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长平之战的人数到底有多少?

长平之战的人数到底有多少?

几乎所有的古代历史文献,在提到公元前260年爆发的秦赵长平之战时,都说因赵军统帅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导致其制定的战略、战术全盘失措,赵军被秦军打得大败亏输、走投无路,40万降卒全被秦将白起下令坑杀(活埋)了。40万赵卒被活埋?这个令人惊骇的数字或有所夸大或根本不可信,今天借助史料中露出的蛛丝马迹尝试辩疑一下。

首先来看看秦赵两国的总兵力有多少人。《战国策·秦策》中曾提到过秦有“战车千乘,奋击百万” ,但也有史料说秦有“名师数百万《韩非子》” 。而赵国的军队总人数,著名纵横家苏秦曾在一篇策论里称其有“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马万匹” 。这些数字都有些含糊,并不准确,常识告诉我们,要判断一国的兵力总数,必须从该国的人口总数来推断。有学者根据史料中透露出的一些信息做出判断 :秦统一六国时期的总人口数大约有2000万。而相对弱小的赵国,在战国时期的人口总数大约为223万余。

史载,战国时期列国均实行郡县募兵制,举凡年满15岁至60岁的健康成年男子都要被强制服兵役。因此,参照现代人口有机构成的规律来研判:把秦、赵两国总人口数中的女性排除在外,大约剔除了一半,再把男性人口中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以及60岁以上的老弱病残也排除在外,又有近50%的人口不适于当兵出征,以此类推,长平之战前,赵国应服兵役的人大约在50至60万人左右;秦国当服兵役的人数大约在150万人左右。

长平之战中秦、赵两国到底动员了多少兵力参战呢?对于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几乎所有先秦典籍均语焉不详,并未提供准确的数字,但仔细分析就知道,此战并未到攸关两国生死存亡的地步,既然不是你死我活的殊死决战,那么参战双方绝不会轻易赌上自己的全部身家性命的。

史载,公元前262年,信陵君魏无忌劝说魏王切勿助秦攻韩,他告诫曰:“如果韩国被灭,虎狼成性的秦下一个攻击目标肯定是咱魏国而不是赵国”。由此可见,当时的秦、赵尚未到生死对决之势。后来因为韩国为了寻求同盟襄助,主动将上党郡献给赵国,而贪婪成性的秦垂涎上党已非一两日了,如今嘴边之肉被赵吞噬,秦王恼羞成怒下,才导致了秦赵长平之战的陡然爆发。

史载,前260年,秦国派遣大将王龁率兵击上党,赵国遣老成宿将廉颇驻守长平遏制,双方开始交手。 可以看出,这是一场争夺地盘的普通战事,双方全无必要倾国而出,因此都不可能征调自己所有的兵力去长平参战。

不过,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已经比春秋时大得多,一遇战事,各国动辄调动数万、数十万军参战,甚至到了一战灭国的地步。但长平之战的起因仅仅是为了争夺一个小小的上党郡,因此不能和其他大战役相提并论的。

从赵国方面看,战前几年,国相田单对马服君赵奢用兵“多多益善”很有看法 ,一遇战事,赵奢“必负十万、二十万”, 因为不惜血本、尽遣精锐出战,会导致大量精壮人口伤亡,“使民不得耕作”。由此可以推断,廉颇和取代他的赵括部署在长平的军队,总数应该不会超过20万,即赵国所有男性青壮年劳动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一旦超过了这个比例,则田地无人耕种,国土无人守御,国家也就难以为继了。

秦国在战事之初派一个只有十等爵位的左庶长王龁统兵作战,可见并不十分看重此战。彼时的他(王龁),并非战功赫赫的名将,秦王定不会将数十万精锐之师交给他去指挥。不过,秦军是一支让六国畏之如虎的铁血雄师,军中人才辈出,籍籍无名的王龁能与戎马一生的老将廉颇对抗,且能数败赵军,因此可以推断出秦军投入的兵力应不会少于赵军,但撑死了也就派来了30万人参战。

赵国在战事初期吃了些亏后,赵王曾经想“卷甲而趋之”,意思是欲投入全国所有的军力与秦决一死战,后遭大臣都反对而作罢。这从反面可以看出,战事初起时,赵王并未派全部军队空国而出随廉颇奔赴长平据秦,否则之后他怎会有“卷甲而趋之” 的想法呢?就在廉颇坚壁清野与秦军对峙、双方相持不下时,赵王中了反间计,用夸夸其谈的赵括替代有勇有谋的廉颇为将时,也没有随之增兵的迹象,似乎仍是当初随廉颇出征的那点(20万左右)人马。赵括新官上任,马上就把廉颇制定的“坚守不出,拖疲、拖垮远道而来之秦军”的正确战术给否定并抛弃了,后来又在指挥上犯了无法挽回的严重错误。最后,赵括在被秦军包围待援时,赵国和同盟楚国、齐国都已发来救兵,但都被秦军半道阻住。这部分援兵并未进到长平包围圈就被秦军阻击回返,当然也就不会成为被坑杀的对象了。

秦君获悉赵王用赵括代替廉颇后,就马上秘密派遣身经百战的武安君白起去长平统辖、指挥秦军,将久没见功的王龁召回。秦王严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將者斩”。可见这是一次极度保密的易帅行动,秦军绝不会傻到做出大肆调兵遣将随白起一起去支援长平的打草惊蛇之举。何况从无败绩的白起素有“以寡击众,取胜如神 ” 的美誉;他善于出奇制胜,以少胜多,并不在乎增兵壮势。后来白起分割包围了赵军,兵力有些捉襟见肘,秦王这才这才征发河内郡(近长平)15岁以上的丁壮前去增援,“以遮赵救兵及粮草”。以此推理,秦军参加长平之战的总兵力应不会超过40万。

既然参加长平之战的赵军不过20来万,秦军40来万,那么,白起活埋40万赵军降卒一事令人生疑,至少不可全信。

从战国时行军打仗的普遍常识看,长平之战后白起坑卒之事确实发生过 (已经通过考古证实),但绝没有活埋过40万数量如此庞大数量的赵军降卒。

秦将白起,一生身经百战且从无败绩,他东征西讨,杀人无数,令六国胆寒,素有“杀神” 、“人屠”之称。他在长平击败几乎白纸一张的赵括和20余万赵军,本不是啥稀罕之事,他大肆屠戮赵军,还活埋降卒——这应当是可信的;但他用40余万秦军去包围并逼降几乎数量同等的赵军,并在之后将他们全部活埋了,却也难以让人信服。这也不合兵法中所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要包围聚歼敌人,兵力必须十倍于敌才有把握。在长平之战中,如果40万秦军真的能将同等数量的赵军围困了46天,只有鬼才信。若包围40万赵军,秦军必须投入近百万兵力(秦国总兵力)才能达到目的。不过,参照史料所载,彼时的赵军确实被40万秦军给包围了。以此类推,参战赵军的兵力应远少于秦军。

因此,白起活埋40万赵卒一事或许是被后世史家所夸张或误记,不可全信。

先秦典籍《战国策》中有关秦赵长平之战的过程记载的很详细,对当事人廉颇、白起、赵括、虞卿、平原君等均有提及,但却没有留下40万赵军降卒被白起活埋的只言片语 ; 史料提及长平之战秦军大获全胜,“大败赵师”,“赵军大破”,“死者十之七八”······这些只能告诉后人,赵军被秦军打得大败亏输,被俘者甚多,损失惨重,吃了个大败仗。白起并未活埋40万降卒似乎已是历史事实, 但在古战场长平附近的省冤谷里发现的累累白骨又隐隐在告诉世人,这里确实发生过一场惨绝人寰的惊天大屠杀。

既然白起并未坑杀40万赵卒,那么,数量如此众多、让人望之心惊的层层枯骨又是从何而来呢?看来,获胜后的白起以粮草难以为继且“赵卒反复” 为由活埋了一部分赵军降卒,但人数并没有40万那么夸张。坑杀40万降卒 ?挖坑的土方量得有多大啊?以当时的简陋工具,在数日内几乎不可能完成。

而且,长平之战惨败后,赵国并没有一蹶不振,赵军反而打过两次大胜仗,由此可以看出,40万赵卒被秦军活埋一说似乎不真实。

史载,就在长平之战的翌年,秦国军队又大举击赵,用兵数量“倍于前”。虽然赵都邯郸一度被围,但赵军在魏、楚援军的帮助下奇迹般的击退了汹汹来犯的秦军。秦王不得已,只好再次拜请“百胜将”白起出山掌兵,白起宁死不从。这是为何?原来白起认为,赵军虽遭长平之败,但还保存了相当实力,还远未到灭赵的最佳时机。后来,白起因此被秦王削去官职爵位 ,并被逼自尽。白起死后,秦王一意孤行,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灭亡赵国,结果却是秦军被赵军再次干净利落地击溃,“充甲负弩,战竦(害怕,恐惧)而却” ,“罢而去”。秦军被赵军打得丢盔撂甲、血流成河,将士心胆俱寒,狼狈不堪地退了回去。

后来,老将廉颇还指挥赵军从容不迫地打败了倾巢来犯的60万燕军。

以上事实说明,长平之战致赵国惨败不假,但并没有被白起坑杀40万众,假如40万赵卒被坑,那么占全国青壮年人口的十之七八已经灰飞烟灭, 试问: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赵国怎么能神奇地迅速复原并再起雄兵战胜强敌的呢?

史料中记载的战争,有不少获胜杀伤数字都是被极度夸大的。文献所说“破贼文书 ,旧以一为十” 即是明证。明明只杀一敌,记功书上却写成杀十敌,这本不奇怪。以此解释长平之战,再联想到秦国军功制里有“上首功”的规定,以此可以判定,所谓坑杀了40万赵卒一说,是不确实的,甚至有虚报战功之嫌,那或许是白起等人为夸大战功以邀功请赏而虚拟的不可信数字。当然,长平之战结束后,确实有数量不明的赵军降卒被秦军坑杀,但绝不到40万这个吓人的数字 。但是,这个骇人听闻的历史惨剧曾真实地上演过,虽然被坑人数有些浮夸,但是也不能被完全否定 。

原创作品 仅供参考 欢迎探讨 剽窃必究

插图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