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红楼梦到底有多悲剧?

红楼梦到底有多悲剧?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丰厚内涵的作品,它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多层次又互相融合的悲剧世界。

作者对全书做了匠心独运的安排。《红楼梦》本名《石头记》,是无才补天的顽石在人世间的传记。这块顽石幻化成贾宝玉,他经历了“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的爱情婚姻悲剧,目睹了“金陵十二钗”等女儿的悲惨人生,体验了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的巨变,从而对人生和尘世有了独特的感悟,正如鲁迅所说:“悲凉之雾,遍布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中国小说史略》全书以贾宝玉为轴心,以他独特的视角来感悟人生。前五回,以宝玉的来历为中心扼要地介绍了天上的太虚幻境和尘世的荣宁两府,《好了歌》,“护官符”和“红楼十二支曲”提示着贾宝玉所经历的多重悲剧,作家的寓意和人物的命运巧妙地隐伏其中。

第一重:爱情婚姻悲剧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贾府这个封建贵族家庭中写了许多悲剧事件,其中关于宝,黛爱情婚姻悲剧的描写着墨最多,贯穿小说始终。从第一回“还泪之说”开始,至末回“情榜”作结(指曹雪芹原稿内容安排),连续不断地描写了主人公缠绵执着相爱的具体情节。

贾宝玉是贾政仅有的嫡子,是贾氏家族的继承人,贾府的统治者把“家道中兴”的重任全都寄托在他身上,然贾宝玉却厌恶这种“仕途经济”,对立地讽骂猎取功名利禄者为“禄蠹”“胡闹”;封建阶级提倡“男尊女卑”,而他却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渣滓浊沫”,以及他热烈追求婚姻自由等等的“叛逆”思想,在贾府中只有黛玉支持他,和他志同道合(“……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宝黛之间所产生的爱情,不是一般的才子佳人的郎才女貌式的相爱,而是基于共同的反抗封建阶级伦理道德和封建家长包办婚姻的爱情,这种爱情更是对封建社会上层建筑领域各个方面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全面对抗。王夫人溺爱纵容宝玉,但一触及宝黛爱情这根线索,她便不能容情。贾母也是疼爱黛玉的,但却不允许宝黛两人的爱情结合。在这个问题上,什么“骨肉亲情”“亲子之爱”都可以抛开,甚至不惜采取一切残酷手段加以迫害。因此,宝黛爱情婚姻的结局是新旧两种思想矛盾对立下必然产生的悲剧。黛玉“泪尽而逝”,宝玉弃家出走,贾府统治者所期望的重振贵族地主家业的心思,最终化为泡影。

第二重:女性的悲剧

《红楼梦》的大部分故事是以“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为舞台的。这是一个以贾宝玉为中心的“女儿国”。这里以贾宝玉独特的观察作为分界线,来展示大观园里的女性她们的青春,生命和美被践踏被毁灭的悲剧。

大观园是主子们的“天堂”,奴隶们的地狱,在这里,封建统治者们屠刀所向,触目惊心。王夫人平时吃斋念佛,满口“仁义道德”,可她却有着凶残的本性,无辜的金钏儿,只不过与宝玉调笑几句,便被王夫人打嘴巴,骂她是个“下作的小娼妇”,立刻把她撵出去,结果金钏儿被逼得冤愤中投井自杀(第32回)。还有孤苦伶仃的晴雯,被赖大买来当作一个玩意儿送给贾母,由于她生得“十分伶俐标致”,眉眼有点儿像林黛玉,王夫人怕她勾引坏了贾宝玉,在绣春囊事件发生后,以抄检大观园为名,把病中的晴雯剥去衣服,赶出了贾府,活活地被折磨而死(第77回)。还有贾母的大丫环“家生子”鸳鸯,因被贾赦看中强逼做妾,誓死不从,只因贾母离不开她的服侍而暂得庇护,可贾母死后,她用以抵抗贾赦的屏障没有了,这个有志气的女奴隶最终不得不悬梁自尽了。

除了以上悲剧事件外,大观园中还有入画,司棋,芳官,尤三姐和尤二姐的悲剧等等,都是满纸的斑斑血泪啊。女奴们遭遇如此,而“薄命司”中的贵族少女们又岂能逃开她们的悲剧命运呢?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年纪轻轻就忧郁地死在“那不得见人的去处”。贾迎春嫁给了中山狼式的孙绍祖,只一年光景就被折磨摧残致死。贾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却被迫远嫁,像断线风筝般一去不返。贾惜春“勘破三春景不长”,便削发为尼,与青灯古佛为伴。还有妙玉,守寡一生的李纨,被舅,兄骗卖,下场可悲的贾琏之女巧姐儿……这些贵族女性根本无法跳出封建罗网,只能被封建传统观念所吞噬。

第三重:家族的悲剧

贾氏家族表面上笼罩着一层虚伪的封建道德的面纱,而内里却是生活糜烂腐朽,精神空虚无聊,人与人之间充满了错综复杂的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封建道德教条被他们自己亲手撕的粉碎,财产和权力的争夺,是家族内部各个派系矛盾斗争的焦点。贾赦作为嫡长子,只因贾母的“偏心”,他失去了掌握贾府家政的大权。贾赦的妻子刑夫人和妾氏赵姨娘她们在家政大权和嫡庶继承权上明争暗斗。贾环故意推倒蜡烛烧伤了贾宝玉的脸,为此王熙凤骂贾环“上不得台盘”,王夫人骂赵姨娘“养出这样的黑心种子来”,矛盾愈演愈激化。赵姨娘暗里勾结马道婆企图用“魇魔法”害死王熙凤和贾宝玉,来为儿子贾环谋夺“家私”,等等,等等。朋比结党,骨肉成仇,整个家族内部派系之间对财产和权力的争夺,也影响到贾琏夫妇,影响到各派系的管家奴才之间,他们猜忌仇恨,相互倾轧,在抄检大观园时,探春告凤姐说“你们别忙,往后自然连你们一齐抄的日子还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已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地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然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贾府内部因财产,权力的再分配的斗争急剧进行,最终导致他们走向了没落衰败。它清楚地告诉读者,贵族地主阶级除了灭亡之外,已无更好的命运了。

第四重:人生的悲剧

解析《红楼梦》的关键是对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贾宝玉是个半现实半意化的小说人物,是作家的心灵的影像(袁世硕《贾宝玉心解》)。警幻仙姑“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说的就是贾宝玉对黛玉的钟情,对一切美丽与聪慧少女的欣赏,对她们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如第44回,平儿受到贾琏和王熙凤的打骂,躲到怡红院来,宝玉喜出望外,尽心服侍,精心为平儿梳妆打扮。平儿走后,他又感叹不已“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他竟能周全妥贴,今儿还遭荼毒,想来此人薄命,比黛玉犹甚。……”

贾宝玉“似傻似痴似狂”“行为乖张”,说疯话呆话的可笑行为,为封建社会视为神圣的“文死谏,武死战”的道德原则所不容,为仕途径济的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所排斥。他所珍视的花朵样的女儿家们无可挽回的枯萎,甚至被摧残而凋零,他满怀希望却找不到出路,他感到人生的痛苦,这种痛苦已超越了一个家族破败之痛和个性压抑之痛,这是众人之痛苦。他绝望,散发一种孤独感和人生转瞬即逝的破灭感。离开他钟爱的黛玉和众多女子,他悟破了人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和作品中家族的衰败相结合,作品就产生了更加动人的悲剧艺术魅力。

《好了歌》及其解注就是人生悲剧的主题歌。由此《红楼梦》整部作品都笼罩在由好到了,由色到空的感伤色彩中。《好了歌》贯穿着整个中心思想中的“变”,荣与辱,升与沉,生与死都在急剧变化,由于对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秩序提出了大胆的怀疑和挑战,新的出路和社会理想又太朦胧;热爱生活又有梦幻之感,入世又出世,这是曹雪芹在探索人生方面的矛盾,他并不厌世,也不万事皆空,也并未勘破红尘,他只是为尘世之悲洒辛酸泪,写出了矛盾的感情世界和自已真实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