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校车”还须“美式用法”
校车问题近日引发广泛关注,据报道,在贵阳早已有学校在使用“美式校车”。整个贵阳只有5辆,由金阳新区管委会购买。可让人惊讶的是,这5辆车没有用来接送学生,而是用来接送老师上下班。当地教育部门回应,由于学校许多老师家住贵阳老城区,必须首先保证老师每天能够准时来学校上课(11月21日《南方都市报》)。
何谓“美式校车”?是指美国到处可见的黄色“长鼻子”校车。这些黄色“长鼻子”校车有很多地方令人艳羡:其一,政府出钱养校车;其二,校车要求是最安全的。很多年前美国也发生过桥梁垮塌事件,在交通高峰期塌的,60多辆车掉下去,死伤无数,其中有一辆黄色的校车,只轻伤了几个孩子,没有一人死亡,因为校车太结实了;其三,校车令行禁止,校车停下来时,会弹出一个ST O P的牌子,两个方向马路上的汽车必须在25米外全部停下,什么时候孩子全上下完了,司机把ST O P的牌子收起来了,两边的车才可以通行,谁如果违反了规则,或者敢去超车,将被法律严惩。
综观“美式校车”的诸多优点,归结起来其实就是一点,那就是从“生本”出发,“一切为了学生”:政府出钱,为了学生;结实无比,为了学生;优先通行,更是为了学生。在美国,这些黄色“长鼻子”校车一定是“优先接送学生”,而不是“首先保证老师”。可反观贵阳一些学校的做法,则完全是从“师本”出发,他们“首先保证老师每天准时来学校上课”,却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抛在一边,这显然不符合“美式校车”的“美式用法”。
揆诸现实,我们往往发现,越是在优质资源紧缺之时,越是对分配理念的一种考验。一如备受诟病的“让××先走”,还有让人“羡慕嫉妒恨”的“××专贡”等,这些“特权优先”现象每每刺痛公众神经。面对比较稀缺的优质校车资源,是先接学生,还是先接老师?这道选择题其实并不难,如何选择,完全取决于教育者头脑中有没有“生本”理念。
由是观之,我们在引进“美式校车”的同时,更要引进“美式校车”的“美式用法”和服务理念。校车质量固然重要,但配套措施更为重要。譬如,如何保证校车“学生专用”,如何确保校车“优先通行”,如何禁止校车超载、转包、非法营运等,这些问题不解决,纵然引进“美式校车”,还是让人有些放心不下。□李继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