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个怎么样的人?都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一,朱元璋的“缓称王”
“缓称王”作为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大战略的最后一个环节,实际上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兵强糧足的朱元璋依然十分冷静。他明白“谁笑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这个道理。所以,他坚定地采纳了“缓称王”的建议。朱元璋始终不为“王”、“帝”所动,直到元至正十四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才称为吴王。至于称帝,那已是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的事情了。此时,天下局势已明朗,也就是说,朱元璋即便不称帝,也快是事实上的“帝”了。
和其他各路起义军迫不及待的称王称帝的做法相比,朱元璋的“缓称王”之战略可谓非常高明。“缓称王”的根本目的,是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元朝对自己的关注程度,避免或大大减少过早与元军主力和強劲诸侯军队决战的可能。这样一来,就有利于朱元璋保存实力、积蓄力量,从而求得迅速稳步发展。
在天下大乱的封建时代,起兵割据并不是说就和中央朝廷形成了势不两立的局面。但是一旦称王称帝,那就标志着这股势力与中央针锋相对了。因此,谁称王,朝廷必定要派大军前去镇压谁。徐寿辉称帝的第二年,元朝大军就对天完政权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同样的道理,张士诚、刘福通等人,都遭到了元军的围剿。
只有朱元璋,一直到大举北伐南征前,都未受到元军主力进攻。
“缓称王”关键在于一个“缓”字。一旦时机成熟,朱元璋自然当仁不让。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军事形势对朱元璋十分有利:北面的宋政权己经名存实亡,东面的张士诚已成为惊弓之鸟,四川的明玉珍安于现状,没有远图,对朱元璋构不成什么威胁;而元军在与宋军的决战中大伤元气,且又陷入内战之中,无力南进。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朱元璋凭借自己的强大的军队和广阔的地盘,不失时机地公开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自立为王,天下非朱元璋莫数了。
二,朱元璋从和尚到皇帝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可谁知道那身穿龙袍、端坐龙椅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原来是个放牛娃,还在庙里做过和尚呢。
朱元璋出身很苦,世世代代给地主种田,自己从小就替地主放牛。在他17岁那年,他的父母和兄弟都因为灾荒和瘟疫死了,生活沒有了依靠,他只好到庙里去当了小和尚了。
当时正是元朝未年,社会大动乱巳经开始。朱元璋在庙里待不住了,心里想:如果我也参加造反,到时候做了大官、做了皇帝,那多好啊!可是一直沒有下定决心。有一天,他在城里闲逛,偶然看见一个算命先生,他心头一动:我怎么不找算命先生算一卦呢?于是,他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算命先生。算命先生听了之后,半天也沒有说话,拿出一堆书,东翻翻西看看。朱元璋可着急死了,不知道会怎么样,心怦怦直跳,过了好半天,算命先生面带笑容、摇头晃脑地对朱元璋说:“小伙子!你的运气很好嘛!这件事情一定能够成功,先祝贺你!”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就参加了造反的军队。
朱元璋作战勇敢、机灵而且有胆识,深得军队将领的喜爱。后来不久,他就成为一支军队的首领。他带领这支军队四处征战,立了很多战功。有一次,他率领军队来到江南。江南地区是“鱼米之乡”,盛产稻米,因为他们很长时间一直都缺少粮食,所以将士们看见了粮食就高兴得不得了,一个个上蹦下跳地抢粮食,而且你推我挤地往船上搬,整个军营一片混乱,根本不像是一个军队,好象是一群到农民家抢粮食的土匪。朱元璋一看这么混乱,就果断的拔出大刀,砍断了全部船缆,所有船只都漂到了江中,顺流漂去了。将士们当时就惊呆了,有的还大喊:“天哪!粮食漂走了,这不是要我们的命吗?”朱元璋不慌不忙地走到一块高地上,对大家说:“粮食漂走了,沒关系,我们不会饿死的,你们看,前面就是一座大城市,只安你们打进去,里面的粮食就都是我们的。冲啊!”说完就率领士兵向前冲。
将士们只想着城里有更多的粮食,所以非常勇敢。很快就攻下了那座城市,那就是后来朱元璋建立明朝的都城——南京。
三,朱元璋自学成才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苦,少年孤苦无依,为地主放过牛,后来出家当了3年和尚,苦不堪言。他参加农民起义的时候,虽然已经25岁了,但还是个文盲。由于他出身贫贱,怕被人们瞧不起,并且知道光有武沒有文成不了大事,所以他利用打仗的间隙,刻苦读书学习,最终成为个有学问有作为的皇帝。
朱元璋起初不过是郭子兴元帅手下的一名卫士,他开始粗通文墨的时候,就积极参加队伍上的文墨事务。军中的文告,元帅的命令,他都主动宣传解释,由于他打仗勇敢,又足智多谋,还识一些字,所以很快从普遍士兵升为军官,郭子兴对他尤其器重。
朱元璋做了军官以后,学习更加努力了。他很懂得读书的好处,前人的许多成功与失败的经验都写书上。随着地盘的扩大,军中缺粮,士兵抢老百姓粮食,结果不得人心,站不住脚,他从书上知道了屯田的办法,才解决了这个大问题,因而在群雄中能立于不败之地。朱元璋对历史特别爱好,注意从中吸取教训。《舂秋》、《左传》、《汉书》、巜宋史》是他常读的书。他很崇拜刘邦,认为他有很多长处值得自己学习。
做了皇帝后,朱元璋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办公,一直忙到深夜。他每天要看要听奏章、文报多时达200多个,要处理400多件事,但仍然沒有放松学习,功臣死了,他亲自写祭文、大臣外任、退休,他撰文送行。有个叫宋讷的人读书时烤火不小心烧了衣服,他还作文劝诫。他经常写诗作赋,微服出巡时喜欢和人作对联。他的文章通俗好懂,诗粗豪而有风韵,连骈体文也写得不错,历史学家吳晗称赞他“居然是个四六作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