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什么是爨文化? 爱问知识人

什么是爨文化? 爱问知识人

什么是爨文化?

爨文化是存在于三国至唐代500余年间云南地方文化的统称。 其范围包括当时的整个南中地区(今云南全部、四川西南部和贵州 西部),中心在当时的味县(今曲靖)。蜀汉立国之初,南中大姓(汉族移民上层)和夷帅(土著民族 首领)趁蜀国内忧而起兵反蜀。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南中地区趋于 统一、稳定。蜀汉建兴三年(225年),床(音I6i )降都督府迁于味县,味县成了南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晋时,中原纷争,南 中大姓得以发展,其中爨氏最为强大。咸康五年(339年),爨琛独 霸南中。至唐天宝七年(748年),南诏灭西爨,爨氏统治南中先后 409 年。
爨氏祖先为中原人氏,“汉末,采邑于爨,因氏族焉”;后南迁至 云南,并繁衍为大姓家族,官至州牧,位高权重。其中爨龙颜(385〜 446年)被中原王朝封为“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 侯”。爨氏统治时,正值中原战乱频繁,无力顾及边疆。
故爨氏虽奉 中原为正朔,实际成为云南的主宰者,史称“开门节度,闭门天子”。爨琛及其裔孙称霸南中后,“爨”字也被作为爨氏统治区域各族 的统称,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爨人也逐渐形成。其主要由汉族 移民与滇人以及其他民族融合而成。爨氏统治时期,经济以农耕为 主,畜牧业为辅。
爨氏统治区以味县为中心分为二境,味县以西为西 境(西爨),以东为东境(东爨)。西境为爨氏直接领地,经济文化较 东境发达。就民族而言,西东二爨分别为白蛮和乌蛮,即白族和彝族 的先民。和爨人组成一样,爨文化也是一个多元的复合体。学者认为: 爨文化的构成应包括汉族文化、土著文化及其融合体等部分。
爨文化中的汉文化部分,最突出地反映在“两爨碑”上。两爨碑 即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首先,两碑汉字为隶书向揩书过渡书体,其 书法为历来史家、金石家、书法家所赞赏,被推崇备至,被认为代表着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准。其次,两碑文辞优雅,极 具美术和艺术价值;碑文内容为史书所未载,弥补了史料之不足,因 此也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爨文化中的土著文化,主要表现为东爨乌蛮酋长创造的蝌蚪文 (也称韪书或毕摩文),乌蛮巫师曾用它写下大量的天文、地理、历 算、经书、医学、文学、谱牒等资料。至于汉文化和土著文化的融合,主要表现在:大姓在“夷化”过 程中,各民族和部落村邑都有“鬼主”及其祖先崇拜,有众多的原始氏族图腾(虎、牛、蛇、火、稻等),以及各种原始崇拜信仰、民间习俗,等等。
总的来说,爨文化上承古滇文化,下启南诏大理文化,在云南文 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