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曹操在三国时期是什么角色,实力如何?

曹操在三国时期是什么角色,实力如何?

曹操在三国时期是什么角色,实力如何?

“三国”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历史不经意间把曹操、刘备、孙权推到了竞赛桌前。综合比较,曹操参加工作较早,他20岁时就任洛阳北部尉。

洛阳时为都城,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先生上任后,申明禁令,严肃法纪,严惩犯了禁的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后董卓专擅朝政,祸乱朝纲,残害百姓,曹竟冒险独自刺杀董卓。事未成,曹作檄文,以大义布告天下,联络十七镇诸侯起兵讨董。这都表现出曹先生不畏权贵、置自身危难于度外、以集体利益为先的大无畏精神。当曹先生看出诸侯各怀异心,皆存私心,不可共谋大事时,他开始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招聘的桌子一摆,一大批怀揣梦想,立志报国的有志青年都来到曹操的麾下。精通谋略的谋士武艺精湛的勇士,大硕、名儒、良将、高参云集曹操左右。

曹操是爱才的,他优待敌将关羽,对赵云下了免杀令,善待一言不发的徐庶,促成文姬归汉,甚至对庸才蒋干事后也没有怎么追责。官渡之战后,曹操把缴获回来的自己下属官员和对方官员暗中往来勾结的信件付之一炬,这一做法真是明智之至,足以令现代的领导和企业家们吸取其精粹。

曹操讨董卓、剿黄巾、除袁术、破吕布、取袁绍、击刘表,最终成为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是政府的最高行政长官。

东汉末年时局动乱,王朝尾声,一把手多昏聩无能,政治舞台秀的是胸怀韬略的大智慧。时势造英雄,曹操、刘备、孙权横空出世,各领风骚。

曹操的长处就在于对人才的有效利用(这个“利用”有含义),所以曹操广纳群贤的同时也能够从善如流。曹操爱的是有才干的人,即便你不服务我,只要你不反对我,依然优待。但是,你不能对我的利益有任何威胁。否则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他是“利益至上”无厘头式的乐观主义者。他笑对生死,在华容道上如惊弓之鸟般逃跑的路上几度狂笑,他笑着和大家讲述割须弃袍的事,他被魏延一箭射跌马下碰掉了两颗门牙,在行军的大营偷纳降将之妻导致锦衣护卫典韦惨死。操“奉天子以令不臣”,逐鹿中原,征讨四方,攻取河北,兴兵南征,平定关陇,奇取汉中,襄樊会战,亲征疆场,几历生死,逐步统一稳定了中原。他广泛屯田,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起了积极的作用。

曹操是建安文学的肇始者,他的名片标注有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的称誉,有东汉大将军、丞相、魏王的头衔。他还是一个雄人___奸雄、枭雄、英雄。传说他奔跑的速度可谓神速一一说曹操,曹操就到。

一代伟人毛泽东对曹操有过多次评价,他老人家手书过曹操的《龟虽寿》,在写的诗中,也提到过“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诗句。1954年夏,毛泽东在北戴河吟诵曹操《观沧海》一诗后,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身为臣相,贵之以极,在邸城建了宏伟壮观的铜雀台大宴群臣。为了增加宴会的气氛,曹操让武官当场比武,文官即席赋诗。文臣谋士无不称颂曹操的功德,有人在诗赋中建议曹操应该称王称帝。曹操一一审阅,只称赞其遣词立意如何恰当深妙,而对称赞功德之词丝毫不动声色。曹操说:“诸公对我的称誉实在太过分了,我开始做官时年纪很轻,自知不是知名之士,最多想当个郡守,好好从政为民造福。现在坐到这个位子上,有人怀疑我有不臣称帝的野心,真是妄加猜度。我的祖父、父亲到我的兄弟,三代受到汉室的厚恩,我要忠于汉室,我死后能在墓碑上写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也就心满意足了。但国家如果没有我这个人,真不知有多少人称王称帝呢!”

不久,东吴孙权写信给曹操,让曹操顺应天命称帝。孙权当然不是诚心期盼。曹操把信递给众大臣传阅,笑着说孙权是:“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

曹操对时局、对自己的处境,有正确的认识,称帝也十分容易,但如此,势必成为众矢之的,落千古骂名。这条底线,曹操始终没有逾越,这样他才有了纵横捭阖的自如和一呼百应的响应。

所谓底线,“底”即最后,“线”即界标。正如圣人“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悟透,欲自由自在,千万勿随心所欲。

曹操可谓集三国之人物的“义气、豪气、戾气、志气、霸气、勇气、智气……”于一身的人。正如毛泽东在最后一次谈到三国时说:“三国的几个政治家、军事家,对统一都有所贡献,而以曹操为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