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电影《误杀》和《误杀瞒天记》相比,哪个看起来更有感觉?

电影《误杀》和《误杀瞒天记》相比,哪个看起来更有感觉?

正值国内翻拍版本《误杀》上映,专门回顾一下《误杀瞒天记》。

这部电影应该叫《豆瓣影迷的胜利》。

下面是正经评论

两个多小时的影片,开头近四十分钟的时间都在介绍故事背景,为了突出男主喜爱看电影,并通过电影学习了很多知识,专门用一个小故事来介绍,显得有点冗长,为了突出男主脾气好、性格好,深受邻里乡亲的爱戴,将生活的小事伴随着音乐缓缓道来,在电视剧里并没有觉得如何,但在电影里真的有点让人看不下去。【要不是因为早知这部电影反转悬疑元素较多,早已弃剧】

个人感觉,导演完全可以通过小的细节,又或者只言片语介绍这部分的内容,作为线索或者彩蛋,在观影结束后由观众自己发现,增添影片的悬疑程度。

但是!!!

影片的后半程真的精彩绝伦,男主围绕着视觉记忆编织了一个巨大的谎言。

视觉记忆是最强的记忆。我们一般能记住我们看到的东西,我们看到的不会轻易遗忘。这就有点像魔术,我们的大脑会选择性的接收信息,由之也就造成了很多假象,我们的意识一旦接收这种假象,再想改变也就很难了。

所有的目击者在无意识中帮助男主作证,并对自己的证言坚信不已,而男主的每一步都走在了检查官的前面,从一开始就没有相信妻女能够坚持那么久的时间,而用狗的尸骨换掉了男孩的尸体,将男孩的尸体埋藏在新修建的警察局中,很难相信这是在知道误杀之后,开车到讲经地那一天时间里想到并且做到的事情。

同时影片中的音乐没有像平常印度影片那样的又唱又跳,但也是恰到好处的,充分展现了一家人的矛盾和紧张、检察官发现真相后证人重新审问时的紧凑、很是出彩。

影片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检察官这样一个母亲的角色,从一开始逼供时的雷厉风行,到家中给孩子足够自由的母亲,找不到孩子的心急如焚,迫切想抓到凶手的歇斯底里。尽管在审问阶段时的踢打让人不太舒服,但是如果能体会到一个找不到孩子的母亲的感受,是不是又可以理解她当时的感受,两个家庭两位父母,站的角度立场不同,但是对于孩子的爱都是相同的。

同时值得我思考的是,影片所表达的关于社会正义的价值观。

一切归于平静后男主和妻子在院中的对话

“维杰你有没有想过,他们(萨姆父母)的生活完全毁了,本来这不是她的错误,她是检察长也是妈妈,我觉得如果我们没有罪,她却付出了代价”“你这样的想法很好,但如果是安玖而不是萨姆,也是一样,米拉会救她的儿子吗?她也一样会去做,这没有什么错。一个人不能没有家,他可以为了家做任何事,世人可能会说这样很自私,我想,我们最好忘记这件事”影片的最后男主向检察官一家表明男孩已经死亡的消息,男主对检察官说的

我也很抱歉,我希望我能像你们一样仁慈,但我只是四年级辍学的人,我有一个妻子,有两个女儿,这就是我的全部世界,我从来没有其他非分要求。有一天我的世界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他想破坏我的世界,我们阻止他,我们祈求他,但是他不听,结果意外发生悲剧,我们送走了不速之客,去了一个不能回来的地方。我们带给了你们痛苦,我想说无数次对不起,我在我心中道歉,可我们还能怎么办?我的家庭对我太重要,我可以为她们做任何事情,我可以不惜代价。那一刻,我分不清对错,我们很抱歉”在发生意外后面对的是不公的审判,靠屈打成招黑暗的警察并不是所谓的人民公仆,反而成了欺压百姓的恶人。我们是否能够相信社会正义能够带来最公平的裁决。

不管是《一位母亲的复仇》还是《误杀瞒天记》,印度电影对于执法机构都充满了不信任,而是鼓励自己寻求正义,作为上帝视角,在影片中我们能体会到这样的正确性,但如果事情发生到我们身上,我们究竟又会如何去做呢?

我想这大概就是上映后还无法寻找到资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