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什么是酒德? 爱问知识人

什么是酒德? 爱问知识人

什么是酒德?

酒德,具体指的是饮酒的道德规范和酒后应该有的风度。合度者有德, 失态者无德,恶趣者更是无德。酒德这两个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 其含义是说饮酒者一定要有德行,不能像夏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 于酒”。《尚书•酒诘》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这就是:“饮惟祀”(意思 是只有在祭祀祖先和天地山川的时候,才能够饮酒“无葬酒”(意思是不要 经常饮酒,平常要少饮酒,以节约粮食);“执群饮”(意思是禁止人们聚众 饮酒);“禁沉湎”(意思是禁止人们饮酒过度)。
所以说,儒家并不反对饮酒, 他们认为用酒来祭祀敬神,养老奉宾,这些都是一种可以赞扬的德行。总的来说,我国的传统主张让酒回归到文化的本位,讲求以下的酒德:1。量力而饮。具体来说,就是饮酒不在多少,贵在适量。喝酒的人要对 自己的饮酒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量,不要作力不从心之饮。
而且,过量饮酒 或者是嗜酒成癖,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过量饮酒,一来对身体有害,二来 有伤大雅。嗜酒的人或是赌酒争胜,或是故作豪饮,或借酒浇愁,这都是非 常愚昧的表现,是懦夫的行径。2。节制有度。就是说,饮酒时要懂得自我克制,十分酒量最好只喝到 六七分,最多不得超过八分,这样才能做到饮酒而不乱。
纵观中外历史,喝 酒没有节制的人很难长寿,而且因喝酒而误事的例子更是不少。饮酒不能强劝。酒桌上经常会遇到勉强别人喝酒的人,人家表示不能 喝了,他还是胡搅蛮缠,步步进逼,层层加码,非把客人灌醉才高兴。而且, 这些人通常都振振有词,嘴里都有一番大道理,让客人难以推辞。
他们完全 是把沉溺当豪爽,把邪恶当有趣,这样的人是很可恶的。其实,人们的酒量 各异,有的能喝,有的不能喝,这是很自然的事。强劝人饮酒不仅会破坏酒桌上的气氛,而且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后果。因此,主人在款待客人时,既要做到热情诚恳,又要做到热闹理智。
千万不要强人所难,执意劝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