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李士祥陈刚同日卸任北京市委常委料将转岗

李士祥陈刚同日卸任北京市委常委料将转岗

­  资料图:(左起)李士祥、陈刚

­  【财新网】(记者 周淇隽 孔晓琦)北京市排名前两位的副市长近日一同迎来职务调整。2月21日《北京日报》发布消息称,近日,中共中央批准:李士祥同志不再担任中共北京市委常委职务;陈刚同志不再担任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委员职务。

­  59岁的李士祥现任北京市常务副市长,51岁的陈刚在九名副市长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李士祥。两人均在北京市任职多年,都在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上当选中央候补委员。

­  李士祥、陈刚与北京市市长蔡奇,是北京市委常委会中来自市政府方面的三名成员,此次卸任北京市委常委,也意味着两人还将有具体职务调整。李士祥在今年1月17日的政协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已经当选为市政协副主席;陈刚不再担任北京市委常委和委员职务,则表明其将调离北京市领导班子。

­  根据北京市官方媒体报道,李士祥和陈刚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在2月18日下午的北京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两人都结合自己学习习近平讲话和中央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联系自己分管工作和职责责任进行了发言。

­  李士祥表示,要讲政治,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始终保持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坚持从严治党,按照《准则》严格要求自己。陈刚在发言中说,中央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让他非常受触动,他表示,“我马上就要转岗了”,但教育是一生的,将带着市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上同志们的辣味批评,到新的岗位上认真整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  “老北京”李士祥曾公布手机号

­  李士祥祖籍北京,仕途也从未出过京城。根据公开资料,他曾任北京市通县草场中学教师,之后转入仕途,历任通县县委组织部干部、干部科科长、副部长,通县城关镇党委书记,后转任昌平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县长,朝阳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区长。

­  2003年1月,45岁的李士祥任朝阳区委书记,三年多后入常,任北京市委常委、朝阳区委书记,成为一名副省级高官。其后转任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直属机关工委书记。2012年7月25日,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第四天,在北京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当选常务副市长。同时当选北京市副市长、代市长的还有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王安顺。

­  为官多年,务实是李士祥留给媒体的印象。2003年12月10日北京市各区县人大代表的投票选举日,时任朝阳区区委书记李士祥作为候选人当场向选民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告诉选民可随时与自己沟通。当时有媒体报道,选民确实打通了电话,向他反映自家楼下停车扰民的问题,李士祥随即要求相关部门调查后尽快给予解决。

­  2012年夏天李士祥上任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正值北京遭受“7·21”特大暴雨,在善后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李士祥问,“安置房什么时候修好,多少天能住进去?”工作人员回复,“10天”差不多。李士祥称:“好,就10天,今天有新闻媒体在场,我们的口号放出去了,出去了就没有回头箭。”

­  2014年全国“两会”上,李士祥在谈及“监督权力”时认为,公布“权力清单”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少政府部门决策失误,二是人民群众了解后会给予支持。“晒出‘权力清单’对领导干部的权力首先就是一种约束。一旦公布了权力清单,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人民群众会帮助政府、理解政府,最终有效地约束政府。”此外,在“三公”监管方面,他称,“公职人员出国、举办政府活动、招待费等都在压缩,力度在加大。作为国家公务员,要对纳税人的钱格外珍惜”。

­  在2015年两会上,李士祥回应北京人口调控话题。他称“按照北京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北京的理想人口就是2300万以下,到2020年,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积极研究实施居住证制度。”

­  “65后”副市长陈刚长期主管首都城建

­  陈刚在北京副市长任上十年有余,被认为是一名前途无量的“65后”官员:清华毕业,长期主管北京的城市规划建设,40岁时即升任北京市副市长。2012年11月,时年46岁的陈刚当选中共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陈刚近年来新闻曝光率较高,因主管国土、住房和城乡建设和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建设方面工作,围绕北京房产限购、拆除违建、人口调控、副中心建设等话题,陈刚的一言一行都颇受媒体关注。近期在谈及北京副中心建设时陈刚介绍,行政办公区一期已经实现了结构封顶,地下综合管廊等部分配套设施顺利开工,周边的拆迁工作完成了计划的100%,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创造了近年来最快的施工速度。

­  陈刚出生于1966年5月,湖北崇阳人,1989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讲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团委书记、政治辅导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委员,曾挂职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市城市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1997年,陈刚调入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担任副主任,正式走上仕途,之后的18年,科班出身的陈刚一直主管北京的城建工作。2002年8月,他升任北京市规划委(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党组书记,10月接任规划委主任。

­  从正厅局级到副省部级,陈刚只用了不到四年。2006年10月,他临危受命,升任北京市副市长,接替当年6月被立案调查的刘志华,主持至关重要的北京奥运工程建设。

­  陈刚被建筑行业评价为“内行”。在2009年清华大学聘任陈刚担任兼职教授的新闻中,陈刚被认为既有城市规划教学的经历,又长期从事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学术造诣。截至当时,陈刚主持完成的首都重大工程项目包括:北京CBD商务中心区规划、首钢工业区改造利用规划、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与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规划、北京中轴线规划方案、永定门城楼复建及南中轴线规划方案,以及首都博物馆规划方案、国家体育场规划方案、国家游泳中心、国家网球曲棍球中心规划方案等。

­  2012年7月, 陈刚与当时的朝阳区委书记陈刚同时跻身北京市市委常委,一个常委班子里有两个同名同姓的陈刚,一时传为佳话。一年后,另一位陈刚调往贵州任贵阳市委书记。

­  附:李士祥简历

­  李士祥,男,汉族,1958年8月生,北京市人,198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8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毕业(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政治学专业),工学硕士,高级政工师。现任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  历任北京市通县草场中学教师,团队负责人;通县县委组织部干部,干部科科长,副部长;通县城关镇党委书记;通县县委常委;昌平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县长;朝阳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区长。

­  2003年01月任朝阳区委书记;

­  2006年10月任北京市委常委、朝阳区委书记;

­  2006年11月任北京市委常委、直属机关工委书记;

­  2006年12月任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直属机关工委书记;

­  2012年07月任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  2017年01月任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

­  陈刚简历

­  陈刚,男,汉族,1966年5月生,湖北崇阳人,1988年5月入党,1989年8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毕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现任北京市副市长,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  历任: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团委书记、政治辅导员;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委员;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市城市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

­  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

­  2002.08——2002.10,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党组书记、副主任;

­  2002.10——2006.10,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  2006.10——2007.10,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  2007.10——2012.07,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  2012.07——,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市政府党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