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何为华夏?何为中华?

何为华夏?何为中华?

我们中华民族一直自称为华夏民族,那么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同样,中华又是如何来的呢?

“华夏”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失华夏”。因此“华夏”是当时中原许多诸侯的一个统称,汉民族的前身就是华夏民族。

华夏族最早生活在黄河及长江流域,据今已有8000年历史。东汉后华夏族就开始成为汉人的称呼,但是华夏这个名字一直延续到今天。古代时,汉族人如要移居海外时,就自称为华夏人,华人一词由此产生。

华人一词最初指汉族,但随着华夏文明传播到全国各地,华人的概念慢慢由当初的单指汉民族,逐步扩大到祖国各地受中华文明影响的各少数民族,最终成了全体中华民族的称呼。

远古时,华夏的先民们当初分成很多部落,到黄帝时,才逐渐统一成为华夏部落联盟,这其中比较著名的部落首领有太昊、少昊、颛顼、黄帝、炎帝、帝喾、尧、夏禹。华夏的始祖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大约在5000年前,当中华民族开始形成时,其族群称“华”。到了汉朝以后,才开始出现“中华”的族称。19世纪末,作为近代民族学术语的“民族”概念传入中国后,“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学词汇也就顺应而生。虽然“华”、“中华”、“中华民族”这些族称之间差虽有差异,但内涵是一致的,就是居于中国大地上的所有民族。

“中华”这一词,是魏晋时期钟信“天人合一”观念的哲人从“中国”和“华夏”两个名称中各取一字合成的。“中”侧重自然,指天下之中;“华”侧重民族,为华夏族群的意思。

但也有考证说“中华”一词起初是用在天文方面,“东藩四星,南第一星曰上相,其北,东太阳门也。第二星曰次相,其北,中华东门也。第三星曰次将,其北,东太阴门也。第四星曰上将,所谓四辅也。”。所以“中华”一词作为华夏的称呼应是从晋代开始。如《请还都洛阳疏》中有:“自强胡陵暴,中华荡覆,狼狈失据”。这是“中华”一词第一次在这这个时期开始被使用。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