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如何评价唐太宗?

如何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是毛泽东主席最称颂的五位皇帝之一。正如美国人菲茨杰拉德评价的那样:

太宗似乎像天命所归的人物,对他而言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他是社会的拯救者,也是统一与和平的恢复者。他的个性是如此的强悍有力,他影响了所有与他相处过的人物,并且成为一个后代子孙眼中的传奇人物,在中国的帝王中,无人可以相提并论。一、显赫出身,少有权谋。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第二子,母窦太后,妻长孙皇后。他出生于公元598年,公元626年登位,公元649年离世,在位23年,寿51岁。

李世民祖辈是显赫的关陇士族。曾祖父李虎是北周的开国元勋,八大柱国之一,受封为唐德公。曾任隋朝的安州总管。父亲李渊是隋文帝杨坚姨甥,七岁就承袭唐国公封号,后来还做了太原留守。

少年李世民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聪慧过人,极有胆识,骑射征战,文慆武略样样精通,很受李渊的喜爱。615年,参加屯卫将军云定兴的勤王军队,当时隋炀帝巡视北方边陲,被突厥围困在雁门关,形势 十分危急,18岁的李世民向云将军建议设疑兵,让突厥以为大批救兵已到雁门关,从而解了雁门之危,受到云定将军的的夸奖。

二、随父起兵,平定天下。隋炀帝残暴的统治,引发各地农民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军土崩瓦解,隋炀帝困守江都。就在隋朝统治风雨飘摇之际,深谋远虑的李世民积极鼓动父亲拥兵自立,起兵反隋。

公元617年5月,李渊在晋阳起兵,11月攻占长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5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国号为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他的哥哥李建成以嫡长子身份,被封为皇太子,弟弟李元吉被封为齐王。

李唐王朝建立之初,各拥兵自立的诸侯或割据势力还有很多不愿归附唐王朝管辖,公元618年,刚刚二十四岁的李世民担负起统一天下的任务。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世民挂帅出征,仅用了四年零一个月的时间,先后讨平瓦岗军、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以及李轨、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等割据势力,到623年,即武德六年,就统一了全国。李世民在其间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成为李唐王朝最大的功臣。

李世民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胆识,使他的威望越来越高,权利越来越大。他不仅统领三军,掌握兵权。同时,还担任尚书令,位居宰相之位。

三、玄武之变,铁血上位。李世民显赫的政治、军事地位,引起了他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的嫉恨。李氏兄弟开始了权力之争,而且愈演愈烈。最终导致玄武门之变。武德九年(626年)六月,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下伏兵,趁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入朝的时候,突然发动兵变,亲手射死了哥哥李建成,他的弟弟李元吉也被尉迟德杀死。然后李世民又亲手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所有的儿子。李渊只得改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李渊被迫退位,改称太上皇,李世民即位为皇帝。第二年,改年号为贞观。

四、内和外安,贞观盛世。1、唯才是举,选择人材。完善科举,重视教育。

杀兄逼父上位的李世民,不愿重蹈随隋帝炀覆辙,以厚礼安葬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对已成为太上皇的李渊恭敬有加。他即位后,注重选拨和任用官员,求贤若渴,知人善任,让这些官员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为国家出谋划策。

他不再深究东宫和齐王府的僚属,不论出身高低、唯才是举,重用了一大批原来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亲信,其中最著名的就有名臣魏征。他偃武修文,重视教育。既有识人之能,又有用人之量。为了选拨人才。完善和加强了隋朝以来实施的科举考试制度,使更多优秀的知识分子,能够参与到政权中来。

2、休养生息,发展生产。戒奢从俭,依法治国

唐太宗亲历了隋朝盛世、隋末动乱和天下大乱,深刻地认识到能够安生利民才是国家稳定的根本基础。因此非常重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与民休养生息。

他吸取隋朝二世而亡的深刻教训,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积极推行轻徭薄赋政策,实施均田制,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为保障农民的劳动时间,唐太宗还实行了租庸调制,允许以绢布代替徭役,并尽量减少徭役的征发。

以上休民政策,使贞观年间,国家户藉人中持续增加,全国农田耕作面积持续扩大。

他提倡戒奢从俭、并率先垂范。禁止大兴土木,营建新的宫殿。他严令禁止厚葬,并且严格禁止官员们的奢侈行为。

唐太宗进一步加强法津建设。命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在《武德律》的基础上制定了《贞观律》,明确了刑罚制度。

唐太宗还制定了死刑复奏制度,以示对人命的重视。规定在京城须两日内五次复奏,各州级三复奏。

他以身作则,遵守国家法律,即使自己的亲戚犯法也决不纵容。这使贞观初期的政治风气较为良好,政府官吏、王公贵族都能够遵纪守法。由于法制严明,不但犯法的人少,判死刑的人更少。

3、经略西域,友和吐藩。重开丝路,万国来朝

东突是对唐朝威胁最大的北方少数民族勢力之一。唐太宗刚即位时,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便率20万骑兵进逼长安。太宗于贞观二年(公元623年)派使者与曾臣服于东突的薛延院部建立联合,造成南北夹击东突的有利形勢。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春,李靖大败东突厥军,颉利可汗被浮,东突厥灭亡。

北部边境安定后,太宗又相继派兵收复了吐谷浑、高昌、焉耆、龟兹等地,并在龟兹建立了安西都护府,重新恢复了对西域地区的统治。无论是主动归附还是被动征服,唐太宗对降服的各部族,均采取宽容开明的民族政策,保留其原有部落的风俗习惯,使臣服于唐的各部族能与唐和睦相处。因此他们尊唐太宗为“天可汗”。

唐太宗还和青藏高原的吐蕃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将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大大进了唐与吐族人民之间的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

吐蕃是现代藏族的祖先。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遺使向唐求婚。唐太宗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进入吐幕后,带去了汉族人民的农耕、纺织、建筑、造纸、制笔,以及农具制造等技术,对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唐太宗重开丝绸之路,恢复了中西商路交通往来,远近四十多个国家的使节、商贾、学者、僧侣等纷纷来到长安,与唐朝通好。唐朝和各国发生了密切联系,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唐太宗是一位伟大圣明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内和外安。政治开明,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巨大发展,国内繁荣富强,边境安定和谐。

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亲手缔造的贞观之治成后世君主共同追求的标杆,千古治世的典范。

<凡人视角,文史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