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和《孔乙己》哪个更具有代表性?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和《孔乙己》哪个更具有代表性?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1921年写的唯一的中篇小说,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小说中阿Q是一个生活在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形象。他穷困潦倒,处在社会最底层,连一个名字都没有。但他不思进取,不面对现实,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是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

阿Q虽然没有文化,却存在着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显得既麻木又可笑。他也有一点点自发的革命要求,不过都建立在小农意识的范围之内,不伦不类,这显然是一种落后农民形象的典型。

鲁迅先生写这篇小说,就是想表现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以便反映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写出这时期的农民,精神上的迷失与茫然。

阿Q是个悲剧形象,几乎就是一个傻子,却被所谓的革命政府指认为是抢匪,被压上法场,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结束了悲惨的一生。

鲁迅先生写这篇小说“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来唤醒民众麻醉的思想,最终提出了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最早发表的三个著名短篇小说之一,另外两篇是《狂人日记》和《药》。

《孔乙己》两千八百余字,描写一个到老也未中秀才的孔乙己,好吃懒做,迂腐可笑,而又善良的穷酸文人的形象。他一生受人嘲笑,因偷了丁举人家一点东西,被打成残废,最终痛苦死去。这篇小说主要表现的是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这两篇小说都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我还是认为《阿Q正传》中鲁迅先生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更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