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头男”周克华的“别样年华”
8月10日9时34分,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康居苑中国银行储蓄所门前发生一起持枪抢劫杀人案,案犯打死1人、打伤2人后逃逸。经查,该案与2004年以来发生在江苏南京、湖南长沙、重庆等地的多起持枪抢劫杀人案系同一犯罪嫌疑人周克华所为。截止今天凌晨6时50分,周克华在重庆沙坪坝区童家桥被公安民警成功击毙。至此,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件成功告破。(8月14日中国新闻网)
这些年,周克华身背多条人命,而且不断犯案,可谓罪孽深重、死有余辜。然而,当我们在为其行为感到可恨之时,是否也应该静下心来“冷思考”一下呢?其天性就是凶恶至极?还是另有其他因素使然?撇开刑警专家等专业视角分析姑且不谈,现在以一个“平民”的角度来“破解”周克华是如何走上这个“不归之路”。
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走向。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套用在周克华身上,可以说是“基本吻合”。从媒体给出的报道内容来看,周克华“他性格非常内向”“总是独来独往,放学后一般就回到家中,自己玩自己的”。幼年就缺乏玩伴,长期以往形成了性格孤僻,从性格学来看,这类人容易走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路途,一种是利用安静的、少动的性格优势,走上了偏重于研究的道路,另一种就是在其他因素的作用下,走上犯罪的道路。这就给我们当家长的大人敲响了警钟,要善于观察孩子的言谈举止,利用自己的言行正确引导小孩,根据小孩自身性格,给予正确引导。
家庭的变故加速了他的“反叛”。同样从媒体披露出的内容来看,周克华在邻居的印象里是一个勤快的孩子,但“从父亲去世后周克华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也变得游手好闲了”。随后与妻子的离婚,更是“雪上加霜”,彻底改变了他的“人之初,性本善”的习性。这种痛丧至亲之人,又突遭家庭婚变,最终给予了他“无家可归”的反叛理由。这种理由不是借口,而是在痛苦、无助中慢慢形成的。这也给我们突遭变故的自己、周围的其他亲人提了一个醒,无论遇到什么风雨,都要敢于面对,更不能破罐子破摔,亲人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
另外,还有其它因素不容忽视,如早期周克华在嘉陵江边打工的砂场被人承包,周克华没活干了。但他并没有立即走上“偷盗抢”的道路,而是像其他正常人一样去谋生。然而,刚读完小学一年级就辍学了,一没文化,二没技术,便走上社会去谋生,谋生之路是何等的艰辛。这也凸显了教育的重要性,更说明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顾及周边人们的生计问题,要健全发展经济的后期保障。
当然,使周克华走上“恶贯满盈终自毙”道路的因素还有很多,诸如当他受到嘲笑的时候,我们是否给予了微笑?当他忍受饥饿的时候,我们是否给予了关怀?当他遭遇家庭变故时,我们是否给予了同情和帮助?……这些都是我们在庆幸周克华被击毙之后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