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清华资深教授彭林出书《彭林说礼》 呼吁讲究传统礼仪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 马海燕)当今社会我们为何要学古代礼仪?当代社交环境中如何传承运用中华礼仪?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有文化”?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彭林带着他的新书《彭林说礼》呼吁:中华民族以礼仪之邦著称,现在需要大力讲究传统礼仪。

  《彭林说礼》是央视品牌栏目《百家讲坛》热播节目同名图书。作者将深厚的学理辅以日常生活事例,选取当今社会的人际交往如会客、宴饮、坐立、仪表、书信等,一一剖析细节处如何体现中华礼仪特色等。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系统了解中华礼仪的体系和精髓,掌握人际交往的一般原则,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彭林告诉中新网记者,“礼”是古人之儒雅、淡泊之智慧的极高体现。可惜今天我们讲究的大多数西方礼仪,从庙堂到民间,西方礼仪都是社交场合的最高礼仪。其实,中华传统礼仪中,也有能与现当代社会规则相辅相成的地方。我们需要重建现代社交礼仪之“风”,挖掘中华传统礼仪之“趣”。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彭林。主办方供图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彭林。主办方供图

  彭林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仪礼》复原与当代日常礼仪重建研究”首席专家,在清华大学主讲的“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课,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什么这么多大学生来修这门课?”他说,是因为大家意识到了在合适的场景,用适合的礼仪非常必要。现代电子科技的发达,让大家对于写信、电话、见面该如何称呼对方和自己,如何讲究措辞都弄不清楚,往往随意有余,但礼仪不足。大学生们在以往教育中很少有人教他们这些,所以他们会对这门课感兴趣。

  彭林认为,礼之本质不限于繁复的形式,而是细碎之处尽显的中华之力。每一个懂礼之人,都是中华礼仪的最佳传承者。而懂礼之人需要家长从小培养,那家长的礼谁来培养呢?这正是今天社会需要补上的一课。很多人是各方面的成功人士,但未必是懂礼之人。他希望这本书能对大家讲礼、讲理有所启发。(完)

原标题::清华资深教授出书《彭林说礼》 呼吁讲究传统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