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英语口译技巧和对策

英语口译技巧和对策

英语口译技巧细则和对应策略,要是有翻译案例分析那好了,回答越多越好,越细越好。至少在在1000字以上。

在上海这片充满机遇的热土上,"英语热"也伴随着"私家车热"、"房地产热"和"金融投资热"而一路升温,而"英语热"中的"热"中之"热"则乃非《英语口译资格证书》莫属!个中原因,圈内圈外人士都一清二楚:一是它在目前国内英语教育市场上的高端地位,独领上海地区(及邻近省份)英语教育之风骚长达十年之久;二是它的"含金量",令证书持有者申请中外大型知名企业时踌躇满志、信心倍增。
正是因为《英语口译资格证书》具有这述两大特点,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才男俊女都对其情有独钟,把获得这张证书看作是自己走向成功的重要一步。然而,恰恰也正因为这张证书"含金量"高、"社会认可度"大,所以,对许多人来说,它像"空中楼阁"一样,可望不可及。
  就大多数参加《英语口译资格证书》的考生而言,获得该证书的最大"拦路虎"是证书考试第二阶段的口译部分,其"吃掉"的考生人数要多于景阳岗上的猛虎数百倍!本人虽不如武松猛威,但对被口译考试"拦路虎"吞入"虎口"的萃萃学子们深表同情,并愿集自己二十多年来的英语及口译教学经验,对矢志于攀登《口译资格证书》这座"高山"的口译爱好者们切磋交谈,一起探讨闯过证书考试"拦路虎"的一些路径和方法。
  一般来说,要通过高层次的英语口译考试,参考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扎实的中英文语言基本功(Linguistic proficiency both in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2)广博的知识面(Encyclopedic knowledge);(3)掌握口译基本技巧(Mastery of interpretation techniques/skills)。
  先说第一点,即中英文语言基本功。在口译领域,中英文语言基本功就是指相当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中英文两种语言。具体而言,口译参考者的听力、词汇、句子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要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在教学和考试中,我发现大多数考生在这几个方面的能力严重欠缺。
有的人听听简单的材料尚可以应付,但听力材料稍许难一点,尤其是当英语句子长一些,或者英语原句句子结构复杂一些,他们便两眼发呆,徒叹无奈。个中原因,就是听力水平不够高。一段话听下来,只得到单词、词组等零星碎片信息,而不是整段话的完整意思。至于词汇,我认为学生中的一种普遍情况是,大家"四、六级"考试"过关斩将"之后,阅读词汇有了一定的积累,也明白这些词汇的基本意思,但由于很少使用,大家不是对脑中的词汇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是根本不知道怎样熟练地运用他们。
常常是在"点拨"之后,学生们才"如梦初醒"般地把储存在自己脑中的一串串词"激活"起来,若有所悟地连连点头。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长时期不使用英语,以致于过去辛辛苦苦背的词汇都又生疏起来。因此,要提高英语口译水平或有志于冲刺英语口译考试的人,有必要时常地、反复地复习原有的词汇,并使自己的阅读词汇转换成听力词汇和口语词汇。
如果能使自己的常用词汇保持在8000至10000之间,那么,口译时就能做到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句子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述能力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问题"是指口头?译问题;两个方面是指怎样在短时间内把相关的句子组织串联起来,以及如何快速、正确、清晰地把它们口译出来。
在与学生们进行口译操练时,我发现他们的句子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述能力都比较弱,难以在规定的时间里组织起一串像样的句子,然后以流畅的语言表述出来。究其原因,一是英语语感较弱,对英语句式缺乏足够的感悟,不知如何快速灵活地遣词造句,更不懂怎样巧妙地长短句结合。
二是长期忽略口头表述,说话迟缓,吐字不清,句式不通,缺少连贯性。我们知道,口译的特点是,口译过程中容不得许多时间进行思考,口译考试时尤必其如此。因此,口译时译文句子要组织得快,口头表述也要同步跟上。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口译任务,或通过口译考试。  再说第二点,即广博的知识。
不管是平时做口译,还是去参加口译考试,始终必须记住的是:Interpretation knows no boundary。为此,我们平时必须注意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并设法同时掌握各种相关的词汇。众所周知,英文好但内容不熟悉,译出来的句子常常让人听了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为了使自己的译文"到位",我们有必要扩大阅读范围,了解各学科、各行业的情况。就目前的口译考试而言,其内容相当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外贸、外交、教育、文化、工农业、高科技、体育卫生和旅游消费等领域。鉴此,参加口译考试的人要广泛涉猎各种题材的书本报刊,尤其是中英文对照读物,使自己在增加知识的同时又扩大了词汇量,做到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
  最后谈一下技巧。人们常说,口译技巧之于口译者,就如同拳击技巧之于拳击手一样重要。这话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知道,拳击手要有双拳才可能与对手交战,但并非所有使用双拳的人都是优秀的拳击手。这里涉及到大量的艰苦训练和无数的实战演练,惟其如此,"有双拳"的人才可能变成一流的拳击手。
在很大程度上,英语口译也是如此。仅仅掌握了英语,且具备了广泛的知识,并不意味着即可成为优秀的口译工作者。这里同样需要大量艰苦的训练和无数的实战演练。只有做到了这一点,英语口译爱好者才可能成为口译技能运用自如的口译专才。  对口译考试者来说,从事口译职业也许不是他们眼下的目标,但即使如此,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口译技巧还是很有必要的。
口译技巧有很多,限于篇幅,本文不可能一一介绍,这里仅择其要者讲两点,一是口译记录,二是口译方法。口译时做记录,其目的是为了帮助记忆,确保口译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口译课堂操练和口译考场里,我们常常发现漏译和误译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做记录或记录做得不好。
为了避免或防止漏译和误译,参加口译考试者有必要学会做记录。需要指出的是,口译时作的"笔记"不像课堂笔记或会议记录那样做将来之用,而是一种即刻使用的记录。因此,凭借对所译内容瞬间印象,讲话内容不必句句全记,仅把关键词语记下即可。如果碰到一长段话,记录时应边听原文边分析归纳,以避免口译时"读"不懂自己写下的关键词语。
  所谓口译方法,是指口译时主要译原文的意思,而不是机械地跟着原文的句子一句句译下来。众所周知,口译的根本目的是使他人准确地解讲话者想表达的意思。因此,口译时不必过于拘泥于原句的形式,词对词、句对句地直译。这样做一方面会影响口译的速度,另一方面常常弄巧成拙,吃力不讨好。
相反,如果口译时紧紧抓住原文的内容,牢记其基本思想,那么口译时就只需以任何适当的句子形式把原文思想和内容译出来即可。这就是口译时所需要做的句子重新组织工作。这一条对初学口译者,包括有意参加口译资格证书考试的人,尤其重要。只要肯下功夫,勤学苦练,这一技巧是完全可以学会的。
一旦掌握了这一技巧,再加上做记录技巧,那么口译质量便会产生质的飞跃。届时,《英语口译资格证书》道路上的"拦路虎"便在流畅准确的口译面前自动让道,红色烫金证书也将像心仪已久的"最爱"一样翩然而至你的身边,与你一起去开创新的事业。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专家 上海市先知进修学院 提供联系电话:56662659,56960909今天我很高兴和大家来研讨如何复习高级口译教材,以及谈谈参加高级口译的经历和一些考试经验,希望能对大家参加高级口译考试有所帮助和启发。
  我在去年参加了上海市先知进修学院的高级口译证书的学习和考试。从报名参加"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起,应该说,从参加笔试到口译结束整个过程还历历在目。  英语学习是一个系统知识长期操练、运用和积累的过程。"高级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是检测学生综合英语水平的一种形式,特别是英语口译水平考试,它涵盖了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知识结构掌握的程度,所以在平时学习中不能靠一时的突击,而应该注意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笔试全过程大致是:第一部分听力考试(填空、选择题);第二部分:阅读选择题;第三部分:英译中,然后休息十分钟,接下来进行第四部分听力考试(填空、翻译五句英文句子、翻译两段英译短文);第五部分:阅读回答问题;第六部分中译英。平时学习,以五本教材《高级翻译教程》、《高级听力教程》、《高级口语教程》、《高级阅读教程》和《高级口译教程》为基础,其中《高级口语教程》和《高级口译教程》用于备考口译考试,其余三本用于备考笔试。
力求学好每一篇文章,做好每一份练习,注意不要忽视《高级口译教程》的课外练习。  在平时做听力练习时,要培养自己集中精力,边听,边记忆,边记录重要词语的能力,特别要注意对于句子主干的把握,切忌一定要建立在整句理解的基础上。如果为了记录一些零碎的细节而放弃对整句的理解是得不偿失的。
其次在记录时字迹不要太潦草以免复看时辨认不出,当然也没有必要把字写得很公正,只要自己看得出就可以了。在记录单词时,没有必要把整个单词都记录下来,根据经验,一般只需要写下三个字母就可以从你的记忆库中很快的找到这个单词。例如, "ref"来代替"reference",用"usu"来代替"usually"等等。
此外,你可以在记录时运用一些符号来记录,比如说,上升/增加用"↑"来表示,而下降/减少用"↓"表示,"因为"用"∵"表示,而"所以"用"∴"表示等等。对于数字要有敏感度。在平时做《高级听力教程》时,做的不好的题目你可以反复听,直到非常熟悉为止。
  在做阅读理解时,特别要注意时间,你可以先看题目,然后有重点的仔细分析和题目有关系的内容,而对于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不必花时间细究。注意答题准确率和时间,如果时间比较仓促,比较难的题目就放弃。阅读第五部分要求考生根据问题从文中找到相关信息,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切忌照搬原文,也不要遗漏要点,顾此失彼,更不要在回答问题时出现严重的语法错误,给阅卷老师留下基本功不扎实的印象,答题时应该言简意赅命中要害。
  翻译要靠平时词汇的积累以及语法基础。语法是大框架,而词汇则是血肉,语法不好的同学最好先看看语法书,把基本语法现象搞懂。词汇则要靠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可以多看看《China Daily》(中国日报英文版),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特别是近期热点问题。
在看报时,你可以试着翻译一些片断,并把一些新出现的词汇收集起来。你也可以选择一些权威的英汉对照做翻译,逐步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口译考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笔译更难,它是由口头作文和口译(四段八节)文字构成的。准备口译考试时要认真看《高级听力教程》,八节文字中有两节文字来自于此书,注意课后练习。
但又不要拘泥于书本,你可以到书店去寻找一些和口译相关的练习做,多读《China Daily》和《Beijing Review》,多收看CCTV9节目。因为每年多有一定内容涉及外交政策或社会热点问题。比如说,我考试期间社会的热点问题是城市精神,于是我就这一热点作了一些思考,对考试有一些帮助。
口译考试时,考生先进入第一候考室,听到自己的名字后进入第二候考室,准备口头作文。你应尽量将口头作文题目和自己平时练习过的题目联系起来,在准备时间(三至四分钟内)组织一些与题目有关的句子,注意条理和语法,在心中反复酝酿。进入考试教室后,你会看到两名老师,他们使用一架录音机放音,另一架将考试全过程录下来。
进入考场后千万别慌张,口头作文要尽量说好,给老师一个好印象,应使用标准英语,尽量减少语法错误,要言之有物,条理清晰。口头作文结束后,从英译中开始进行八节口译,英译中时注意抓大放小,重在理解,不要只记不理解,否则很容易造成理解错误。中译英时要注意句子的组织,找到恰当的句型,尽量不要说破句。
希望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专家 上海市先知进修学院 提供   联系电话:56662659,5696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