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槐南:和美洋尾村的“出圈”之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学期末,在永安市槐南镇洋尾小学的操场上,一场由小学生颂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会吸引了准备接孙儿的爷爷奶奶在台下聆听。学习会与放学时间同步结束,洋尾村的老人们准点接自家孙儿回家。一边是学有所教的和谐画卷,一边是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一老一少的欢声笑语里流露出生活的美好。
洋尾村是槐南镇的一个大村,人口3112人。虽说是一个村,但社会服务及基层治理却“五脏俱全”。“我们村里学龄人口多,为方便孩子就近入学,教育部门为村里保留了完小。”洋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旌旭说。
一所村级完小,折射出的是百姓感受得到的和美洋尾村,也蕴藏着推动百姓共同富裕的密码。
在洋尾村,直观体现温度与包容的是对从事古银币产业人群的关照。近年来,洋尾村联合西华片区各村成立了西华银元收藏协会,组建了“五联共建”党建联盟。摆在这个党建联盟案头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村里200余名从事古银币产业的村民谋发展。
“他们需要阵地,镇里就地打造了近12000平方米的古银币交易市场;他们需要交流,镇里每年举办一场古银币研讨会。”槐南镇党委宣传委员、洋尾村挂村领导罗志杰说,“店小二”的服务态度带来明显的效果,现在这200余名村民已经打开古银币市场,带动了全镇古银币市场的交易额,去年槐南镇古银币市场交易额就达8亿余元。
就业是民生之本。如何实现村民充分就业、确保共富路上一个不掉队,这是洋尾村的重要课题,着力点还是在产业扶持上。
洋尾村农特产品丰富,镇里借助当地的4A级景区——安贞堡,打响“安贞”品牌,引导村民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提高农特产品附加值,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承一接二连三做产业。洋尾村将一产的甘蔗种植,打上“安贞雪蔗”国家地理证明商标,游客慕名前来购买;将村民制作的粉干从一产转向二产的精深加工,并包装成袋,打上“槐南粉干”国家地理证明商标,走俏市场;将三产的安贞堡景区,注入文化元素,组织有实力的村民专门打造“安贞纪念币”,让游客啧啧称赞。
“打响品牌,搭建平台,走一二三产融合的新路子,目的就是让村民们有活干,让他们劳有所得,更是为了‘解放’村里一个个家庭的劳动力。”槐南镇党委书记罗光乾说。
村里的新气象,村民们看在眼里,而远在他乡的洋尾村人也惦记着家乡的发展,回村的人越来越多了。
罗旌旭很早就离开洋尾村在外打拼,在国企上班5年后,开始自己创办企业,做得风生水起,村民们谈及他的实力,都为他竖起大拇指。去年,村“两委”换届,镇里就动员他回村任“一肩挑”村主干。其实,想要回乡,是罗旌旭心里一直有的想法。
“家乡的变化让我看到了希望。”罗旌旭说,在外闯荡了这么多年,也想回来为村里出一份力,希望能做出一点成绩,吸引更多年轻人回来创业。
正是因为有了罗旌旭这样的乡贤回归,洋尾村也从藏在深山人未识,渐渐地成为外来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短短一年多时间,洋尾村已经完成了村部背后码头铺骑楼的改造,挂宫灯、油纸伞,搭配着柔和灯光,成为村里最热的网红打卡点;停工8年的400米休闲步道竣工,连接起“洋头至洋尾”的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成为村民休闲健身的理想场所;新村建设二期40幢80户的双拼别墅如期开工,解决了村民有新房无新村的问题……
乡贤的回归也为村里提供了更多发展思路,罗旌旭还打算在特色农产品上做文章,引导村民走更加精准的粉干加工业、甘蔗种植业等路子,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我们片区内有4A景区,村里有绿色产业,将洋尾村打造成大山里的一颗明珠,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安居乐业,我们有信心。”罗旌旭说。
记者手记
藏在大山里的洋尾村,一直寻求着“出圈”之法。近年来,村里结合实际,打品牌、搭平台,做足特色农产品文章,打破传统产业有产品无销路的桎梏,也为洋尾村找到了“出圈”的探路石;将古银币产业与片区内的4A级景区结合,创新文创产品,为洋尾村探索文旅融合埋下种子;乡贤的回归则为洋尾村注入了发展的血液,产业活了、思路新了,路子也就更宽了。
永安记者站 魏兴谷
原标题::永安槐南:和美洋尾村的“出圈”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