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开往莫斯科的K3列车:绿皮车、票价高、烧煤的德国车

每周三7:27分,从北京站都会按时驶出一列国际列车:K3,它横跨欧亚大陆,从北京到莫斯科,7858公里,穿越蒙古荒漠、西伯利亚冻土带和贝加尔湖。

K3全程17站,但在我国境内,只经停3站:沙岭子西、集宁南、二连浩特。

关于这趟列车,有很多传奇故事,但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关于这列机车本身的三个特殊性:

第一点:绿皮车。

在高铁时代,它的存在很特殊。车厢内没有空调,供暖依旧使用最传统的烧煤锅炉,人工挥舞铁锨。供暖季往返一趟,一节车厢能烧煤5吨。按动力煤每吨650元计算,需要花费3250元,大约相当于一张从北京到莫斯科硬卧的价格。

绿皮车是整整一代人的记忆,也曾是中国旅客列车的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它还曾经出口创汇。2012年的时候,中国外运丹东公司第一次向朝鲜出口整列客车,这就是25G型客运列车,价值600多万美元,运行于平壤---丹东---北京---莫斯科之间。

如今,我们去平壤旅游,乘坐的由朝鲜铁道省担当的K27/28次,就是这个列车。

第二点,票价高。

虽然是绿皮车,但票价不便宜,从北京到莫斯科,高级包厢6080元,外加给国际旅行社50块钱的手续费。即便最便宜的硬卧,也是3793元。

你想买站票,这车没有。不要认为贵,一票难求。头几年的时候,这个行驶过程中还能洗个热水澡,但如今,除了包厢,没单独设置了。

第三点:德国车。

目前,K3使用的是德国制造的18型及19型客车,车体外部轮廓和尺寸和我们熟悉的22型客车基本相同。

使用德国车的历史可追溯到1959年,当时K3次列车刚刚开通,使用的是从民主德国进口的高级列车,用于与苏联的国际联运和国内的高级干部公务用车。

当时,公务车编号9型客车,K3编号18型客车。如今,很多火车迷还会到北京酒仙桥北路的铁路博物馆参观,当时使用的18型客车就保存在这里。

目前使用的是德国车辆生产集团(DWA)下属的阿门多夫车辆厂(WaggonbauAmmendorf)生产的18型及19型客车车厢。

由于咱们采用1435毫米的标准铁轨,而俄罗斯、蒙古的宽轨为1520毫米,因此,火车在二连浩特会换车轮,这一度成为很多游客喜欢体验的经典项目之一。

如今,乘坐这趟列车的基本都是游客,一路前行,一路绝美风光。更有意思的是,在中国、蒙古和俄罗斯境内,餐车都是单独配备的,餐厅乘务员从北京女孩,到乌兰巴托姑娘,再到莫斯科大姐,赏心悦目。

列车上,我们在国内段的时候还能看到餐厅有女乘务员,但过了二连,清一色的老大哥和大叔了。但他们格外健谈,很亲切。

看到我们对打热水的锅炉很好奇,一名侧身经过的大叔介绍说:如今在国内,K3这种车型只有三列了,并且,只在北京到莫斯科间开行。这是德国造的煤电一体的茶炉,有电的时候用电,没电的时候烧煤,在咱铁路上独一份,别看用了26年了,质量没得说。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百科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