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走近“失独家庭”民间关爱使者:携手一起走下去

走近“失独家庭”民间关爱使者:携手一起走下去

­  中新社石家庄7月17日电 题:走近“失独家庭”民间关爱使者:携手一起走下去

­  作者 鲁达 李茜

­  63岁的“失独者”马金芳和老伴15日一起参加亲戚的婚礼,席间偶有朋友打来电话约马金芳老两口一起吃饭。而在三年前,马金芳老两口不敢见亲戚朋友,一参加婚礼就会想到自己过世的孩子,“那时候一周几乎能在家闷上七天”。

­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一部分家庭由于疾病或者意外等原因,导致独生子女残疾或者死亡,形成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这个群体,民间称这个群体为“失独者”、“失独父母”或“失独家庭”。据原卫生部发布的《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中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父母,全国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已超过百万。

­  10年前马金芳和老伴成为了“失独者”,夫妻俩坠入痛苦深渊,“不敢见人,怕跟人聊天,看见跟孩子岁数相仿的年轻人就会流泪。”儿子的死不仅让马金芳夫妻俩心理上负担沉重,身体状况也是急转直下,“住医院成了常事”。

­  2013年,步入天命之年的鄢福生经过大量走访成立了河北省石家庄市首家专门服务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组织——“大爱暖阳社”,为关爱失独父母建立一个平台。3年来,鄢福生和“大爱暖阳社”团队不断摸索,通过志愿者上门按摩、洗脚、带老人户外散心、免费采摘等方式,让他们重新过上阳光生活。鄢福生和他的团队走进了和马金芳有相似经历、平均年龄在65岁的近400位“失独老人”的生活中。

­  在鄢福生看来,失独父母很难从失独阴影中走出来,养老、精神重塑都是现实难题。刚开始组织“失独老人”外出活动时,只有十来个人勉强响应,“能来20人就让我高兴得不行。”如今,“大爱暖阳社”为“失独老人”准备的开心农场曾一次接待过200多人后不得不分批安排老人们来采摘。“大爱暖阳社”的10个工作站每周都有“失独老人”来参加集体活动。

­  每周三到工作站唱歌已成为马金芳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虽然歌词记不住,但我也开始学习流行歌曲啦!”马金芳说,近两年她和老伴几乎不会再住院了,心情好身体自然也好起来。

­  62岁的“失独者”张艳茹中年丧夫、老年丧子,孤身一人的她曾拒绝任何帮助,身边的人小心谨慎地跟她相处,“一言不合‘火药味’就可能很浓。”而今,张艳茹跟不同年龄的人开着玩笑,跟专业老师学习盆景制作。

­  鄢福生说,3年来,不断有社会上的好心人帮助这个群体,有的帮着修路,有的提供心理疏导,有的“授人以渔”帮助困难失独家庭增加收入,民间关爱“失独者”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而政府也在不断调整政策,帮助的同时也开始尝试购买社会服务帮助“失独家庭”。

­  2016年,“大爱暖阳社”受到中国扶贫基金会的资金支持。低保“失独老人”张艳茹则成为暖阳社中第一个获得该资金帮助的人。社团成立了“热心帮忙团”,通过盆景教学制作,最后推广售出,创造的利润用来改善张艳茹的生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  如今,盆景制作成为张艳茹的爱好,看到盆景的她不由得露出笑容,“希望盆景制作也帮助其他老人打开心扉。”张艳茹笑着向自己的老师展示自己最新的作品。

­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关爱,2013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五部委印发了通知,进一步提高了特别扶助金标准,并在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社会关怀等方面也做出了制度安排和部署。2015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对生活照料、养老保障、大病治疗等问题上提出了要求。2016年4月,国家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文件,将农村扶助标准提高到与城镇水平一致。

­  全国各个省份也在响应,河北、湖北、江苏、江西等省份都在以政府或民间层面对“失独家庭”开展多方面的帮助和关怀。

­  鄢福生认为,“失独家庭”是个时代产物,虽然走出阴霾有很多困难,但社会各界携手跟“失独家庭”一同往前走下去,“我们都不孤单”。“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我相信这段历史终将结束。”如今,鄢福生更愿意称“失独老人”为“暖阳老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