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期一万石封地可以养多少兵?
“石”是容积单位,1石=10斗=100升=1000合,现代一石相当于180.39公升,或者折合大米约150千克[1];“高”,意指高度、程度,这里指的是数量。 对大名和武士而言,“石高”是授受封地(或禄米)以及承担军役的基准,即石高知行制(知行,原义为行政管理,后转为封地制或与之相当的俸禄)或石高知行军役制(如每百石出军役5人)。对农民而言,“石高”则是农民持有(不是私有、无所有权)份地(不是封地哦)数量以及承担赋税的基准。通过检地,每村建立土地清册,按“一地一农”原则,登录实际耕种者即年贡负担者的名字(称“名请人”,既“本百姓”),由此确立领主制下的单婚小家庭耕作体制,其耕作面积一般不超过1町步。领主直接向农民(本百姓、高持百姓)或以村为单位(称“村高”),按“二公一民”或“三公二民”的比例征收年贡,排除“庄园制”时代复杂的中间盘剥,否定家臣或地方豪族(地侍、有力名主、大百姓等)的土地所有权及其对农民的奴役、征收实物等权力,推进由地方官吏管辖的村落制度。至于一石的重量,根据《日本古代史》,“(日本)一反稻米产量,公元1594年上等水田平均为1石3斗,到1686年则为1石5斗了。”1反(段) = 10亩(日本亩) ≈991.7平方米,也就是说上等水田每990多平方米产出1石3斗到1石5斗左右,900平方米水田产量,不可能只有17-20公斤这么少,据估计至少在400斤以上。
日本战国时代的石是156.3公升,一石大约有220斤粮食,日本战国初,有1200万石700万–900万人,战国末有1800万石,1200万以上的人,(日本轻足农兵打仗,长枪不是用来刺的,是用来砸的,只有短枪是用来刺的,嘿哈嘿哈,农兵就崩溃了,所以一百多年的混乱时期,人口不减反增。)领主会隐瞒自己的真实实力,免得被上级收回。一下说的什么地方有多少石,庆长检地时的数据。一万石的领地,可大可小,在尾张,尾张57万石,尾张只有1717平方公里,一万石大概只有30多平方公里,而贫穷的信浓一万石有300多平方公里。按日本战国有28万平方公里,有1800万石,平均一万石有155多平方公里。这些数据不准确,因为家臣会想尽办法隐瞒自己的真实实力。再说一万石的收入,一般六公四民,太阁的四公六民不算,因为太阁统治日本不到1 0年,或者阴奉阳违等等。一万石收入,有大概6000–7000石的粮食收入,还有矿,鱼,树,商税,关税,等等平均下来一万石土地,收入最少有7000石,但是不可能全部用上去养兵,城堡内家族的生活,教育下一代,家臣的俸禄,雇佣的俸禄,建设领地,存钱粮,购买武器装备……一般用在养兵上的只有25%–60%,大概1750–4200石,按照日本士兵的军粮,一日一升(这一升包括粮食、粮食的价值换的其他东西比如盐味增等),一个轻足一年要吃2.4石,但是常备,不可能天天操练,所以一个轻足一年吃2石的粮,加上盔甲武器,一年5石,加上工资奖励一年7-8石,武士要25石以上,按照常备军,一般40%武士,60%轻足,一万石能养160-400常备军。但是这种是特殊情况,如果处在两种势力间,就会加强常备军,但是大多在本势力的其他地方,一般一万石的领主只会有30-100名常备军,而且武士居多,因为其他人要进攻要召集农兵,召集了还要训练,训练了才进攻,两种势力间会有大大小小的城寨,进攻进度会很慢,你会有许多时间召集军队,所以如果不在本势力的边缘一般不会有那么多常备,一般会加大存粮以便战时军力更强,或者加强武器装备,一万石的领主会开发骑兵或者铁炮兵。综上,一万石领地能养160-400人的常备军,正常情况,军队能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利就行了,没有人会大规模养兵,战争频发的时候会多养点,和平时候会修城堡开发建设领地,加强军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