎnchángzhézhǐ]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
出处:清·鼓养鸥《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2、动辄得咎[dòngzhédéjiù]动不动就遭到责怪或受到处分。动辄(zhé):往往,动不动就。咎(jiù):罪过。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
3、欲吐辄止[yùtǔzhézhǐ]想把话说出又感有不便把话又咽回。
关于辄的文言文意思(辄的文言文意思是)大浪就先为大家讲解到这里了,关于这个问题想必你现在心中已有答案了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相关推荐
-
它在文言文中有什么含义?
它在文言文中有什么含义?,有什么,中有,文言文,文言,几种,很多人对它在文言文中有什么含义?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这里,金色百科小编小安就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其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几种意思: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4...2023-04-18 00:37:15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文言文(关于生于忧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文言文(关于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文言文),文言文,生于忧患,以死,而死,于安乐,很多人对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文言文(关于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文言文)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这里,金色百科小编无奇就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原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译文:老百姓不怕死,为什么要用死来吓唬他们呢?假如让百姓真怕死,那么把作乱的...2023-04-18 00:31:01 -
语文文言文中的顾字有哪几个意思(文言文
语文文言文中的顾字有哪几个意思(文言文顾的意思),几个,文言,文中,文言文,语文,很多人对语文文言文中的顾字有哪几个意思(文言文顾的意思)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这里,金色百科小编小张就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1、回头看,泛指看,顾名思义;2、照顾,关心,注意,及、忌、虑、念、恤、全、问、惜;3、商店或服务行业称来买货物或要求服务的客人,即顾客;4、拜访,如三顾茅庐;5、文言连词,但,“兵不在多,用之何如耳”;6、文言连词,反而、却。“足反居上,...2023-04-18 00:20:20 -
尝的意思文言文
尝的意思文言文,文言文,很多人对couldn't connect to host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这里,金色百科小编大飞就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尝在文言文中是的意思有曾经、经历、尝试、品尝、没有等。例如,未尝稍降辞色,意思是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尝的古汉语解释①吃;品尝。《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②尝试。《齐桓晋文之事》:“我虽不敏,请尝试之。”③经历;遇到。《庖丁解牛》:“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④曾;...2023-04-18 00:12:59 -
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小品爆笑合集)
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小品爆笑合集),文言,文中,爆笑,合集,小品,很多人对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小品爆笑合集)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这里,金色百科小编小张就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中”在文言文里的意思:一、发音为一声时,含义如下:1、内;里。例句:《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2、中间;内部。例句:《石钟山记》:“有大石当中流。”3、半;一半。例句:《乐羊子妻》:“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4、中等;不高,不低。例句:《邹忌讽齐王纳谏》:“...2023-04-18 00:08:16 -
文言文中因的意思(文言文因的意思假例句)
文言文中因的意思(文言文因的意思假例句),假例,文言文,中因,很多人对文言文中因的意思(文言文因的意思假例句)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这里,金色百科小编小郑就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文言文中因有以下意思:⑴于是,就。例:虎因喜,计之曰。⑵依照,根据。例:罔不因势象形。⑶依靠,凭借。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⑷趁着,趁此。例:不如因而厚遇之。⑸通过,经由。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⑹因为。例: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⑺缘由,机缘。例:于今无会...2023-04-17 23:43:16 -
古代语文中坐的意思是什么(古代文言文中
古代语文中坐的意思是什么(古代文言文中坐的意思),古代,语文,文言,文中,很多人对古代语文中坐的意思是什么(古代文言文中坐的意思)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这里,金色百科小编小张就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古代语文中,坐有以下姨意义:1、指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臂部靠在脚后跟上。例如:秦王坐章台见相如。2、指人坐在座位上。例如:口技人坐屏障,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3、座位。例如: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4、犯罪,犯某种罪行。例如:王曰:”何坐...2023-04-17 23:36:50 -
敢以烦执事是什么文言文句式(敢以烦执事
敢以烦执事是什么文言文句式(敢以烦执事省略了什么语),执事,句式,文言文,很多人对敢以烦执事是什么文言文句式(敢以烦执事省略了什么语)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这里,金色百科小编小张就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状语后置。在文言文中,副词、形容词、动词词组、介宾词组等用在谓语后面(如果谓语后面有宾语,则用在宾语后面)。是单音节词的,前面无语音停顿,书面上不用逗号隔开;是多音节词或词组的,前面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隔开。例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2023-04-17 23:32:10 -
孰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孰若文言文什么意思)
孰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孰若文言文什么意思),文言,文中,文言文,什么意思,很多人对孰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孰若文言文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这里,金色百科小编大飞就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具体意思及例句如下:1、谁,哪个,例如:孰是孰非;孰为汝多知乎。2、什么,例如:孰不可忍;吾与徐公孰美。3、用在表示抉择的反问语句中,有比较的意思,例如:孰与;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4、同熟,程度深。例如: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关于孰在文言文中的意思(...2023-04-17 23:30:46 -
许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许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许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许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哪些),有哪些,文言,文中,很多人对许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许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哪些)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这里,金色百科小编大飞就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意思有:1、动词:答应;允许。出处:《出师表》中“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2、动词:赞同。出处:《愚公移山》中“杂然相许”。3、动词:期望。出处:《书愤》中“塞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鬃已先斑”。4、名词:处所。出处:《五柳先生传》中“先生不知何许人也”。5...2023-04-17 23:11:24 -
故在文言文中有多少种意思(故在文言文中
故在文言文中有多少种意思(故在文言文中有什么意思),有多少,文言,文中,中有,文言文,很多人对故在文言文中有多少种意思(故在文言文中有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这里,金色百科小编大浪就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1、名词,事故,变故。如“今也不幸至于大故。”《孟子》;2、名词{,缘故,原因。如“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3、形容词,旧的,原来的。如“温故而知新。”《论语》;4、副词,旧时,从前。如“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柳...2023-04-17 22:43:14 -
最长文言文(最长文言文多少字)
最长文言文(最长文言文多少字),文言文,最长,很多人对最长文言文(最长文言文多少字)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这里,金色百科小编老北就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悲剧。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全诗35...2023-04-17 22:30:30 -
文言文中的耳是什么意思(文言文里的耳有
文言文中的耳是什么意思(文言文里的耳有什么别的意思),耳有,文言,文中,文言文,很多人对文言文中的耳是什么意思(文言文里的耳有什么别的意思)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这里,金色百科小编大浪就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耳有多种意思,需要按照语境进行判断,常见的意思有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指耳朵;2、听觉、听力,如耳识、耳性,耳重,指耳朵不灵敏;3、指耳状的东西如索耳、吊耳、木耳、银耳、虎耳草、耳杯等;4、指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2023-04-17 21:37:52 -
文言文中委是什么意思(委在文言文中都有
文言文中委是什么意思(委在文言文中都有哪些意思),有哪些,文言,文中,文言文,很多人对文言文中委是什么意思(委在文言文中都有哪些意思)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这里,金色百科小编老北就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1、动词:积;积聚。扬雄《甘泉赋》:“~如山。”2、动词:委托;托付。《过秦论》:“俛首系颈,~命下吏。”3、动词:抛弃;放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4、动词:呈献;送。《屈原列传》:“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质事...2023-04-17 21: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