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帽山“双塔”带你领略紫帽的“前世今生”
初识紫帽
紫帽山双塔映古今
沿着324国道,驱车来到紫帽,现如今,放眼过去到处是片区征迁后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来回摆动的塔吊、穿梭进出的工程车、包裹着竹架的高层安置楼里传出的各种叮叮咚咚,似乎在吹响着一个新城崛起的和谐音符。
认识紫帽的人,肯定都会知道境内的紫帽山。紫帽山、清源山、罗裳山、双阳山被称为泉州四大名山。紫帽山钟灵毓秀,层峦耸翠,是历代诗人名士卜居旅游胜地,如唐末诗人徐寅、北宋道家白玉蟾、元代诗人龚丙、明代理学家陈紫峰、清朝诸葛璐都留下有关于紫帽山的诗词佳作。南宋太守叶廷珪《海录碎事》介绍紫帽山说:“泉之案山也,与清源南北对峙。清源之奇以石,紫帽之秀以峰。”陈紫峰把清源、紫帽作比较:“清来源水寒生北,紫染帽峰秀出南”,十分恰切。紫帽山的形状象一顶古代的纱帽,常有紫云盖顶,故得此名。
这几年,随着紫帽山景区的不断完善,每到周末均云集了众多来自泉州、南安、晋江等地的登山爱好者,登高健身,在山上的金粟洞坐下休息,远眺四周美景,感受绿树环抱,再泡一壶清茶,品一品山上素菜小吃,无不令人心旷神怡。
在紫帽山上,有两座塔是登山市民必去的游玩景点,在大多数人眼里,这两座塔一古一新,正代表着紫帽极富文化底蕴的历史和紫帽飞速发展的今天,那便是紫帽山的凌霄塔和雷达塔。
凌霄塔的古
紫帽历史的印记
沿着金粟洞寺庙往里走,可见一条并不宽敞的石台阶,拾级而上,攀登直上便可到达凌霄塔。只见塔四周围着一层金属栅栏,上面有个石刻,为大字的“心”。在凌霄塔下不远的石壁上有里人庄文进的石刻,字迹清晰。除了大字横书的“凌霄塔”三字外,右边竖着一行字为“乾隆丙午年重建”,左边有“里人庄文进书”的字样。
据了解,凌霄塔始建于明嘉靖初,是明代知县钱木便造,为泉州港航标,清乾隆丙午(1786年)台湾进士庄文进重建,50年代毁,80年代重建。系花岗岩角石砌筑为五层六角实心石塔,层层收缩,塔刹为葫芦状,塔基旁有记载庄文进重建凌霄塔摩崖石刻一方。
泉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前身是泉州市文物管理会,原文管会负责人吴志谦在《泉州市文物普查札记》中就提到,《泉州府志》里,关于“山川”的记载,有提及紫帽山的右峰绝顶上的凌霄塔,为明代知县钱木便造,也从府志里关于“祥异”的记载中得知,康熙五年七月时,泉州发生了雷震,紫帽山顶的凌霄塔崩……
那么,凌霄塔又是在什么年代重建的呢?志书中没有记载。1981年文物普查时,在凌霄塔边,吴志谦等人发现了里人庄文进的石刻,由石刻而始知,凌霄塔曾于乾隆丙午年重建。
根据文史工作者的调查了解,凌霄塔始建年代较早,至少在南宋时就已存在,因为有宋诗为证。凌霄塔明代重修后于康熙年间遭雷震;清代乾隆年间经过重建后,塔顶又被雷击秃了;再后来,塔于上个世纪50年代被拆除;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再次重建,并安装有避雷针。据悉,凌霄塔还是古代祖国大陆居民前往台湾开发的灯塔航标。
可以说,凌霄塔见证了紫帽的历史沿革与人文底蕴,是紫帽过去辉煌历史的印记,也是紫帽山风水宝地的重要部分,不少登山市民打趣道,游紫帽山不看凌霄塔,等于白游。
雷达塔的新
紫帽新城的标志
站在凌霄塔处,遥望晋江风光,数百米外,坐立于紫帽山次峰山头的一座崭新的白塔十分醒目,那便是2014年才投入使用的泉州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紫帽山雷达塔。
据了解,这座雷达塔以泉州市花刺桐花为设计灵感,在矩形塔楼的基础上,顶部逐渐扩张,结合建筑物舒张的弧线,加以竖向线条的开窗、凹凸等设计手法,塔楼形如刺桐花瓣,配上楼顶的球形雷达系统,被称为“刺桐明珠”。雷达塔楼身高达91.2米,加上紫帽山次峰452米的海拔,高出了地平线500多米。
在紫帽山上,这座雷达塔已经成为了不少摄影爱好者的新宠,因为在镜头里,雷达塔的光泽,没有生硬的金属感,反倒有一种躺在蓝色披风中的柔美。
在雷达塔的14楼观光层内,360度的开窗观景设计让人站在景观大厅内,不仅可以一览晋江的风光,泉州市区、南安的风光也尽收眼底。
和这座崭新的雷达塔上诸多创新设计和功能一样,近两年,紫帽在抓住片区改造建设发展大局的同时,也不停利用自身的区位和环境优势,推陈出新,创新举办了如骑行“晋江之巅”、乡村生态健康跑等受到广大市民欢迎的休闲体育活动,努力朝着打造体育特色小镇方向发展。从无到有,除旧立新,紫帽是泉州南大门外的重点建设区域,凭借便捷的交通路网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紫帽的发展必将后来居上,很快实现“山鸡”变“凤凰”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