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暴利的网游外挂:有外挂制作者月入可高达百万元

暴利的网游外挂:有外挂制作者月入可高达百万元

­  层级分明的代理链条

­  “绝地求生,吃鸡,什么都有,吹牛谁都会,实力不用吹。低至十几二十……”

­  为了吸引客源,大二学生小天(化名)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挂出了自己售卖的外挂。

­  曾经,小天也曾自诩是个资深游戏玩家,但随着开挂的人越来越多,小天“吃鸡”的次数大不如前。几乎每局游戏,都被开挂玩家“打到爆炸”,他不得不顺应潮流,“被迫”开启开挂游戏之旅:“绝地求生不开挂,完全不能玩啊!有了挂以后,游戏体验就很棒了。很搞笑的操作都能搞。”

­  “那些卖挂的拿十几块钱进价的挂,翻倍卖给我,就算是这样,我还是老被封号。你想想,十来块的进价,能稳定吗?”细数自己花费在买挂、买新号上的钱,小天说,怎么也被坑了不下一千元。

­  小天的卖挂生意起始于2017年11月。机缘巧合之下,小天认识了自己口中的“总代”。尽管接触外挂行业不过3个月,小天已经拿到顶级代理的进货价。

­  大多数的外挂代理都会建立QQ群,为了避免讨论,这些群大多开启全员禁言模式,管理员在群公告里发布自助购买网站。外挂程序每个人都可以下载,但若想正常使用,则必须有“卡密”验证。“卡密”按有效期分为小时卡、天卡、月卡或永久卡,价格也从数十元到数千元不等。为了巩固客源,小天也建了一个QQ群,群里拉的全是自己的目标客户。随后几天,小天开始每天在群里更新成功“吃鸡”的截图,最多的一场,他杀了51个玩家。

­  小天建立的客户群并不开启全员禁言模式,在群里,他的客户们发得最多的,就是成功“吃鸡”的截图。一位客户在群里发出了两张成功“吃鸡”的截图,截图显示,两局游戏下来,他一共淘汰了19名玩家。5分钟后,群里开始陆续有人冒泡:“牛!稳赢!”“很奔放!”

­  借此机会,小天又为自己代理的外挂打了一波广告。“按照顶级代理的级别,这些好的外挂在我这里的进价也就20来块,至于卖出去的价格随便你定。”心情好的时候,小天还会偶尔给客户们送几个免费外挂,让他们进行测评。

­  对于外挂制作者而言,制作“卡密”并不需要成本,唯一的投入即是前期研制开发外挂的费用。每当有人想要代理该外挂时,外挂作者就会为他们开启一个端口。每个端口都部署有一个相应的“制卡器”,用以制作验证外挂的“卡密”。

­  据小天介绍,以名为“归零者”的外挂为例,外挂“卡密”的进货渠道有总端口进货和子端口进货两种。总端口的数量少,而子端口则可开多个,花费五六百元钱就能开启一个子端口。拥有总端口的代理与拥有子端口的代理,“卡密”进货价比例悬殊达1:26。尽管没有总端口,拥有子端口的小天也可以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进货,再售出给下级代理或客户。

­  事实上,除了QQ群外,目前主流的购物平台、搜索引擎也都被外挂代理商荼毒。它们以“辅助”为名,有的更建立起售卖外挂的专门网站,卖起琳琅满目的作弊程序,还能“一对一远程调试,直到你吃鸡为止”。部分网吧甚至直接将外挂程序安装在电脑里,设立了网吧中的“特区”——外挂专区。

­  记者以做代理为由,联系了某二手资源交易平台上的一位卖家了解代理事宜。

­  “200元代理费,我把网盘下载、作者联系方式给你。你直接在他那里提货或者在我这里提都可以。在我这里批货肯定没有在他那里便宜,看你们怎么谈。”据该卖家介绍,只需要缴纳200元代理即可直接与外挂制作者联系提货。对于游戏国服即将上线,他表示,国服上线后环境会有大变化,“趁现在还能多赚点,国服上了以后啥样就不好说了。”

­  “我现在都没空搞,不然我现在肯定一天200多收入没问题。下学期我准备请几个客服了。”小天表示,自己现在每天的纯收入能达100元,而总代理日均纯收入或超500元。

­  据媒体报道,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外挂制作者月入可高达百万元,一些普通的外挂代理一个月收入也能达到10余万元。

­  每次游戏更新前后,都是这类群活跃度最高的时候。买家急着开挂游戏,卖家急于推广自家外挂。游戏更新后不过2个小时,各类外挂资源包在群内源源不断地更新。据“PUBG_STEAM”官方微博消息,2017年12月11日至12月17日间,294791个游戏账号因违规使用第三方作弊软件遭到处罚。《绝地求生》官方数据显示,外挂总封禁人数已达150万,2017年11月份这一数据仅为70万。

­  但是随着“吃鸡”国服上线的日子越来越近,外挂的生意越来越难做,游戏环境的恶化也较此前更为严重。面对未知,外挂贩售者正在抓紧时间,赚上可能是“最后一桶金”。最夸张的时候,外挂贩售者将外挂低至5元一天甩卖,甚至免费送出。

­  反外挂“拉锯战”

­  在“吃鸡”里,中国玩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  1月22日,根据Steamspy的统计,Steam中国区活跃用户已突破4000万,目前活跃人数中国区排名第一。《绝地求生》游戏销售平台Steam数据显示,中国活跃玩家数量占据了Steam活跃玩家数的19.48%,中国玩家游戏时长占比为24.88%,中国活跃玩家数量和游戏时长均超越其他国家,位列第一。

­  与之匹配的是海量的外挂销售者和使用者。外挂由来以久。“吃鸡”衍生出的众多手游也同样被外挂困扰。

­  网易的《荒野行动》即是“吃鸡”手游中的一款。网易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荒野行动》坚持对外挂“零容忍”的态度,建立了从技术、运营到法律的多重反外挂体系。

­  据介绍,网易目前在反外挂上主要依靠技术手段。在运营上,建立了7×24小时持续的监控和覆盖游戏内外的的举报系统,玩家可以在游戏中实时举报,并得到及时反馈。

­  在《荒野行动》的官方微博上,网易数次公布情节恶劣的外挂玩家名单。目前,网易不仅对使用外挂的游戏账号进行封停,某一设备出现多次账号被封停的,也会封停该设备。

­  对于网易等游戏厂商而言,“反击外挂不仅仅是技术和运营上的努力,也需要有法律上的配合”。1月底,网易联手警方在深圳成功抓捕了制售《荒野行动》外挂的两名犯罪嫌疑人。腾讯则于近期称,已联合警方破获了《绝地求生》的首起外挂软件制作、传播案件。

­  资料显示,2011年全国首例网游“外挂”入罪案中,被告人构成非法经营罪。其中,被告人董杰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罚金30万元,被告人陈珠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罚金20万元。两人通过外挂半年获得的利润达150万。

­  长期关注外挂问题的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告诉记者,在实际情况中,目前针对非法制作和贩卖外挂,最常见的情况是适用于《刑法》第225条对非法经营罪的相关规定。由于外挂种类多,表现形式、实现方式比较多,给法律界定带来了一定难度,现有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被广泛讨论的外挂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罪,是否能被视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都只能依照每一个不同的案例进行界定。

­  针对外挂,最重要的规定就是2003年12月,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产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版权局、全国“扫黄”办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对“私服”“外挂”专项治理的通知》。其中明确将“外挂”行为列为未经许可或授权,破坏合法出版、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互联网游戏作品的技术保护措施、修改作品数据、制作游戏充值卡(点卡),运营或挂接运营合法出版、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互联网游戏作品,从而谋取利益、侵害他人利益的违法行为。

­  时至今日,相对于网络游戏的飞速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明显滞后。

­  一方面是游戏厂商的“零容忍”和游戏玩家的不满,一方面是法律保障的相对滞后,外挂生意依旧徘徊在灰色地带,伺机在每一个爆款游戏中“吸血”发财。在这场博弈中,玩家和厂商都清楚,只要游戏还热门,外挂就不会彻底被消灭。对于处于反外挂一线、被视作“头部厂商”的网易表示:“打击外挂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场拉锯战,就好像世界上永远都有警察和贼一样。破解技术和反破解技术一直在赛跑,我们的监测技术也不断在提高。”

原标题::网络游戏外挂 灰色地带的暴利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