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教授王晓德:科研无捷径 为师言传身教
他由于治学严谨、学术造诣深厚,2013年被教育部评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有2部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这也是迄今为止我省高校入选的仅有的三项研究成果中的两项,他就是王晓德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院长、世界史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
严谨治学:做学问要扎实
多年的潜心治学,让王晓德在学术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王晓德申请博士学位的论文《梦想与现实:威尔逊“理想主义”外交研究》,近27万字,在写这篇论文的时候,他每天泡在图书馆里,早出晚归,边看书边翻译,最后统计翻译字数竟有数十万之多。
王晓德不仅自己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也严格。他认为既然选择读研究生,选择做学问,就不能懈怠,尤其“工作忙”、“没时间”之类最不能成为借口,应该挤时间“忙里偷学”。他崇信“严师出高徒”,无论是本科生作业还是硕博论文,他都会从篇章结构、论文大小标题、观点、材料、注释、文字、标点等方面一一修改。
王晓德在给学生上课时避免把历史讲成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的东西,他总是在课堂上尽量地展现历史的真实图景,把影响历史进程的人物和事件活灵活现、有血有肉地描绘出来,并穿插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让学生易于接受。
王晓德经常对学生说,“历史学是坐冷板凳的学问”,从事历史研究没有捷径可走,无论有多么聪明,天赋有多高,如果不能沉下心来进行研究,再好的客观条件都等于零。只有扎扎实实地读书思考,才能在研究中有所收获。
王晓德的学生现分布在全国各地,许多学生至今仍非常感谢老师对他们的严格要求,经常来邮件汇报自己的科研状况。
乐教勤业:不开空头支票
王晓德认为“言传身教”很重要,“凡是我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我从来不开空头支票”。
王晓德教导学生要懂得感恩,要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王晓德一直非常感念他的导师、著名历史学家杨生茂先生。在得知杨先生重病住院后,他立刻请假回到先生身边,每天到医院探视,即使先生已经昏迷不醒,直至先生辞世他参加完追悼会之后才返回福州。
王晓德说:“我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大概是受父辈们的影响,在大学期间我就确定了这辈子从事教师职业的想法,从没想过要换职业。”
王晓德不管手头有多忙,事情有多少,只要是学生的事,他都会在第一时间处理。学生的论文一旦发到他的电子信箱,他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他们。王晓德说:“当学生的论文发表,著作出版时,我能体会到胜过他们的欣喜。老师不仅是辛苦的职业,也是最快乐的职业。”(李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