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有多少个市(辽宁省有多少个市?)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建国初期各省之间区划调整的故事,例如河北省与河南省、陕西省与河北省等等。今天,我们聊聊辽宁省与吉林省的区划调整。当年,辽宁省3个地级市和13个县,一口气划入了吉林省管理。那么,为何会出现这么大规模的调整呢?今天,我们就聊聊当年区划调整的故事,历经了好几个阶段。
首先,我们需要聊聊东北的历史。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王朝一般能够控制辽东地区,也就是辽宁省,从而拱卫整个华北地区的安全。但是吉林省、黑龙江省的各个地区,则是历代王朝与北方游牧政权反复争夺的地区。在中原王朝鼎盛时期,能够控制东北地区,并且建立了一系列的都护府或者奴儿干都司。但一旦中原王朝进入衰败期,或者内部混战,北方草原政权就会卷土重来。
再次控制东北地区,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13世纪,北方的元朝崛起以后,先后消灭了大金国、西夏国、南宋等一系列政权,建立了一个疆域面积辽阔的帝国。但随着疆域面积的扩大,唐宋时期沿用的州县两级区划,对于元朝来说很不合适。元朝在金国行尚书台的经验上,推出了自己的终极豪华版,那就是著名的行中书省制度。
元朝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但由于比较简单,遗留了很多方面的问题。当时,东北地区店铺隶属于辽阳行省管理。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对内陆各省的区划进行了重新调整。至于吉林等地,则建立了著名的奴儿干都司。清朝确立自己的统治以后,在内地继续沿用行省。并且逐步完善。但在东北地区,仅仅划分了3个镇守将军辖地,例如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等等。
由于缺乏区划和地方官员,清朝对东北各地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清朝统治的中前期,对东北地区推行了严格的封锁,直到清朝统治的中期,东北地区的总人口也不超过100万人。直到清朝统治的末期,随着华北各地闯关东的开始,尤其是山东,东北各地的人口才逐步增加,并且形成了规模。在清朝统治的后期,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遭遇了西方列强一系列的侵略。
东北地区资源丰富,西方列强对东北地区窥视已久。为了巩固东北地区,在20世纪之初,清朝灭亡的前夕,陆续建立了奉天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请注意,虽然当时东北地区也形成了3个省的区划,但与现在的东北三省相比,区划差异非常大。尤其是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与现在不是一回事。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时期。
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在半年时间里,占领了东北全境。在日本军队控制期间,东北地区被划分成了10多个省份,每个省份的区划面积都不大。到了40年代后期,东北地区又被调整为东北九省的格局。当时,塞北地区还陆续建立了热河省、绥远省、察哈尔省等省份。
1949年,当时的东北地区出现了6个省份,分别是:热河省、辽东省、辽西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松江省。这是近代一系列区划影响造成的,其实,东北各地的风俗很接近。过分复杂的区划不利于经济发展,尤其是进入50年代初期,战后重建和经济建设的工作已经铺开。当时,长春市、哈尔滨市、沈阳市都被临时提升为直辖市,成为了全国10多个直辖市之一。
1954年,我国各省的区划出现了大规模的调整。很多区域的变化都很大,在东北地区,辽东省与辽西省合并,黑龙江省与松江省合并。新的辽宁省、黑龙江省建立,东北三省的区划重新形成(1955年,热河省被撤销,大部分地区,并入了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
当时,辽东省与辽西省合并以后,出现了辽宁省面积过大、吉林省面积过小的问题。东三省在工业方面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点至关重要。为了调和各个省份的资源和人力物力,辽宁省重新合并以后。原本隶属于辽宁省的通化市、四平市和辽源市3个地级市,以及梨树县、长白县、东丰县、双辽县、临江县、海龙县、柳河县、抚松县、长白县总计13个县,划入了吉林省管理。
总计涉及了3个地级市和13个县,不过,50年代的地级市管辖区都不大,大体上管理了郊区和城区。大片的地区划入了吉林省以后,吉林省的区划迅速调整。在辽宁省划入10多个县的基础上,吉林省陆续建立了通化专区和四平专区。专区属于五六十年代的一种区划方式,等级相当于地级市,但专区的面积比较大,一个专区相当于现在的两三个地级市。
历经1954年的区划调整以后,吉林省、辽宁省的区划格局,基本上稳定下来。到了60年代末期,出于当时的实际需要,内蒙古东部地区,陆续划入了黑吉辽三省代管,而且面积非常大。但到了70年代末期,这些地区又还给了内蒙古。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