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黎巴嫩真主党是怎么样存在?他们掌握了黎巴嫩的政权了吗?

黎巴嫩真主党是怎么样存在?他们掌握了黎巴嫩的政权了吗?

黎巴嫩真主党——中东地区战斗力最为强悍的游击队组织,由黎巴嫩境内的什叶派穆斯林组成并受到伊朗的支持,控制着黎巴嫩南部地区,其政党在黎巴嫩议会中占有部分席位并与其他政治党派联盟,在黎巴嫩政坛拥有极大影响力,但并不掌握整个黎巴嫩政权。

黎巴嫩真主党实际上属于“神权领导”,这和伊朗的情况有些类似,其军事力量一直处于对抗以色列的最前线,被美国认定为恐怖组织,但事实上真主党对剿灭叙利亚甚至伊拉克境内的极端恐怖组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黎巴嫩真主党的建立;黎巴嫩真主党创立于1985年。

1975年黎巴嫩爆发内战,最初参战的双方是“长枪党”为首的基督徒右派和巴解组织为首的左派势力。但不久以后演变成了叙利亚入侵,叙利亚扶植基督徒内部的亲叙利亚势力和什叶派阿迈勒运动建立傀儡政府,将不听话的左派组织放逐出贝鲁特。

此后,左派势力纷纷南下,并对以色列造成了巨大的安全压力。1982年6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并扶持起南黎巴嫩军。9月,巴解组织总部被迫率领14000正规军撤离黎巴嫩,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第五次中东战争。

面对以色列的公然入侵,叙利亚方面最初进行了了抵抗,但贝卡谷地一战惨败。此后叙军和他所支持的阿迈勒运动等势力就不再对以色列进行抵抗(而是划分了彼此的势力范围),但为了转移矛盾,加强控制,他们开始煽动排外情绪、攻击留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1985年,阿迈勒运动在叙利亚情报机关的直接支持下,对巴勒斯坦难民营发动了包围、攻击和屠杀。

(黎巴嫩简直就是个宗教稀有教派博物馆)

这种欺软怕硬、转移矛盾、推卸责任的行为,引起阿迈勒运动内部强硬派的不满。这帮人在伊斯兰革命后正忙于输出革命的伊朗支持下,从阿迈勒运动中分裂出来建立了“黎巴嫩真主党”,开始同巴勒斯坦难民携手对抗叙利亚军队和阿迈勒运动。由于反对叙利亚干涉和投降、坚持抵抗以色列、主张“打倒美法帝国主义和他们扶植的长枪党”,真主党很快赢得庞大人气,成为黎巴嫩什叶派社区内的第一大政党。后来,随着伊朗和叙利亚关系的改善,真主党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了以色列身上。1990年,真主党和阿迈勒运动、叙利亚政府实现和解。

黎巴嫩内战结束后,真主党在叙利亚和伊朗的支持下继续抵抗以色列对南黎巴嫩的占领,在2000年迫使以色列撤军。在此过程中,真主党逐渐控制了黎巴嫩南部的广大区域,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正如以色列前总理巴拉克在2006年说的那样,“是我们一手制造了真主党”。

黎巴嫩真主党的政治实力和组织结构;1992年,黎巴嫩内战结束后的真主党开始参加选举。2005年,真主党同基督徒政党自由爱国运动(奥恩派)组建了亲叙利亚、反以色列的三月八日联盟,在黎巴嫩国内同逊尼派的未来运动、基督徒(反叙派)的长枪党为首的三月十四日联盟对峙,成为黎巴嫩国内主要政治势力之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真主党和奥恩派都是以反叙利亚起家的,现在却成了叙利亚的死忠。

真主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由十二名高级教士组成的协商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名义上是由党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的,但实质上因为真主党奉行伊朗的“神权领导”,不过是由高级教士们自己产生自己罢了。协商委员会任命政治局(决定大政方针)、行政委员会(类似书记处,负责党日常运作,下辖有组织部、宣传部、财政部、教育部、伊斯兰医疗部、对外联络部等执行机构)、司法委员会(类似纪委,负责党纪、教法的执行)、国会委员会(负责本党议员在国会内的对策)和圣战委员会(负责军事,下辖分别负责正规部队、民兵部队和特攻部队的执行机构)等中央党部机关。总书记哈桑·纳斯鲁拉是真主党中央党部日常运作的总负责人。

在地方上,则设有贝鲁特、贝卡和南黎巴嫩三个省党部(也就是说其组织力量集中在黎巴嫩的三大什叶派聚居区:南贝鲁特、贝卡谷地北部和南黎巴嫩二省);省党部兼有党务和军事之权。省党部以下,设有20到25个地区党部;地区党部以下,是党支部和党小组。

黎巴嫩真主党的军事力量;在军事方面,黎巴嫩真主党的圣战委员会拥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尽管以色列撤军后,该武装在联合国要求下曾一度被迫宣布解散,但实际上一直存在,2006年还与再度入侵南黎巴嫩的以色列军队作战。

2008年随着黎巴嫩国内宗派冲突的恶化,该军兵力和实力在伊朗资助下进一步扩大。在2005年的时候,真主党军方自称总兵力7万,但外国势力分析,其大概有2万正规军以及2.5万的预备役。但是,黎巴嫩真主党实际上还有一只非党员甚至非什叶派同情者组成的“黎巴嫩抵抗纵队”协助作战。

真主党在叙利亚战争之前基本上是一只游击队,而武器也主要以轻武器为主,配合伊朗方面援助的各类导弹等方便游击队使用的“高科技武器”。其独门绝技是伊朗援助的多种火箭炮,通过掌握这些火箭炮技术,真主党能够在较远距离上打击以色列目标,对以色列构成威慑。据估计,真主党目前已经储备了12000发以上的各种火箭炮弹。但参加叙利亚战争之后,真主党逐渐获得了更多高新武器。从2016年底真主党在叙利亚的阅兵大会来看,真主党(至少其一部)已经转型为一支机械化部队。

黎巴嫩真主党的资金来源;黎巴嫩真主党在财政上受到了伊朗的一定支持,美国方面估计,在2000年——2010年这十年间,伊朗每年向真主党提供6000万至一亿美元的援助,不过,这绝对不是真主党的主要经济来源,真主党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遍布全球各地的什叶派宗教网络。支持什叶派的教士将天课的一部分转给真主党,后者则将其作为党务和军需资金。此外,真主党还经商办企业、做各种灰色生意等,获利丰厚。相比之下,伊朗对真主党的军事援助更为关键,叙利亚战争爆发以来,真主党派往伊朗受训的部队长期保持在3000人的规模。此外,真主党还从伊朗获得了一万多枚各种导弹。

叙利亚战前对真主党的支持,主要集中在军事援助方面。叙利亚内战爆发后,情况已经颠倒了过来,真主党业已成为阿萨德政权方面重要军事支柱之一。

黎巴嫩真主党的战斗方式和重要战绩;真主党在叙利亚战争前,最显赫的战绩就是1990年代和2006年两次迫使以色列撤军。之所以能击退以色列,主要是采取了游击战的方式。

真主党游击队经常使用路边炸弹、反坦克导弹或火箭筒伏击以军装甲部队,往往造成很大杀伤;对于以军落单士兵,真主党人则以狙击手来对付。对于以军据点,真主党部队则通常派出人体炸弹或汽车炸弹进行特攻,这方面跟恐怖组织的战术没有太大区别。

真主党方面还通过派遣特攻部队绑架以军乃至以色列平民作为人质,或是对以色列境内目标发射火箭弹的方式来对以色列构成心理压力,强化以色列国内的反战情绪。

在1990年代的治安战过程中,以色列军队未能掌握民心:其组建的傀儡军“南黎巴嫩军”以基督徒而非黎巴嫩南部聚居的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派)为主,因此缺乏群众基础。反观真主党,则通过建医院、开学校、为农民提供农技服务等办法在当地社区内建立了广泛的人脉,消息灵通、一呼百应。结果,以军和南黎巴嫩军闭目塞听,处处挨打。另一方面,南黎巴嫩军的战斗力也极为低下,更没有任何的独立作战能力:1999年5月,以色列工党获得大选胜利;7月,新成立的巴拉克内阁宣布将在2000年7月之前从南黎巴嫩撤军;2000年5月24日,以色列开始撤军;结果,以色列军队尚未撤完(7月7日才撤完),南黎巴嫩军就在几天内崩溃了;到2000年6月,南黎巴嫩军以及基本在黎巴嫩消失。

在2006年的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军队更是暴露出很多弱点。最大的弱点是情报差、侦察能力差,由于在缺乏“当地人”配合的情况下侵入到2000年后已沦为真主党巩固根据地的南黎巴嫩,以军很难发现真主党游击队的行踪。相反,真主党游击队则获得了大量先进的反坦克导弹、肩扛式防空导弹和轻型反舰导弹等,同时还普遍装备了防弹衣、夜视镜和便携式无线电设备。结果,真主党方面灵活机动,能够集中优势兵力袭击以军的弱点。而以军则除了空袭之外毫无办法,地面部队到处被动挨打,更因误炸而遭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因真主党的远程火箭袭击而遭到国内反战势力的牵制。在这场战争中,以色列军队阵亡121人,负伤1244人,损失梅卡瓦主战坦克55辆(其中不可恢复损失5辆);真主党方面仅阵亡250—500人。由于无法在损失可控的情况下捕捉和歼灭真主党的主力部队,以军不得不与真主党达成停火协议。

2012年叙利亚战争全面爆发后,真主党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军顾问的训练和指挥下投入了内战,到2012年8月已经有超过2000人进入叙利亚境内作战。2013年以来,真主党部队参加了协助黎巴嫩军队平定努斯拉阵线和伊斯兰国势力的战斗(这些人有的是从叙利亚跨境而来,有的则是在流亡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中起事)。2014年,真主党部队又追随伊朗到伊拉克作战,以帮助伊拉克政府对抗伊斯兰国。

目前,大概有6000到8000名真主党部队在叙利亚境内作战。外界估计,2012年到2016年的四年间,至少有1500名真主党官兵在叙利亚境内阵亡。

经过多年叙利亚战争的洗礼,这支武装的装备和战斗力必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随着叙利亚战争进入尾声,这支武装极有可能将目标重新锁定在以色列身上,这也是以色列方面突然对叙利亚的伊朗以及黎巴嫩真主党目标疯狂打击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