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三国时期司马懿是个很厉害的人物,为何《三国志》中没有司马懿传?

三国时期司马懿是个很厉害的人物,为何《三国志》中没有司马懿传?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当下有句话叫做“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说得是时下有些女人比较现实,不要求名分,不管是小三、小四还是小N,只要有钱花,物质上得到满足就可以了,其他都是浮云。

豹眼无意去评价这是世风日下,还是新朝时尚,只是想说在古时候却不是这样。

古代更看重于名分,宁愿普通家族为妻,不入贵族为妾,大多数为妾者多是出于无奈。

而且妻妾名分已定,很难再改变,封建礼制对于侍妾上位为正室是有严格规定的。

回到题主这个问题,司马懿也是一个名分的事。其名分很尴尬,处在不妻不妾的位置,作传者无法或者说没有资格给他定位。这就出现了司马懿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陈寿却没有单独为其立传的情况,或者说是唯一的情况。

了解了这个问题,再去读这一时期的传记时,就会有另一种很有趣味的感觉。

古时候,一个人有姓、有名、还有字,有名望的人死后还要追加谥号。对于一个人的称呼有很多的讲究,可以看出彼此的身份、辈分、以及受尊敬的程度。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直呼其名的,除非是长辈、身份高贵的人对晚辈、或者地位低下的人,才直呼其名,但一般也是称呼他的字。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司州河内郡温县孝敬里舞阳村(今河南省温县招贤镇)人,出身士族,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其子司马昭称王后,追尊为晋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故也称晋高祖、晋宣帝。就以《曹操传》为例说明一下这个问题吧。

曹操在世时称为魏公、魏王,曹丕继位后追尊为武王、武帝。陈寿作《三国志》时,曹魏政权已经灭亡,曹操已经是盖棺论定。按照一般史书立传的规则,后世为前朝修撰史书,陈寿为曹操作传: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在传记的前半部分,都是称曹操为太祖。在曹操奉迎献帝到达许都之后,就以公称呼曹操。魏国建立后,以公、魏公为称谓。曹操进爵魏王后,就以王称谓曹操。

由此可见,陈寿为立传人的称谓是很严谨的。

在整个《曹操传》中,豹眼没有看到有一处提到司马懿,这个就很有意思哦。

对于袁绍、刘备、孙权等人都是直呼其名,毫不避讳,由此也看出陈寿的史学观。

司马懿也是曹操时期重要的谋臣,但一字不提,不是没有用意的。直接称呼司马懿,显然不妥,但称呼晋公、晋王、晋宣帝更加不妥。

名分确定不了,也就无从下笔。

带着这个疑问,豹眼去查阅《魏文帝纪》,也几乎见不到关于司马懿的记载。但曹丕临终托孤,司马懿是四位托孤辅政大臣之一,再不露脸也不合适,就称呼“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

这个也很有意思哦,宣王是司马懿死后,司马昭被封晋王,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皇帝。陈寿不称司马懿为宣帝,而提前称呼为宣王,这是大有讲究的。既为了避讳不直呼其名,也不以宣帝称呼显得过于拍马屁,看来陈寿老先生也是费了不少心思的。

在《诸葛亮传》中,司马懿也是不可回避的人物,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峙五丈原,两次提到司马懿,也是以司马宣王、宣王来称谓。

反观陈寿对诸葛亮的称谓就是直呼其名曰亮,有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呢?

《先主刘备传》中,称呼刘备是: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始终都以先主称呼刘备,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蜀汉皇帝,陈寿概不承认,但只是详细记载了称王称帝的一些上表、过程等。

但在刘备的传记里,一直称呼曹操为公、曹公。

《吴主孙权传》又是不同,上来直接就是“孙权字仲谋”,然后就以权、孙权称谓。

曹丕称帝后,孙权称臣,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后孙权自立为帝,陈寿概不承认,依然以权称呼,自始至终,这可能与孙权先称臣,后自立,被视为叛逆有关吧。

不管陈寿这么立传是否正确、公允,但的确是当时必须遵循的规则。

不管是潜规则也罢,明规则也好,都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因此,陈寿没有为司马懿立传,很大的可能就是司马懿的名分问题比较尴尬。同时,晋朝立国不久,对于前朝许多事还没有定论。司马懿是辅佐曹魏四世重臣,如何定位难于确定,这也是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