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布拉格之春是怎么回事

布拉格之春是怎么回事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国际舞台上发生了一起重大事件——前苏联出兵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导火索是捷共改革派领导人杜布切克倡导的自由化运动,史称“布拉格之春”。1968年1月,捷共中央召开全会,杜布切克当选为中央第一书记。他上台后公开向“苏联模式”挑战,通过了《行动纲领》,提出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由此拉开了“布拉格之春”的序幕。
  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认为捷共《行动纲领》是在国内搞自由化,复辟资本主义,“绝对不能容忍”,向捷共施加压力。杜布切克不吃这一套,回信硬顶了回去。 勃列日涅夫对此十分恼火,采取软硬兼施两手,一方面提议举行两国最高领导人会议,另一方面则在捷境外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进行赤裸裸的武力威胁。
  捷共改革派领导人在捷民众的强力支持下,在苏、捷两国领导人的会谈中据理力争,拒绝苏方提出的无理要求。二战时的英雄、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斯沃博达将军以辞职表示愤慨。会谈气氛十分紧张,剑拔弩张,勃列日涅夫甚至犯了心脏病。最后,捷共领导人中途退场,以示抗议。
  面对捷共领导人的抵抗,苏共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决定以武力扼杀“布拉格之春”,表面上放出举行华约组织领导人会谈的烟雾弹,暗中则调兵遣将,大军压境。8月20日深夜,苏联发动突然袭击,一架苏联“民用客机”飞临布拉格上空,佯称飞机发生故障,请求准许紧急降落。
在获准着陆后,机场指挥塔被苏军突击队员占领,接着载有坦克和全副武装的苏联部队的军用飞机源源不断地在机场降落,控制了首都布拉格,杜布切克等捷共领导人被押解到莫斯科。与此同时,苏联及华约其他国家的50万大军也从各个方向出兵。一夜之间,捷克斯洛伐克便被占领。
  苏联侵捷行动,引起了捷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的强烈抗议。苏联原想抛开杜布切克、直接扶植亲苏政权的图谋受挫,不得不转而同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斯沃博达谈判,企图取得军事入侵占领的“合法化”。斯沃博达在会谈中痛斥苏方扬言要把捷并入苏加盟共和国的威胁,表示:宁可选择死亡的道路,血战到底,也决不投降。
  苏联无法压服捷领导人,面对国际上的压力,不敢强行成立傀儡政府,只好释放杜布切克等人参与最后阶段的会谈。捷方被迫接受了苏军占领“不是干涉内政”的说法,签订了城下之盟《莫斯科议定书》。随后,捷领导人返回布拉格。杜布切克虽仍担任捷共第一书记,但已失去实权,不得不随着克里姆林宫的指挥棒转。
  “布拉格之春”就这样被扼杀了。但是,捷民众对苏联入侵的反抗从未停止,不断爆发反苏示威活动。对此,苏联大为恼火,下令免除杜布切克捷共中央第一书记职务,由亲苏的胡萨克接任。胡萨克上台伊始,大举清算改革运动,在捷共党内大清洗。   然而,历史的潮流是阻挡不住的。
21年后柏林墙倒塌,苏军撤出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案得到平反。杜布切克等改革派也恢复了名誉。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历史上,一页屈辱的篇章终于成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