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超越Cherry只是时间问题 BOX轴全面解析

超越Cherry只是时间问题 BOX轴全面解析

­  不久前我们曾对一款采用 BOX 轴的机械键盘进行了评测,很多玩家都在讨论键盘如何,但相信还有一小部分玩家感兴趣它所采用的轴体,这款国产 BOX 轴完全抛弃了 Cherry MX 轴的"阴影",设计思路另辟蹊径,这也正是让我最感兴趣的地方,它能否成为代替 Cherry 甚至超越它的存在呢?

­  关于传统的 Cherry 轴,笔者就不在这篇文章多费口舌了,仅对 BOX 轴进行介绍,毕竟玩家们都太熟悉了,如果您对于 Cherry 轴的内部还不是十分清楚可以翻看笔者之前的文章《机械键盘轴体解析力作 42 款一次看个够》。

­  看到 BOX 轴的外观其实笔者第一反应是,轴芯部位的方形设计与赛睿的 QS1 轴有些类似,但 BOX 轴实际上轴芯仍是十字型,边缘采用了正方形框。所以理论上来说,玩家仍然可以对采用 BOX 轴体的键盘键帽进行 DIY。

­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笔者之前使用的 BOX 轴键盘,虽然可以兼容我们常用的第三方键帽,但 BOX 轴的轴芯略粗,需要费较大的力气才能装上,在这个过程极有可能导致键帽的开裂,不知道这个问题今后能否改善。

­  QS1 轴与 Cherry 红轴

­  不要小看键帽的兼容性,赛睿 APEX M800 虽然具有不错的手感和极其漂亮的灯光效果,但中心发光的 QS1 轴体开关却导致玩家无法为键盘更换第三方键帽。

­  为提高可玩性和 DIY 性,赛睿在 APEX M650 搭载了全新的赛睿 QX2 轴体开关,该按键开关扔以 Cherry MX 轴为原型设计,轴体外壳为全透明设计,并搭配直插式 LED 光源,以改善贴片式 LED 光源亮度较低的缺点,而 QS1 轴现在几乎很少出现在玩家的视线中了。

­  在外观方面,虽然 BOX 轴与 Cherry 轴看起来有很大差别,但两款轴体的尺寸规格和针脚都相同,所以在装配生产的环节也有利于 BOX 轴的普及。

­  

­  Cherry 青轴与 BOX 青轴外观对比

­  首先我们来看看 BOX 轴与 Cherry 轴的外观上的对比,BOX 轴比较方方正正,从高度和尺寸都与 Cherry MX 轴有一定相似,但整体纯白色。

­  轴盖与底座展示

­  BOX 轴的底部与 Cherry 轴也相同,不过之前达尔优的键盘采用了底部贴片式发光,在发光方式上有所不同。另外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轴柱部位是空心的,实际在 BOX 轴的内部有两个小的导水槽,如果有少量液体渗入轴内,可以通过轴体底部直接排出,不会对 PCB 板产生影响。

­  轴芯对比

­  接下来我们打开轴体对比一下内部,BOX 轴内部的轴芯仅由一个部分单独组成,因为它的发声装置与 Cherry 青轴完全不同,而轴芯整体应该采用了 POM 材质,触感润滑。

­  BOX 轴与 Cherry 青轴相比,长度略短,直径相同

­  簧片对比

­  在簧片方面,BOX 轴简化了许多。如果拆过 Cherry 轴的玩家一定会知道簧片是手感重多么重要的一环,稍微变形都会影响到最后的手感。而 BOX 轴的簧片只负责导通,自然没有那么高的要求。

­  轴体内部展示

­  打开 BOX 轴的轴盖,将轴芯和弹簧取出,我们能看到一个方方正正的小盒子,轴体内部共分为导通区、活动区、发生区三个部分(个人暂命名),每一部分各司其职互不干涉。

­  

­  轴体内部导通区展示

­  将导通区的盖子打开,我们能看到内部的簧片与" T "型开关,为了防止过快的磨损,开关上面还有不少润滑油。

­  发声区展示

­  在轴体最下方的发生区我认为是设计最为巧妙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它只有一根扭力弹簧,而发声则靠轴芯下压,扭力弹簧在触发和回弹的过程中分别会撞击不同的位置,所以发出的声音也有很大区别。

­  首先按下轴芯后,弹簧下压,在触发后回弹,接触到图中标注的①;在轴芯回弹的过程中,弹簧逐渐向外撑开,最终顶端敲击在图中标注的②号位置。

­  所以我们在打字或者游戏的时候,能感觉到 BOX 轴的回弹声音要比触发时更大,也更清脆。

­  BOX 青轴所有元件展示

­  对于 BOX 轴的想法,我只能说"非常赞",它将轴体内部分为三块不同的区域,上面的盒子只负责触发,下面的盒子只负责声音及段落感。这样巧妙地将分工细化,有效减少了每一部分的压力。

­  BOX 青轴(暂时将它成为青轴,因为已经有其他 BOX 轴体问世了)的总行程为 3.6mm,触发行程为 1.8mm,压力克数 40g±10,与我们熟悉的青轴相仿,但是手感以及声音上有了很大的区别。

­  总结:

­  首先声明,笔者并不是有意捧谁,其实自己在办公以及家中都用的是 Cherry 轴机械键盘,办公室所用的是 filco 104 忍者二代奶白红轴,按说应该是很难对国产轴感兴趣的。但我们没有必要将 Cherry 轴神话,如果可以认知到更好的轴体,还是很有必要体会一下的。

­  关于 BOX 轴的优缺点,笔者也通过自己的感受做一下简单分析:

­  + 外形尺寸规格与针脚和传统 Cherry 轴相同,易于装配普及

­  + 轴体内部三区独立分开,进一步加强防尘防水性能

­  + 轴体内部各司其职,有效减少内部元件疲劳、损坏的几率

­  + 工艺难度相对于 Cherry 轴来说,简单了不少

­  - 内部复杂的构造,成本必将提升

­  - 根据扭力弹簧的工作原理,BOX 青轴的回弹手感略肉

­  以上也都是笔者使用完 BOX 轴体的个人感受,对于这种轴体更多的评价,我想还要等搭载它的键盘被更多的玩家接触后才算公正。

­  最后再报个料,全新搭载 BOX 巧克力机械轴的键盘已经到达中关村啦,想要知道这款键盘具体是什么手感吗?还请关注我们最新的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