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本科生、研究生、硕士生、博士是什么关系?

本科生、研究生、硕士生、博士是什么关系?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题主提到的本科生、研究生、硕士生、博士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些常见名词,如学历、学位。日常生活中,还会有一些引申含义。

本科生是本科院校在读或已毕业的大学生。这里面的"本科院校"定位是根据高考志愿填报批次,在本科批次(本科提前批、一本批次、二本批次或少量区域的三本批次)等招生,入学后通过4-5年(5年一般为医学类、部分建筑类)的学习,通说毕业答辩可获得学士学位。

以2019年高考为例,在成绩查询后各省市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数据"本科达线率",即高于本科线(如二本线)的考生与省市19年高考报名人数的比值。数值越高,代表着这个省市的教育资源好。当然,鉴于120%的差额划线,本科达线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被本科院校录取,因此最终的本科录取率会比达线率小不少。

研究生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学历层次,不细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则代表我国最高的学历。和本科生一样,在读或已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都可以称为研究生。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将研究生"特定"为硕士研究生,比如"我家闺女读研究生呢"就是说"我家女儿在攻读硕士学位"。

2016年研究生入学制度改革后,2017年起仅划分为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需参加12月份的全国统考。这也是近近几年研究生报名考生人数暴涨的原因之一,之前"在职研究生"的多渠道考核已并入非全日制研究生。

和本科生不同,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学校数量更少,即我们常说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学位授予点的高校。甚至,根据学校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不同,还有区分出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不少家长关心的"××学院"何时更名为"××大学",往往就被卡在学院是否拥有1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硕士生是硕士研究生的简称,指在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或已取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是研究生的一部分。在学历层次划分上,是本科学历的延续和升级。相比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硕士阶段更侧重于科研方面的培养,如硕士生仅第一年有统一专业授课,后面1-2年是导师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

目前,争议较大的是"单导师制"下的导师与学生间失去了最珍贵的"信任"。除了区分全日制、非全日制外,硕士生根据报名、录取结果,还区分为专业性硕士、学术性硕士。国内高校的部分专业硕士培养制度上,学硕和专硕没有明显区别,但是在认可度上,不少人还是觉得学硕优于专硕。当然,放个某个学科,结果也许是反的,比如医学类专硕科研不做要求,毕业时可拿四证。

博士是我国最高的学位,前面还有硕士、学士。之前常说"没有考不上的博士",其实不太准确,名校博士采用申请-考核制后,十分看重个人成果、本科院校层次等。想读一所好大学的博士,想跟一个大牛导师,难度不比高考被985大学录取简单。

在大学中,同事间有喊"×老师"、"×教授"的,同样有直接称呼"×博士"的,尤其是青年教师尚未评定为高级职称的。之前,同样称呼在读博士生为"×博士",而不是"×博士生"。但是,传统意义上只有获得博士学位后,才可以称为博士。

和硕士学位授予高校相比,具有博士学位授予点的高校和学科数量更少,尤其是一级学科博士点。之前,有20所高校(C20)入选为博士学位授权点自主审核大学,算是大学中较为优质的一批。

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间是一种递进关系。以之前的数据为例,2018年约有975万人参加高考(本科率各省市差异大,大部分是40%-50%),2018年有290万人报名参加2019年考研(录取约70万人),2018年博士招生人数约9万。在数字上,我们也可以看出着用的"递进"关系。

其实,目前有2个矛盾的趋势,一是高学历要求,如硕士、博士的需求量增加;二是学历贬值,如之前硕士还是不错的,可数量激增后带来的就是"含金量"下降。作为大学老师,小西觉得有兴趣,专业方向合适的话,至少读个硕士,便于个人就业和日后发展。

最后,小西想问一个问题:考研过程中,你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