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民间旧俗“冬至大如年” 且看老新疆人过冬至

   今天是农历十一月十七日,是我国传统的节气冬至,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十天阳历年(元旦),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的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新疆虽远在祖国边陲,但传统文化的种子伴随着人们的脚步,在这里生根、发芽……

   冬至吃疙瘩饭

   冬至早晨吃疙瘩饭,是新疆吉木萨尔老三台人的传统习俗。解放初,我上小学时,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时间抓得紧,在冬天往往是天不亮就得吃早饭,然后背上书包去上学,所以只记得小时候妈妈做的冬至饭,我和上学的弟弟都是在天不亮的时候就吃完了。

   做冬至疙瘩饭的面要和得很硬,早晨要吃得早,所以必须头天晚上把面和好,然后切出几块儿用小擀面杖擀成小圆饼,用菜刀切成条儿,再横着切成一厘米见方的小块因为面很硬,厚了,大了下到锅里不容易煮熟,所以又用大拇指搓成指甲盖大的像杏皮一样的形状,面薄了就容易熟。

   为了好看,还可以拿来新梳子或把旧梳子洗净,在梳子上搓,这时搓出的杏皮面就又带上了好看的细细的花绞。

   头天晚上把吃疙瘩饭复杂的工序完成一半后,第二清晨,父母把事先准备好的肥羊肉切碎,放在清油锅里炒,加上水、汤锅开了后再放入小土豆块儿,青萝卜块儿,豆腐块儿,事先泡好的干绿豆丝,干红辣皮等干菜及各种佐料,再下事先搓好的杏皮面,让这些硬的东西先煮,以后再把剩余的面切成小菱形,小丁丁,鸡舌头等形状下到锅里,最后放入葱蒜等,母亲做的冬至饭味道鲜美,饭做熟后满屋子飘散着香气。

   在吃之前,我家先给住在上房的爷爷端去一大碗,不一会功夫姑姑又给我家端来一碗,吃过冬至饭后,天才发亮,我就和大弟,姑姑牛一同背上书包高高兴兴去上学。

   我们家每逢过冬至节吃疙瘩饭的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冬至的早晨我和家人照着母亲的做法,把疙瘩饭做好,先给父、母亲的遗像前献上一小碗,斟上一杯酒,点上一烛香,算作儿子对父母亲的悼念吧——过冬至是不能忘记怀念,祭奠故人的,这也是老三台人的传统。

   三九三喝凉水

   冬至交头“九”,九天一个“九”。平年从十二月二十二日交“九”到三“九”第三天也就是经过二十一天,三“九”是第二年元月九日,所以人们又有三九重九的说法。三九三是元月十一日,是冬天里最寒冷的天气,新疆人有用三九天比喻天寒地冻天气最冷的意思,还有俗语说:“三九冻掉中指”。

   我小时候,到三九三这天我们家有喝“不落地”凉水的习俗。

   我小时候,家在吉木萨尔牛家东庄子时,吃的是泉水。自家的泉在出东庄子大门往西走大约一百米处。先走一段大路,然后向北拐走一条下陡坡的小路,泉在一处洼地内靠土坡的深坑内,土坡上长着一棵大榆树,夏秋季节树木葱茏,繁密的枝叶宠罩在泉的上方,阳光照射不到泉水,使泉水清爽明澈,冬季泉水上面结一层薄冰,每天清晨人提水时必须先把冰砸开一个窟窿,才能提上水。在三九三的清晨父亲砸开冰,提着水一路小跑,使我们才能喝上“不落地”的凉水。

   水只要从泉中提上来,途中水桶就不能落地,累了也只能两支手交替着提,而水桶是不能着地。提到家水桶也不能放在地上,还是提着,母亲和我们姊妹几个,便拿来碗舀着喝,这就叫“三九三喝不落地的凉水”。

   那水喝下去,只觉得是一股凉气,能让人浑身透凉,凉得直打哆嗦。据说三九三喝不落地的凉水能医治或防得胃病,强身健体,冬季不怕冷,不感冒,不咳嗽。

   ■古风习俗

   ●从冬至之日起,即进入了数九寒天。民间保留有涂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形式多种多样。 有画梅花一枝,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朵花。每天用红笔或黑笔涂染一朵花瓣,花瓣尽而九九出,称为九九消寒图。 有的是横十画、坚十画,制成一个九九八十一格的方块图表,称为九九消寒表。

   有画几个中空的格子,选好几个字,每字必须是几划。每日写一笔,最后成为一句话,如“亭前屋后看劲柏峰骨”等语,称为九九消寒句。

   最雅致的是作九体对联。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

   ● 冬至节,民间习惯赠鞋,其源甚古。《中华古今注》说:“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曹植《冬至献袜履表》亦有“亚岁迎样,履长纳庆”的句子。后来,赠鞋于舅姑的习俗,逐渐变成了舅姑赠鞋帽于甥侄了。主要体现在孩童身上。过去主要是手工刺绣。送给男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绣的也是猛兽。送给女孩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凤形,鞋上刺绣多为花鸟。

   ●冬至节,晋北地区的男孩子习惯玩打岗游戏。各持一块手掌大的方形石片,一方立起,另一方按规定的成套动作,依次序掷击瞄打。打倒对方所立的岗时,继续往下进行。失败后即与对方交换掷打。先完成全部程序者为赢。

   ●冬至节,旧俗也要由学董牵头,宴请教书先生。先生要带领学生拜孔子牌位。然后由学董带领学生拜先生。

   至今民间仍有冬至节请教师吃饭的习俗。晋西北习惯用炖羊肉招待教师,其情盛浓。

   过去为人佣工扛活的,习惯在冬至节与东家结算工钱,准备回家。东家按传统要设宴招待伙计,并且相互商议下一年的事宜。

   ■起源

   源于汉盛于唐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

   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传说

   祈求太平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

   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驱寒矫耳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

   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滋补求福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

   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驱避防灾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瘟疫,防灾祛病。

民间旧俗“冬至大如年” 且看老新疆人过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