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爱因斯坦是如何逃离德国的?

爱因斯坦是如何逃离德国的?

爱因斯坦在专注学术研究的同时,也保持了极高的政治敏感度。早在希特勒上台前,他就已产生离开德国的想法,他对纳粹党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预示着纳粹时代的到来。就在当天,爱因斯坦携夫人艾尔莎离开德国前往美国,开启了他第三次访美之旅。

在希特勒上台前,纳粹党就已开始迫害与歧视犹太人,程度自然不能与之后相比。但爱因斯坦已经从这些不明朗的情形中敏锐的感觉到了危险。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家庭,1900年,二十一岁的爱因斯坦从苏黎世理工学院毕业,加入瑞士国籍。五年后,他获取苏黎世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1911年,三十二岁的爱因斯坦从瑞士迁到布拉格。两年后,他从捷克返回德国,任柏林物理研究所长和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同年一战爆发,爱因斯坦成为反战联盟一员。当时德国的激进分子煽动科学界,为德国发动的战争辩护,有声望的科学家都在宣言上签字,唯独爱因斯坦拒绝签字。

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引力方程。四年后,爱因斯坦与第一任妻子米列娃离婚。同年,他与表姐艾尔莎结婚。两人育有两子一女,次子患有精神分裂症。

1921年,爱因斯坦因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次年,他完成统一场论论文,七年后这一理论得以发表。1930年底,爱因斯坦第一次到美国访问。

1931年,爱因斯坦号召各国对日经济封锁,以制止日本对华侵略。同年底,爱因斯坦再次前往加利福尼亚讲学。这一年,他开始萌生了放弃德国国籍的想法。

爱因斯坦在日记中写道:“议会的解散,经济的崩溃,纳粹的巷战,共和党的软弱,所有这些都预示着灾难即将到来。”我们不得不佩服爱因斯坦具有先见之明。

1933年初,一个“德美友谊”访问团向爱因斯坦发出了邀请。爱因斯坦再次敏锐的捕捉到了有益信号,就在希特勒就任总理的当天,他成功的逃离了德国。

一个月后,希特勒开始有计划的清除犹太人文化印记。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一批科学家和艺术家,都遭到了纳粹党报的激烈批评,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随后,爱因斯坦在美国表示,只要他还能有所选择,他只想生活在一个自由、宽容且人人平等的国家里。言论自由和信仰宽容等情况,在目前的德国都不存在。

同年五月,负责纳粹口舌的戈培尔煽动焚书国内有不同政见的图书行动。德国驻美大使要求爱因斯坦回国,他没有听命,而是乘船准备返回比利时。

在途中,爱因斯坦得知自己的别墅已被抢劫一空,船也被纳粹没收。在到达布鲁塞尔之后,爱因斯坦找到德国领事馆,交回了夫妇二人的护照,宣布放弃德国国籍。

之后,爱因斯坦的船被拍卖,别墅被用作兵营。接着希特勒命令,犹太人不能在大学担任教授,所有科研机构不能雇用犹太人,这加速了犹太学者的出逃。

爱因斯坦的行为在德国纷纷被人谴责,他的书被一些激进者焚烧,他的名字甚至被报刊放在德国敌人的行列中。同年七月,爱因斯坦受英军官兰普森的邀来到伦敦。

爱因斯坦与当时还是议员的丘吉尔及英国首相见面,他请求英国帮助德国的犹太裔科学家离开德国,随后有大部分的犹太学者被安排到英国的大学任教。

同年十月,爱因斯坦接到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的邀请。爱因斯坦从1935年开始申请美国国籍,于1940年正式成为美国公民。爱因斯坦对纳粹的本质早有洞察。

纳粹的疯狂目标是将犹太人赶尽杀绝,刚上台的希特勒还没有锋芒外露,这也欺骗了当时大多数的犹太人,使他们错误的觉得局势很快就会变好。

当时的汉堡大学校长卡西勒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就吃到了这种苦头,好在二人最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逃出德国,但也遭受了极为残酷的迫害与阻挠。

像他还算是运气比较好的,有大量没有逃离的犹太人死于纳粹的大屠杀中。很多人在早期没有选择逃离,原因就是出于对德国的热爱和对纳粹的错误认知。

当时的犹太人对德国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德国就是他们的祖国。很多犹太人在一战中为德国冲锋陷阵,获得过无数荣誉,他们不愿相信德国会抛弃他们。

在爱因斯坦之后,还有很多著名的科学家逃往美国,曼哈顿计划就有很多犹太科学家参加,他们都是从德国逃走的。最终,他们成就了第一颗原子弹。

爱因斯坦逃离德国后,遭到德国人民的一致批判,甚至被盖世太保所追杀。爱因斯坦生前一直憎恨生他养他的德国,这自然也包括纳粹与其他德国人。

可能有人会问,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爱国者?这个问题似乎很难有确定的答案。但当今的德国似乎更加包容,很多学校是以爱因斯坦命名,有关他的电视节目也不少。

2005年,爱因斯坦逝世五十周年,德国政府把这一年定为“爱因斯坦年”,举行了各种各样大型纪念活动,甚至在总理大楼外墙上写有质能方程公式。

爱因斯坦曾说过:“国家是为人而设立,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德国人对这句话的解读是,国家应该是人民的保护者,而人民不应当是国家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