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真正称得上‘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英雄人物?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真正称得上‘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英雄人物?

感谢邀请和信任,等了好长时间也没有人来回答,可能因为这个问题比较难以选择吧,所以才没有人回答,今天历史百家争鸣就来小小的讨论一下。

首先要确认"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这个条件,其实就是在王朝到了危急时刻,有一个英雄人物站了出来,解决了危急,让王朝得以继续。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有些就不能算是,比如说曹操,虽然他也是在东汉危急时刻扶了汉朝一把,但是他的目的或者说他最终并不是为了“挽狂澜”或者“扶大厦”,而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大厦。

如果确定了这个含义的话,那么历史上应该有三个人可以称得上是这样的英雄人物。

田单火牛阵挽救齐国

对于火牛阵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战国时期,公元前284年,燕国大将乐毅率领六国联军大举讨伐齐国,以报30年前齐趁燕国内乱出兵燕地之仇。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大军在聊城打破齐军主力后,五国罢兵,燕军继续东进,攻破齐国首都临淄,短短半年间,齐国七十多座城市纷纷陷落,最后只剩下莒城和即墨两座孤城。

此时的齐国可以称之为“国家既倒,大厦将倾”,但是有个人物的出现却挽救了齐国,那就是田单。

继续说乐毅,乐毅本来以为可以很快攻下这两座城池,没想到碰到两个硬骨头,首先是攻打莒城多年打不下,于是又到了即墨,到了即墨后,乐毅更加寂寞了,原来即墨的守将战死,城中的百姓推举了齐国的远房宗室田单为将,燕军就败在了田单手里。

田单爱民如子,即墨百姓很爱戴信任田单,于是众志成城守卫城池,乐毅攻打了两年也没有攻打下来,而此时燕国的国君换了,新上任燕惠王不是很信任乐毅,听了乐毅想做齐王的谣言后,就派大将骑劫到齐国去代替了乐毅。

田单利用反间计让骑劫做了很多使齐国百姓同仇敌忾的事情,田单认为机会来了,于是就使用火牛阵,他挑选了一千多头牛,把它们打扮起来。牛身上披着一块被子,上面画着大红大绿、希奇古怪的花样。牛角上捆着两把尖刀,尾巴上系着一捆浸透了油的苇束。

到了晚上,田单命人点着了牛尾巴,一千多头牛冲向燕军,燕军阵营大乱,发生了踩踏事故,死了很多人,骑劫也被齐军杀死,于是田单乘胜反击。

此时,被占领的齐国城池也纷纷起来响应田单,不到几个月工夫就收复了被燕国和秦、赵、韩、魏四国占领的七十多座城。田单把齐襄王从莒城迎回临淄,齐国才从几乎亡国的境地中恢复过来。

田单在齐国只剩下两座城池,没有人看好齐国的时候,通过火牛阵打败了燕军,恢复了齐国的领土,如果说挑选一位扶大厦于将倾的人物的话,非田单莫属。

于谦北京保卫战扶大明

这个于谦不是说相声那个于谦,而是大明的英雄,是他挽救了摇摇欲坠的明朝。

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亲征瓦剌,于谦极力劝阻,却没有什么用,果不其然,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除了宋朝,几乎没有人遇到皇帝被俘的情况。

此时,是于谦站了出来,严厉批评了建议南迁的大臣,力主抗战,奏请太后立郕王为皇帝,是为明代宗,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

可以说如果没有于谦,明朝说不定就多了一个南明,两宋的惨烈之事会再次发生,于谦的作用就在于稳定军心,并且定下了防守的策略,立了皇帝,否则就会事事受到在瓦剌中间的明英宗的牵制,使明朝转危为安

谢安以少胜多护东晋

谢安的功劳主要有两个,挫败桓温篡位之意,淝水之战战胜强大的前秦。

桓温是当时的权臣,因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政权而声名大奋,又三次出兵北伐(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燕),战功累累。后独揽朝政十余年,操纵废立,有意夺取帝位。

但当时朝中除了桓温之外,还有王谢两个家族的势力很大,桓温尝试了多次,在王谢家族的保护下,没有得逞,其中的谢就是谢安。

挫败桓温的篡位举动,接着就迎来了前秦的进攻,苻坚率领着号称百万的大军南下,志在吞灭东晋,统一天下。当时军情危急,建康一片震恐,只有谢安闲庭信步,不慌不忙的安排防御的事项。

经过一系列的运筹帷幄,东晋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战胜了强大的东晋,使得东晋转危为安,还将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