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盈利能力是什么意思? 爱问知识人

盈利能力是什么意思? 爱问知识人

盈利能力是什么意思?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利润是企业内外有关各方都关心的中心问题、利润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的资金来源,是经营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也是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十分重要。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可从企业盈利能力一般分析和股份公司税后利润分析两方面来研究。
  一、企业盈利能力一般分析   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总额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股东权益利润率。   (一)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Rate of Return on Sale)是企业利润总额与企业销售收入净额达比率。
它反映企业销售收入中,职工为社会劳动新创价值所占的份额。其计算公式为:   该项比率越高,表明企业为社会新创价值越多,贡献越大,也反映企业在增产的同时,为企业多创造了利润,实现了增产增收。   根据表4-2资料,该企业销售利润率可计算如下   1991年销售利润率:   1992年销售利润率:   以上销售利润率指标中的利润也可以按销售利润计算。
考虑到利润总额的构成比较广泛,其中有些收益同产品销售收入无直接联系,为广使计算的口径一致,用产品销售利润更为适宜。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计算销售利税率指标,诚然,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和上缴的流转税都是企业对国家所作的贡献,但考虑到我国1994年开始全面实现增值税后,计人销售收入的销售税金在许多企业中已很少或不复存在所以计算销售利税率指标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返回页首   (二)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企业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耗费与获得的收益之间关系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耗费所取得的收益越高、这是一个能直接反映增收节支、增产节约效益的指标。
企业生产销售的增加和费用开支的节约,都能使这一比率提高。   根据表4-2资料,该企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可计算如下:   1991年成本费用利润率:   1992年成本费用利润率:   以上结果表明,该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1992年比1991年下降2。
76%   (30.03%-27。27%),这是企业其他一系列反映效益的比率指标,都不如 1991年好的关键原因。企业应当深入检查导致成本费用上升的因素,改进有关工作,以便扭转效益指标下降的状况。 返回页首   (三)总资产利润率   总资产利润率(Rate of Return on Total Assets)是企业利润总额与企业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即过去所说的资金利润率。
它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所取得盈利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平均总额为年初资产总额与年末资产总额的平均数。此项比率越高,表明资产利用的效益越好,整个企业获利能力越强,经营管理水平越高。
  根据表4-2、表4-3及有关资料,某企业总资产利润率可计算如下:   1991年总资产利润率:   1992年总资产利润率:   计算结果表明,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率 1992年不如 1991年,需要对企业资产的使用情况,增产节约工作开展情况等作进一步分析考察,以便改进管理,提高效益。
返回页首   (四)资本金利润率和权益利润率   资本金利润率是企业的利润总额与资本金总额的比率,是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金的获利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这一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本金的利用效果越好,反之,则说明资本金的利用效果不佳。
  根据表4-l、表4一2资料,该企业资本金利润率可计算如   1991年资本金利润率:   1992年资本金利润率:   以上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1992年资本金利润率比1991年有所上升主要是1992年利润总额略有增长所引起的。
  企业资本金是所有者投入的主权资金,资本金利润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权益,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当企业以资本金为基础,吸收一部分负债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时,资本金利润率就会因财务杠杆原理的利用而得到提高,提高的利润部分,虽然不是资本金直接带来的,但也可视为资本金有效利用的结果。
它还表明企业经营者精明能干,善于利用他人资金,为本企业增加盈利。反之,如果负债资金利息太高,使资本金利润率降低,则应视为财务杠杆原理利用不善的表现。   这里需要指出,资本金利润率指标中的资本金是指资产负债表中的实收资本,但是用来作为实现利润的垫支资本中还包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留用利润(保留盈余),这些也都属于所有者权益。
为了反映全部垫支资本的使用效益并满足投资者对盈利信息的关心,更有必要计算权益利润率。   权益利润率(Rate of Return on Equity)是企业利润总额与平均股东权益的比率。它是反映股东投资收益水平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股东权益是股东对企业净资产所拥有的权益,净资产是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股东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平均股东权益为年初股东权益额与年末股东权益额的平均数。   该项比率越高,表明股东投资的收益水平越高,获利能力越强。反之,则收益水平不高,获利能力不强。   根据表4-1资料,设 1990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 13 000千元,则该企业1991年和1992年股东权益利润率可计算如下:   1991年股东权益利润率:   1992年股东利润率:   该企业1992年股东权益利润率比1991年降低了近2个百分点。
这是因为该企业股东权益股增长快于销售额的增长所致。根据前列资料可以求得,该企业股东权益的增长为;(15 550-13 800)÷13 800=12。68%,而其销售收入的增长仅为(4 200-4 000)÷4 000=5%。权益利润率指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包含了总资产和净权益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按利润总额计算的)销售收入利润率这三个指标所反映的内容。
各指标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用表4-l、表4-2中东方公司的1992年资料,可计算如下:   为了反映投资者可以获得的利润,上述资本金利润率和股东权益利润率指标中的利润额,也可按税后利润计算。 返回页首   二、股份公司税后利润分析   股份公司税后利润分析所用的指标很多,主要有每股利润、每股股利和市盈率。
  (一)每股利润   股份公司中的每股利润(Earnings Per Share,缩写EPS)是指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该指标中的利润是利润总额扣除应缴所得税的税后利润,如果发行了优先股还要扣除优先股应分的股利,然后除以流通股数,即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数。
其计算公式   如下:   根据表4-2资料,假定该公司普通股平均为1400千股,未发行优先股,所得税税率为33%,则1992年普通股每股利润为:   返回页首   (二)每股股利   每股股利(Dividends Per Share,缩写 DPS)是企业股利总额与流通股数的比率。
  股利总额是用于对普通股分配现金股利的总额,流通股数是企业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平均数.计算公式如下:   每股股利是反映股份公司每一普通股获得股利多少的一个指标。   每股股利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企业获利能力的强弱,同时,还受企业股利发放政策与利润分配需要的影响。
如果企业为扩大再生产,增强企业的后劲而多留,则每股股利就少,反之,则多。   假定前述东方公司1992年决定发放股利总额为2100千元,则每股股利为:   返回页首   (三)市盈率   市盈率,又称价格一盈余比率(Price---Earning Ratio,缩写P/E)是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与每股利润的比率。
它是反映股票盈利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投资者对从某种股票获得1元利润所愿支付的价格。计算公式如下:   该项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获利的潜力越大。反之,则表明企业的前景并不乐观。股票投资者通过对市盈率的比较,用作投资选择的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