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偏振3D技术的原理是什么? 爱问知识人

偏振3D技术的原理是什么? 爱问知识人

偏振3D技术的原理是什么?

偏振式3D技术是利用光线有"振动方向"的原理来分解原始图像的,通过在显示屏幕上加放偏光板,可以向观看者输送两幅偏振方向不同的画面,当画面经过偏振眼镜时,由于偏振式眼镜的每只镜片只能接收一个偏振方向的画面,这样一来人的左右眼就会收到两组画面,最后经过大脑合成立体影像。
所以说目前的3D都是需要我们最智慧的大脑才能实现,不可能直接用相机拍摄出立体效果。   偏振3D技术其实出现的比较早,在早期立体电影院中,大多采用了线偏振眼镜,但是由于线偏振眼镜在观看是只能保持水平方向,让水平偏正镜片看到水平偏振方向,而垂直偏振镜片看到垂直偏振方向图像,如果稍加偏移,两个不同镜片中就会混入另一个镜片的图像,导致最终看到的图像是重影而不是立体。
也正是这一缺陷逼着现在的圆偏振眼镜出现。   但是与主动快门式3D电视相比,被动偏光式3D电视也有自己的劣势,比如因偏光成像原理,这种技术会使画面水平方向分辨率减半,很难实现真正的全高清分辨率3D影像,这可以说是偏振3D技术的"原罪",同时画面亮度因偏振光原理受到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