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刘慈欣的《三体》原著,给你带来哪些震撼、感触和思考?

刘慈欣的《三体》原著,给你带来哪些震撼、感触和思考?

关于《三体》

梁生智

刘慈欣的《三体》获奖已成往事,但是,一直没有要看的想法,因为陆续看了不少“科幻”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从中看到的是“科幻”外,还没有发现更多的东西。

但是,说不清是什么原因,前几天购买了《三体》。

在拿到《三体》前的这一段时间,我一直在糊里糊涂看《黄帝内经》、《伤寒论》、《思考中医》。“中医”理论中散发的“智慧”让我着迷,但是,只是在外边看,基本上进不了她的内核。

直到拿到《三体》!

我突然想,这真得是一种宿命。

“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概念中,“三”是一最神秘的数字。“三生万物”,“三”其实就是“无穷”!

我用三天的时间阅读《三体》,这三天中,除了与朋友吃过一次饭,见过二个朋友,基本上没有做其他的事。几次想放下由三部组成的《三体》,但是,没有成功。

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断否定一个概念:“科幻”!我不认为这是“科幻”小说,只是借了“科幻”的形式。

刘慈欣是一个现实主义作者,他用“科幻”不动声急,或者说是喻隐地在拷问“人类”,不,甚至是整个宇宙中存在的所谓“智慧生命”。

这也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要重复三个具体的人。奇怪,也是“三”。

一个是老聃,留下了《道德经》的老人。一个是鲁迅,留下了比《道德经》更多文字的人。一个是刘慈欣,写下了《三体》的人。这样想不是比较,而是,我想到了他们的文字中所存在的线索。或者说,我想到刘慈欣“思想”的轨迹。

《三体》简单的讲就是在写“人类”和“外星生命”之间因为“生存”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但,实际上在我看来,刘慈欣的核心点和本质点并不是这个,而是“人类”本身。不是指哪国人,而是指向地球上的所有人。

是什么在决定和左右着人类生存的走向和未来?人类应该如何面对?

这个问题按理说并不新鲜,也不是仅仅由刘慈欣提出来的,但是,在《三体》里,刘慈欣作出了目前来说最为彻底和残酷的讲述和拷问。

奇怪和不奇怪的是,阅读他的《三体》时,“中医”理论,老子、鲁迅所传统的东西不断要和《三体》吻合。也正是这种感觉让我在“三”里读完了《三体》。

“中医”理论一直被西方医学理论所怀疑甚至排斥,甚至,因此,在诞生这种伟大理论的国度——中国,“中医”也已经面目全非。但是,其中对生命认知的大智慧后代越知越少。越研究中医“经典”,就会越尊重生命。也因为这个,我始终疑惑不解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鲁迅先生为什么会放弃学医,而且明确反对“中医”。我想,以他对文言文的把握和以他的智慧,应该不难对“中医”作出正确判断。我一直想找到答案,在阅读他的大量文字中,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但是,我觉得先生放弃“医”的理由并不充分。

读完《三体》后,对我一直以来想要的答案有了明确的认知。至少我认为是这样的。

这要先回到《道德经》。《道德经》是一位老人一生仅留的思考。我现在更愿意讲是“思维”。我认为,老子通过《道德经》不是在给我们讲多少知识,也不只是一种哲学,而是告诉我们一种认识“世界”的思维模式。不仅是认知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不,甚至是整个宇宙的思维模式。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不是现在流行版《道德经》中的文字,而是从马王堆中发现的汉初帛书的原文,我更愿意相信这个。《道德经》没有多少文字,但是,一直以来,真正读懂的人不会多,我更不懂。但是,我觉得,如果能大概理解这一段文字,将会受用无穷。

《道德经》固然还有不少的内容,但是,中心是一个:自然界的规律深不可测,永远按照其规律,也即“道”在“周行不殆”,如果人为违背这种规律,自然及人类将面目全非。

老子在春秋时期就发出了这个声音。但是,他的声音一直被边缘化和模糊化。最大范围也就是被看成一种深奥的哲学存在。这是人类的悲剧!

从《三体》对“生命”存在的拷问到老子《道德经》对宇宙万物“道”的认知,我可以确认鲁迅先生的绝望。想起我在中学当语文老师时,自己对《祥林嫂》、《阿Q正传》、《狂人日记》的理解,尤其是在《狂人日记》里,先生其实是解答了他放弃“医”的原因的。这个原因,其实不是他个人的,而是他对整个人群的认知后的决定。直到现在,我都一直记得自己当我反复思考《狂人日记》最后那几段文字给我的压震撼。

“不能想了。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狂人日记》最核心的思考:“狂人”一直在怀疑人人要吃他,这也是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这篇小说提出了“人吃人”社会的提法。但是,我认为,先生的伟大不只是揭示了“人吃人”,而是,在一个一直想要找出谁要吃我的人,最后发现“我也是吃人的人”。试想想,一个防备被吃,遣责吃人的其实也是吃人者,这已经不仅仅是可悲,而是可怖!所以,先生在小说最后发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这样的拷问和区警示。在一个吃和被吃的现实中,“医”有什么作用?

《三体》说到底并没有超出这些认知范围,但是,刘慈欣最却用他的方式将这些认知做了最“残”的剖析!

我们知道,虽然科学手段已经非常发达,但是,人类对“外星生命”的认知学停留在“假想”——我认为“外星生命”存在——也就是说,《三体》中的“外星生命”也是建立在“假想”基础上的。所以,刘慈欣的真实本义并不是揭示人类和外星生命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借此对人类进行着彻底的拷问。在《三体》中除了那几个既普通又有着特殊身份的主人公外,出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和这些过程中的“伟人”。“秦始皇”、“哥白尼”、“爱因斯坦”、“牛顿”……无一不是在人类史上对人类产生过极大影响的人。但是,在《三体》中,我们看到并不是我们从历史书上看的他们!而是近乎于鲁迅先生所讲的“狂人”。

《三体》中,对人类所作出的拷问涵盖了人类的一切行为。只是刘慈欣安排得很巧妙,而且因为是“科幻”,这样容易避开一些“敏感”。但,这才是《三体》最深刻的地方。

所以,我以为,《三体》 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科幻”小说,而是一部极其深刻的现实主义著作!

2018-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