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乡音不改鬓毛衰怎么读 爱问知识人

乡音不改鬓毛衰怎么读 爱问知识人

这首诗在语文版教材中的两次出现,出现了两个不同的读音,自然就是两种不同的含义。其中二年级教材中读“shuāi”(教材中如此注音)七年级教材中注释为:“[鬓毛衰(cuī)]耳边的头发疏落。”不同版本的教材注音注释不同,且各有各的依据,这无可厚非,但就同一版本出现不同的音和义,这就令人费解了。

1985年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衰”的注释。有四个义项:shuāi。①衰退,衰弱,衰老。《史记•李斯列传》“物极则~。”《战国策•赵策四》“而臣~。”②cuī。减少。《战国策•赵策四》“日食饮得无~乎?”(每天饮食没有减少吧?)③cuī(崔)。
等级次第。《左传•桓公二年》“皆有等~。”④cuī(崔)。通“纟衰”。古代丧服的一种。《荀子•礼论》“无~麻之服。”
先从诗律方面来看。《回乡偶书》是唐诗,属于格律诗,也就是近体诗,除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以外,偶句必须入韵,而且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
根据格律诗中绝句减半的特点,《回乡偶书》如果是首句就入韵,“衰”就应读“cuī”押平声韵“uī”;如果不是首句入韵,而是偶句入韵,则就读“shuāi”,因为末句是平声韵“ái”,且也符合唐诗“一韵到底”的格律要求。
从字义方面来看,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衰”的注释①将其读为“shuāi”理解为“衰老”,“两鬓斑白”而显得“衰老”嘛!这符合人的生理现象——人老是从“两鬓斑白”起,进而全白,也还说得过去;如果读“cuī”,就只能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衰”的注释②,将其理解为“减少”,这才与七年级教材中的注释基本相符,但似乎有悖于唐诗的格律要求。



这么看,似乎应该读shuai啊。。。
难道小时候一直都没念对??郁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