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离坚白”?如何理解?
“离坚白”是春秋战国时代名家思想的一个分支,名字来源于《公孙龙子》中的一篇文章《坚白论》。
这是除了“白马非马”之外,公孙龙的又一个十分精彩的诡辩,并且现实意义更为重大,体现的是公孙龙“离坚白”这一派系的治政理念。
《坚白论》都讲了什么内容?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公孙龙在这篇文章的开始就以主客辩难的形式提出了一个命题:
坚硬、洁白不能共存于同一块石头中。很显然,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可以找到一块坚硬的白色石头的,那为什么公孙龙还要说“坚”与“白”不能共存于一块石头呢?
其实,主客交锋只有两个回合,都以公孙龙完胜而告终。
第一回合,诘难者所持的观点其实就是从日常现实出发,即坚白石是存在的,可以找到实物,这就需要公孙龙进行解释。
公孙龙认为,“白”属于视觉,而“坚”属于触觉,所以“坚”和“白”其实不是统一的,这就叫做“离”。
也就是说,如果用手握住石头,只能知道它的坚硬,而不能感知它的颜色;而用眼睛看石头,只能知道它的洁白,而不能感知它的坚硬。这就说明“坚”与“白”是不能在相同条件下同时被感知的,那又怎么能说“坚”与“白”是统一的呢?
公孙龙面对现实中实实在在的白石,同样用正确无误的实际方法进行了辩驳。
针对于这种言论,诘难者与公孙龙进行了第二回合的辩难。
诘难者称,“坚”是石之坚,而“白”是石之白,两者都是石共有的属性,这不正是说明,“坚”与“白”是共存于“石”之中吗?
于是,公孙龙进行了本篇文章最为精彩的一次回答。
公孙龙说,“坚”与“白”不是石的属性,而是石的特征。不会因为石的不存在就消失,自然也不会因为石的存在而共存。
所以,“坚”与“白”的分离是必然的,只有这两个属性的分离,才形成了“石”个性和共性的差异。
据此,公孙龙提出了《坚白论》要表达的主旨内容:
感觉是不可信的,只有思维的论证才是真理。也就是说,一块白石,拿在手中的感觉远不如通过思考之后的逻辑更为真实。
“离坚白”派为何要执着于事物差异化?名家最为重要的两个分支就是惠子所代表的“合同异”派与公孙龙所代表的“离坚白”派。
惠子,也就是经常和庄子抬杠的那个惠施,他所坚持的将“同”和“异”的界限模糊起来,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大家都一样”,本来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那么“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正确的选择。
而公孙龙代表的“离坚白”派正好与之相反,他一定要分出一个上下高低来,通过言辞的交锋,使得对方理屈词穷,进而屈服。
从两者主张的异同里可以看到,其实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偃兵”,以言辞的辩难平息各方的争端,将战火从疆场上的厮杀转移至庙堂中名士间的对局。
他们所争的其实就是一个“名分”,谁在名分上占得先机,谁就有谈判的主动权。
所以,公孙龙的主张,其实就是把国家间的战乱变成各国辩士的诘难,谁拥有更高明的辩手,谁就能在争端中取得胜利。
“名分”听起来很荒诞,但却非常有用。“师出无名”的结果很大可能就是失败,这不仅仅是名家的认知。
《论语 ·子路》中也记载了儒家对“名分”的看法:
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出于此等目的,公孙龙等离坚白派将思维锤炼到了极致,形成了中国传统的“诡辩”术。
什么是“诡辩”?这是一种高明的话术很多人将“诡辩”误认为是“狡辩”,其实是不对的。
“狡辩”是存在着逻辑上的漏洞,可以被推翻的,只是一种低端的胡搅蛮缠。
“诡辩”是没有逻辑错误的,利用悖论导致其无法被推翻,是一种高明的话术。
就比如说上文所提到的《坚白论》,我们确实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块坚硬的白石,但是如果按照公孙龙的分析来说,这块坚硬的白石就不存在,真正存在的是白石或者坚石。
再比如他那个著名论断“白马非马”,既然是有“白”这一限定概念的“马”,那就肯定和没有概念限定的“马”不是同一种东西。
它在逻辑上是没有任何漏洞的,每一步的解释都让人无法指出它的错误,但这些正确的解释放在一起,就得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结论。
我们知道,“白马”是“马”的一种,现在人用“矛盾特殊性”的理论来证实这一现象。
但是,这只是用另一种方式来阐明“白马是马”这一常识。
也就是说,即使“矛盾特殊性”证明了“白马是马”,也不能对“白马非马”进行破斥,因为它同样没有找到公孙龙逻辑上的漏洞。
说白了,这就是各讲各的道理罢了,你不能说服我,我也不能说服你。
这就是“诡辩”术,其实只是思维锤炼到极致的一种表现而已。中西方都存在这种话术,中国典型的就是公孙龙为代表的离坚白,而西方就是那个著名的“半费之讼”的故事。
所以,“离坚白”不是思维上的自我欺骗,名家作为诸子百家中的一员,它是想以“诡辩”式的言辞来消弭国家间的战争冲突,以此来达到诸国和平的目的。
它是有现实意义的。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