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为什么现在百家讲坛不火了?

为什么现在百家讲坛不火了?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

堪称造星机器的百家讲坛,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大约是在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和易中天的《汉代风云人物》开始。

《百家》火了,随后的孔庆东、于丹、纪连海、王立群、钱文忠、袁腾飞、蒙曼、马未都都成了红极一时的文化明星,各大媒体重点关注。

当年火爆的收视率带动全社会的国学热。孔庆东曾有一句夸赞《百家》的话:“《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

足以说明节目的精彩程度与受众率,而如今的百家讲坛面临着收视率下滑的窘境,一时令人扼腕叹息。

那么,曾经红极一时的《百家讲坛》为何风光不再?经过分析,大致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思维方式局限,导致后劲不足。

《百家讲坛》其实是时代背景的产物,当时我们国家刚刚进入21世纪,生活条件逐渐好起来之后。

开始追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对知识的渴求越发浓烈,都想能够多了解一些知识,于是在网络还没有现在发达的时候,《百家讲坛》诞生了。

对于刚从20世纪走过来的人们而言,《百家讲坛》创办者们认为,用一些肤浅的知识就足以糊弄了,所以对讲坛上主讲人的层次没有过高的要求,资历水平也参差不齐。

狭隘的思维方式,限制了长远发展。

随着国人知识水平的与日俱增,对百家讲坛感兴趣的大众,欣赏层次与水平也日渐提升!

现在别说是大学生,有些初中生、高中生都是对历史国学有一定基础的,有些对《论语》的理解比于丹还深刻,有些对武侠小说的理解比孔庆东还透彻……

所以,大家都想听点真才实学的、比自己所掌握更广阔的知识。

在北大曾发生过这样令人尴尬的一幕:

著名文化学者、北师大教授,曾被誉为“学术超女”的于丹,在北大百年大讲堂分享昆曲感受时,被北大学生们轰下台。

当时于丹还没上台,台下学生观众便高呼“滚下去,你根本没资格跟台上的先生们站在一起!”于丹最终尴尬地以一句“一切尽在不言中”收场。

现场的北大学生普遍认为,于丹穿着不得体,没有资格与国宝级昆曲表演艺术家一起做点评。并且,近年来于丹娱乐化太严重,学术“假大空”,为人做作。

还有人对北大学子大加赞赏,说“于丹等一些肤浅人士的成名,昭示着一个‘黄钟毁弃,瓦缶雷鸣’的时代;而于丹被轰下台,是终结这个鱼目混珠时代的开始。

在野草丛生的地方,庄稼便不能很好的生长;愚昧高居台上,真正的思想和就得不到的弘扬。赞赏北大学子的正确举动!”

这一事件的发生,及带给大众的强烈反响,比较明显的暴露了这一现象。

二、讲师资历较浅,解析浮于表面。

在《百家讲坛》的众多讲师中,沽名钓誉之辈很多。

如于丹教授曾讲过《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等篇目。

在国学专家们的眼中于丹根本就没有读懂《论语》,也没有读懂《庄子》;在大众眼里,她的讲解都是在照本宣科,仍停留在中学文言文翻译阶段。

不过,也不能说一点水平没有,前期还真有干货,出名之后就没心思搞学术,加之于丹本身就不是学历史的。

所以讲的多了,自然错误就越多,从在百家讲坛的火热到在北大被轰下台,足以说明这一点。

于丹思想已经不在适合现在的社会了,她为大众灌输的心灵鸡汤如一碗心灵砒霜,早已过时了。

百家讲坛的目的是为了科普,不是专业性极强的节目。就像易中天本身不是史学的,却来讲三国,讲两汉。

所以很多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都要靠宣讲人自己来判别。有些人喜欢夹杂私货,有些人喜欢标新立异。所以很容易造成鱼龙混杂的情况。

还有许多这样例子,就不一一列举了。

给人们造成学术研究不严谨的印象,久而久之,就不喜欢这个节目了。

三、形式过于单一,产生审美疲劳。

当初这档节目之所以能够火起来,靠的是新颖的专家评书的形式,一人、一桌、一个话题就能展开。

所讲授的内容也无非是大学课堂里的知识和搞笑的评论,等于给了平民大众一个近距离接触教授专家的机会,因此受到热捧!

但几年下来,《百家讲坛》还是固守陈规,仍然大家熟悉的文史话题,依然是老套的形式,学院派的气息已经附在讲师身上,很难甩掉!

而与此同时,逻辑思维、晓说、老梁讲故事等自媒体全面兴起,加之观众对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高,总喜欢新鲜刺激的,所以墨守成规的《百家讲坛》自然就走向衰退了。

大约从2009年开始,《百家讲坛》的收视率开始下降,但最近趋于平稳,处于不高也不低的状态。

一档电视节目如果不及时更新思想观念、随时改变创办思路,那么走向没落也属于正常规律。

如快男快女、《中国好声音》、《综艺大观》、《周末喜相逢》等曾经火爆一时的综艺节目都会过时,更不用说传播历史、国学的文化节目了。

所以,只有不断创新思路,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满足大众需求的电视栏目,才会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