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入侵法国,丘吉尔为什么对法军失望?
1940年5月7日,英、法联军试图救援岌岌可危的挪威,但以失败而告终,挪威沦陷了。作为绥靖政策的代表人物张伯伦,面对人们的谴责,以及要其下台的呼声越来越高,极力为自己的政策争辩。说实话,他不愿意就这么“耻辱”的下台。
三天后,德军分三路进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战役打响。当天晚上,无力挽回局面的张伯伦,向国王递交了辞呈,正式推荐丘吉尔继任英国首相,灰溜溜地走下了历史舞台。至此,加速促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绥靖政策,就此终结。
正是从这一刻起,英国人在国家存亡之际丢下绥靖主义幻想,拿起武器投入到反法西斯的战争中。然而,新组建的丘吉尔内阁首先遇到的大难题,就是张伯伦绥靖政策带来的恶果。此时,德军已经突破阿登山区,正在向法国腹地快速推进。
战役进入第5天,德军A集团军群已突破马斯河,其前锋直指英吉利海峡,不仅在比利时作战的英、法联军主力有被包抄的危险,而且驻守马其诺防线的法军,也将腹背受敌。惊慌失措的法国总理雷诺,给丘吉尔打电话:“我们被打败了”。
德军的凌厉攻势让丘吉尔大为震惊,但他更担心士气全无的法国人,能否有信心坚持下去?为了守住欧洲的最后一块陆地,他决定第二天亲自前往法国,有必要在这个时候给法国人带去一些信心。让他失望的是,法国人的脸上布满了忧郁。
在听取战局介绍后,丘吉尔询问道:“战略预备队在何处?”法军总司令甘末林回答:“一个也没有”。这样的结果,完全出乎丘吉尔的预料,在他看来,长达800多公里的边境防线,竟然没有一支强大的机动力量,法国的国防意识太薄弱了。
丘吉尔没有就糟糕的战局迁怒于法国人,因为相对于法军来说,英军的贡献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原来,自宣战以来,8个月的时间英军只派10个师的兵力,而且没有一支坦克师。说得难听点,丘吉尔似乎“没有脸”,去指责法军的无能。
丘吉尔努力了,无法转变战局。德军入侵法国势如破竹,打得英、法联军彻底转了向。为了减缓德军的进攻,丘吉尔主张反攻,打击德军的侧翼,但法军总司令甘末林认为毫无希望,“联军在数量上占劣势,装备上占劣势,方法上占劣势”。俨然就是士气全无的表现。
俗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总司令都认为必败无疑,这场仗基本就没有扭转的可能。雷诺决定对内阁进行改组,委任83岁高龄的贝当元帅为副总理,73岁的魏刚为法军总司令。但丘吉尔对战局的走向,却越来越没有信心。
首先,为了给法军打气,丘吉尔在保证英国本土防御的前提下,调派了10个战斗机中队支援法军,但英国空军从英吉利海峡飞过来,留空的时间只有20分钟,再加上德军88毫米高射炮的阻击,损失十分惨重,制空权始终掌握在德军手里。
其次,新上任的法军总司令魏刚,召集盟军高级将领制定反攻计划,各国各抒己见,一直未形成统一的方案。等到所谓的“魏刚计划”传达给前线部队时,已是3天以后的事情。危急时刻的拖延行为,就是“找死”的节奏,联军陷入了重围。
更要命的是,盟军最高统帅部在统一指挥方面,几乎完全失灵,英国远征军就曾一连4天没有接到任何上级的命令。换句话说,正是盟军高层的低效率、束手无策,使得战场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德军手里。这样“麻木”的指挥系统,焉能不败。
看不下去的丘吉尔,同意了英国远征军从敦刻尔克港撤退的请求,他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为增强英国本土防御多积蓄些力量。说白了,法国无药可救,英国不再有什么幻想,唯一的出路就是在未来的战争中,英国人自己救自己了。
他随即要求在法国的英军,在敦刻尔克周围建立防线,并执行“发电机计划”,开始有序地撤离联军。不过,这个时候丘吉尔应该“感谢”德国元首,其“停止进攻”的命令,让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在距离敦刻尔克16公里处停了下来。
英、法联军利用这难得的机会,一面收拢被打散的部队,一面动用国内各类船只来往于英吉利海峡,接应联军撤往英国。等到德国元首“醒过闷”命令进攻时,已有33.5万人联军官兵被救了出来,英国上下对此欢呼雀跃,认为是一场胜利。
但冷静的丘吉尔纠正道:“自古以来,没有一场胜利是靠撤退获得的”。
大家认为这句话对吗?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