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现代汉语副词哪位可以例举现代汉语中副词?越多越好.不胜感激~ 爱问知识人

现代汉语副词哪位可以例举现代汉语中副词?越多越好.不胜感激~ 爱问知识人

哪位可以例举现代汉语中副词?越多越好.不胜感激~

“副词,这一术语译自英语的adverb,即附于动词、形容词及其他副词的词类。马建忠仿效西洋语法所写的《马氏文通》,立‘状字’一类,‘凡实字以貌动静之容者’曰‘状字’,相当于英语的adverb。《马氏文通》以后的语法著作里,改状字为副词,一直沿用到现在。
”(张静《论现代汉语副词的范围》商务1983,第10页) 词在汉语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古往今来,人们都非常重视副词的运用。 《左传》记载秦穆公劳师远袭郑国,兵败,将领孟明被擒。后来孟明被释,秦穆公不以成败论英雄 ,依然重用孟明。《左传》说:“秦伯犹用孟明”。
后人评论这句话时说:只‘犹’字,读过便有五种意义:孟明之再败,孟明之终可用,秦伯之知人,时俗人之惊疑,君子之叹服,不待注释而自明”。这一个“犹”字有多么深厚的内涵啊!“犹”便是个副词。唐朝卢肇的《病马》诗中有两句是:“尘土卧多毛已暗,风霜受尽眼犹明”。
这“己”字表述了作者对奔波一生的病马的深沉叹惜,而“犹”字则强烈地传达出作者对病马“风烛残年”,亦然“壮心不已”的褒赞之情。 后世编者中有人枉加修改,把“巳”字改为“色”字,将“犹”字改为“光”字。这一改,把作者怜爱、赞美病马的深情完全改没了,使句子意思平淡,感情冷漠,语气也抑郁沉闷了。
所以,陆游评论该编者改动这两个副词是“坏尽全篇主意”!唐朝壬驾有一首《晴云》诗:“雨前初见花间叶,雨后兼无叶里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阅后改动了六个词,其中三个是副词,成为“雨前不见花间叶,两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不”和“全”两个副词使原诗含糊朦胧的意思顿然明朗,创设了鲜明的意境。
而“却”字改得更妙:原来的“应”字是作者推断蜂蝶的本能,并未表达作者的态度,而“却”字则是直抒了作者的对不明事体的蜂蝶的既怨又笑的情感,仿佛作者在那里苦笑,诗情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鲁迅在《答托洛斯基派的信》一文中写道:“你们的‘理论’确比毛泽东先生的高超得多,岂但得多,简直一是在天上,一是在地下。
但高超固然是可敬佩的,无奈这高超又恰恰为日本侵略者所欢迎,则这高超仍不免要从天上掉下来,掉到地上最不干净的地方去。”鲁迅先生善于用反语和曲笔,在“高超”这个反语前,用“确”加重了反语的份量,又用“简直”在程度上进一步提高,把这种卖国理论扬到最高处,再有力地往下一摔!又用“恰恰”在最致命的地方——为日本侵略者所欢迎——给予有力的一击!最后用“最不干净”指明了陈仲山之流卖国理论的必然的可耻下场。
邓小平同志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重要讲话中有这样一段话:“要保证科研时间,使科学工作者能把最大的精力放到科研上去。会上提出一周要有六分之五的时间搞科研,我加上了‘至少’两个字,你们又加上了‘必须’两个字。好!科学院文件下发时就加上这四个字。
我看,有人一头钻到科研里面,应当允许。有人七天七夜搞科研,为什么不可以?”这里的“至少”和“必须”就是两个副词,它强调了最低限度,又表达了坚决的语气,不仅坚决支持了科学工作者,内中充满着关怀的深情,而且反映了邓小平同志洞察科学研究工作的特点,决心加速发展科技的雄伟战略胸怀。
仅从以上几例,便不难看出,副词在语言表述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主要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这种修饰限制作用正好比一幅画,主体已经画完,而仍有缺憾的地方,这就需要细细地修整、润饰,使之更臻于完美。由于副词的使用,可以使语义更加准确、精当、鲜明、强烈,可以使言辞更加婉转、幽默、细致、透僻和犀利含蓄。
对于副词在语义表达上的上述作用,人们是有目共睹认识统一的。对于副词的语法类属,长期以来却众说纷纭,各执一方。马建忠在他的《马氏文通》中说:“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无解而唯以助实字之状态者曰虚字”。他认为副词是虚词。(《马氏文通》商务1983,第20页)吕叔湘、朱德熙两位先生认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意义比较实在些,可以称为实词;代词、副词、连接词、语气词的意义比较空灵些,可以称为虚词,和以前所谓虚字的范围大致相同。
”(《语法修辞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第10页)朱德熙先生进一步阐释说:“( 1)实词绝大部分是自由的(即能单独成句),虚词绝大部分是粘着的(不能单独成句)。(2)绝大却分实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3)实词是开放类,虚词是封闭类。
所谓开放类,指的是难于在语法书里一一列举其成员的大类。所谓封闭类是指可以穷尽地列举其成员的不很大的类”。他坚持认为副词属虚词。(语法讲义》商务1982,第39--40页)黎锦熙先生把副词定为区别词的一种(另一种是形容词),他虽没明确说明副词的虚实,实际上是把副词作为实词看待的。
(《新著国语文法》1954,第10页)陈望道先生认为:“汉语里的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都能单独做句子成分,都是实词;介词、连词、助词都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都是虚词”。(《文法简论》上海教育1978,第64-65页)王力先生则认为:“实词之中,每一个词都有它的理解,它们都给予咱们一种实在的印象……副词可以说是介乎虚词之间的一种词,它们不算纯虚,因为它们还能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然而它们也不算纯实,因为它们不能单独地表示一种实物,一种实情,或一种实事”。
所以,他把副词归为半实词。(《中国现代语法》商务1985,第3-15页)张志公先生在《汉语语法常识》中认为,副词属于虚词一类,而在1982年他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现代汉语》(试用本)中又把副词归入半虚词类。以上我们简要介绍了我国近现代几位著名语法学家对副词类属的不同看法。
近二。三十年来,语法学者们对这些看法进行反复的研究探索,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划分词类的标准不同造成的。综合前述语法学家的观点,不难看出,他们大体运用了三种标准: (一)根据概念意义(即词汇意义)的实在与否,凡认为实在者,为实词,凡认为空灵者为虚词。
副词,有人认为概念意义比较空灵,属虚词,如马建忠、吕叔湘;王力先生认为副词“实多于虚”,是半实词。(二)“根据概念意义的实在与否,又参考句法功能。朱德熙先生、张志公先生的视点大致是依据这一条的。 (三)主要根据句法功能,凡能做句子成分的就是实词;凡不能做句子成分的,就是虚词。
陈望道先生就是根据这种认识把副词划归实词的。进入七十年代以来,语法学界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赞同主要依据句法功能标准划分词类。由原教育部统编的三部在国内颇有影响的高等学校文科《现代汉语》教材(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和张静主编《新编现代汉语》)都依据这条标准把副词划归实词。
他们认为,所谓词类,就是指词的语法类别,词的语法类别主要指词与词的语法组合能力和词在句子中充当成分的能力,这应当是确定一个词的语法类别的最重要的标准,词的概念意义标准不是不可以用,而是只能做为一般标准或参考,标准。把词划分为实词、虚词(或实词、半实词,半虚词,虚词)也是对词进行语法分类,也应依据上述标准。
虽然如此,在语法学界关于副词的虚实类属问题仍然没有一个最终的结论,例如1984年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发表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这个提要根据1981年7月在哈尔滨举行的“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上确定的原则起草的)仍认为副词是虚词(参见《语文学习》1984,2第5页)。
看起来,关于划分词类的标准问题还将继续论争下去,这种论争是大好事,因为它能推动语法科学研究步步深入,从而更好地揭示语言的客观规律。 弄清副词的语法虚实类属固然困难,在诸多词中确认某一个词是否副词更加不易。请看下面几组例词:第一组:正巧/凑巧 忽然/突然 偶尔/偶然 必定/必然 白 老 净 怪 偏 直 硬第二组:陆续/连续 没有 没第三组:刚刚/刚才 从来/从前 曾经/过去第四组:这么、这样、那么、那样、多、多么第五组:能、能够、会、就、应该、必、须、必须、必定第六组:却/然而 却/但是 就/那么第一组中有副词和形容词(有的有时是副词,有时是形 容词),第二组中有副词和动词(有的有时是副词,有时是 动词),第三组中有的是副词,有的是时间名词,第五组中有的是副词有的是助动词(即能愿动词),第六组中有副词还有连词,(第四组较为特殊)。
一下子要把它们的词性分辨清楚是不很容易的。这主要是由于副词同时间名词、助动词和一部分动词、形容词都常做状语,这就造成了副词同这几类词的划界问题。解决的办法还是运用前述的划分词类的重要标准:看它们与其他词的组合能力和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语法工作者经过多年的辛勤研究认为,副词大致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副词都能做状语,除“很”、“极”还可作补语外,副词一般不能做其他成分。
2·副词一般不能单独构成句子,只有一部副词在有上文的条件下(有的还需要有语气词的配合),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参见陆俭明《现代汉语虚词独用刍议》,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2)。例:"没有"、"也许"、"差不多"等。3·一部分副词能起关联作用。
副词在起关联作用时可以单用,如"打得赢就打";有时可以前后配合使用,如"又。。。又","也。。。也","不。。。不"、"非。。。不"、等;有时要和连词配合,如,"只有。。。才","只要。。。就",""即使也","如果。。。就","无论。。。都"等。
副词在起关联作用时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变。依据这些特点,我们就可以把副词同其他各类词区别开来。(一)副词与形容词的区别。(1)形容词可以以同样的意义做谓语,可以再加程度副词,有时还可做补语,副词不能。如:a·"事情的发生很偶然?quot;b·化这件事发生得太突然了。
"a中的"偶然"不能换成"偶尔"。B中的"突然"不能换成"忽然"。可见,"偶尔"、"忽然"是副词,"偶然"、"突然"·是形容词。(2)形容词还可以以同样的意义修饰各词,副词不能。例:c·突然事件,d·必然结果。其中的"突然"不能换成"忽然","必然"不能换成“必定”或“必须”等。
(3)“白、老、净、怪、偏、直、硬”等,虽然既可做谓语义可做定语,也可做状语,但它们做谓语或定语时同做状语时,不能保持意义上的一致,试比较:“白的墙”和“白跑一趟”,“黄瓜老了”和“他老跑北京”,“道路很直”和“眼皮直跳”。不难看出,每组词语中的两个“白”或两个“老”、“直”等,在意义上毫无联系,它们只是采用了同样的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而已,可见,放在动词和形容词前的“白、老、净、怪、偏、直、硬”等是副词。
(二)副词和动词的区别。(1)副词只做状语,而能做状语的动词还能做谓语并且意义不变。如:“他连续工作了十小时”,其中的“连续”只做状语,而“继续”一词在“他们继续赶路”一句中做状语,在“你来继续我们的事业”一句中则做谓语(述语中心语),可见“继续”是动词。
(2)“没有”和“没”比较特殊,它们在动词和形容词前是副词做状语,否定行为、性状的发生,如“没有去”、“没有红”,“没去”、“没红”;在名词前是动词,带宾语,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否定事物的领有,如“没有书”、“没书”。(三)副词与时间名词的区别。
时间名词可以做主语,还可以同介词组合成介词短语(词组),如“从前是什么样子?”“在过去”、“从过去到现在”。副词绝对不能,不能说成“在从来”或“从曾经”。 (四)副词与助动词(能愿动词)的区别。助动词一般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如“很能”、“很会”、“非常应该”、“太可以”;也可以肯定否定相叠来提问,如“会不会?”、“应该不应该?”;还可以作谓语,如“你愿意吗?”“这样做太应该了。
”副词不具备这些特点,不能说“必须不必须”、“必定不必定”。(五)副词与连词的区别还有些副词与连词相似,如前述第五组例子中的“却/然而”,都表示转折的语义。但“然而”只能放在后一个分句前承接上文,却不能直接置于动词前做状语;“却”是副词,恰恰可以放在动词前的状语位置上。
如:十年,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上,这是很短的时间,然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多少伟大的奇迹。 其中的“然而”不能移至“在”字前作状语,如果改用 “却”,恰好应该放在“在”字前。 (六)副词与代词的区别。前述第五组例子中的“这样,这么,这么样”等在句中经常做状语,起副词的作用,如:“大家都这么高兴,…”其中的“这么”即是从程度和性状上对“高兴”加以修饰。
这时的“这么”代替的是副词,但它的代词性质并没有变,不能认为这时的代词已转变为副词了。关于副词的定义,也有很多表述:陈承泽先生认为“字之专以限制修饰象字或动字者为副字。”(《国文法草创》商务1982,第43页)陈望道先生认为“副词是标示陈述的气势、神志和体式量度的实词。
”(《文法简论》上海教育1978第78页)丁声树先生认为副词是“通常修饰动词、助动词、次动词、形容词”的词。(《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1982,第7页)王力先生认为副词是“永远不能做句子的主要骨干,既不能做主语又不能做谓词”的词。(《中国现代语法》商务1978,第131页)朱德熙先生认为,副词是“只能充任状语的虚词”。
(参见《语法讲义》)以上所列几位名家对副词的定义,是他们早期研究的成果,由于定义的出发点不同,有的侧重于副词的词汇意义,有的侧重于副词的语法功能,定义的方式和词句也便各异。吕叔湘先生在他的《中国文法要略》中则只讲副词的特点,干脆不予定义。近年来高校的汉语教材也有采取吕先生的策略的,比如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和张静先生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就是。
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则综合前述的定义方法,兼顾词汇意义和句法功能两个方面,定义为:“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我们认为,这个定义是比较客观、全面的了。 这里涉及到了副词内部的分类问题,究竟将副词分为多少个小类?《国文法草创》分为三类:(1)限制副词,(2)修饰 副词,(3)疑问副词。
《新著国语文法》(黎锦熙著)将副词分为六类:(1)时间副词(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不定时),(2)地位副词,(3)情态副词(客观的、主观的),(4)数量副词(关于次数、关于程度、关于范围),(5)否定副词,(6)疑问副词(问时间、问数量、问原因、问方法或情形、问反诘或反推)。
《文法简论》分为两类:(1)限制副词、(2)修饰副词 《语法讲义》分为四类:(1)范围副词,(2)程度副词,(3)时间副词,(4)否定副词。《中国文法要略》分为七类:(1)方所副词,(2)时间副词,(3)动态动相副词,(4)程度副词,(5)判断副词,(6)否定副词,(7)一般副词。
《中国现代语法》则分为八类:(1)程度副词 (下分绝对的和相对的两种),(2)范围副词 (下分指示主语的范围、指示谓语的范围、指示目的位的范围三种),(3)时间副词(下分着眼在事物是否完成、着眼在何时发生、着眼在时间长短、着眼在时间早晚、着眼在事情缓急、着眼在事情的重复和延续、着眼在事情的次序、着眼在事情常见或罕见),(4)方式副词,(5)否定副词,(6)可能或必要副词,(7)语气副词,(8)关系副词。
张静主编《新编现代汉语》分为五类:(1)程度副词,(2)时间副词,(3)范围副词,(4)估量副词,(5)语气副词。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规代汉语》则分为六类:(1)表示程度的,(2)表示范围的,(3)表示时间、频率的,(4)表示肯定、否定的,(5)表示情态方式的,(6)表示语气的。
副词小类的划分之所以有如此的差异,主要是副词在语义表达上的复杂性决定的。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副词内部需要分类,可是不容易分得干净利索,因为副词本来就是一个大杂烩。”(《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1979,第42页)编辑本书,不可避免地要碰上对这样一个“大杂烩”分类的问题。
我们力图能分得客观些,但由于水平所限,仍难免疏漏与不安之处,恳请读者批评纠误。本书将副词分为十小类,即(1)时间副词,(2)程度副词,(3)限度副词,(4)情态副词,(5)语气副词,(6)判断副词,(7)频次副词,(8)关联副词,(9)目的副词,(10)类比副词。
这种分类与前述各种分类大体一致。现将不同点说明如下:(一)限度副词,一般称为“范围副词”。但“范围”一词似外延较小,不易概括所有的限度副词。限度副词包括空间、时间、地域、事物、数目、重量、容积、长度等所有方面的限度。例如:“顶多有五斤”,“起码有五斤”,“大约有五斤”,“恰好有五斤”,这“顶多、起码、大约、恰好”大致都是指限度,而不象是范围。
(二)平时所说表示方位、处所的“方所副词”,其实 只有两个:“到处”和“处处”。它们实际上也应看作限度 副词,如说“老师处处关心我们”,指的就是限度,包括思 想上的、学习上的、健康上的、生活上的等等,而不是指处所。再如说“到处是新建的高楼大厦”,“到处”是指多而 广,并非实指处所。
所以这两个词似归于限度副词更合理些。(三)本书将“否定副词”归入“判断副词”类。这是因为,我们觉得,判断的形式可分为五种,(即是说判断副词可分五类)。如“的确”是肯定判断副词,“势必”是必然判断副词,“偶尔”是偶然判断副词,“或许”是可能判断副词,“不”是否定判断副词。
(四)“你倒愿意不愿意啊?”,“事情到底怎么样了?”“究竟有多大?”,“难道我们不应该批评这种现象吗?”这里的“倒、到底、究竟、难道”等,常称作“疑问副词”,其实,它们并没有疑问的意义,只是加强原句的疑 问或反问的语气。所以本书将它们并入语气副词中。
副词做状语,起限制和修饰作用,被限制和修饰的部分 称作中心语。中心语的情况很复杂,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词组)。所以,副词作状语的情况大体可归纳为两大类。(一)谓词(动词和形容词)中心语前的副词。这是副词做状语时,中心语的最主要形式。
谓词中心语的情况最 多,难于尽数,仅举几种:(1)副词+动词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不愿我的一生就这么平庸地、毫无意味地白白过去。(杨沫《青春之歌》第115页)。(2)副词+形容词例:他们的战争机构很笨重,行动很慢,效力有限。
(《毛泽东选集》第413页)副词做状语,如果需要结构助词辅助,一般要用“地”如:前例可变为:我不愿我的一生就这么平庸地,毫无意味地白白地过去。结构助词“地”一般称作状语的标志。关于状语的标志,有人提议同定语的标志“的”不作区分,一律写作“的”(如张志公先生在他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现代汉语》下册中就提倡这样做),老舍先生在他的《骆驼祥子》中早就作了实践。
例:“他的脚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声响,……”(《骆驼祥子》第7页)(3)副词+助动词+动词/形容词/谓词性词语例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例二:人类牺牲的价值,有比生命还要贵重的,就是真理和名誉。
(孙中山)(4)副词十副词十动词/形容词 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孙中山)(5)副词十形容词十动词例1:一个人高傲自大,只不过清楚表现出他的相对渺小罢了。(6)副词十代词十形容词(这个代词必须是代替形容词、动词或副词的。
)例:他待人总那么和蔼可亲。(“那么”代表程度副词“十分”之类)(7)副词十助动词十副词+动词例:你这样做,他一定会非常生气。(8)副词+副词+助动词十动词/形容词例一。他一向很愿意听你的话。例二。虽然立了秋,天气还不肯凉下来,…(《叶圣陶短篇小说选》第96页)(9)副词+助动词+趋向动词+动词例:困难有什么了不起,我偏偏要去碰碰它。
(10)副词+介词短语+动词/形容词例一:只为家庭活着,这是禽兽的私心;只为一个人活着,这是卑鄙;只为自己活着,这是耻辱。(奥斯特洛夫斯基)例二: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鲁迅)(11)副词十助动词十介词短语十形容词十动词例:你简直 要 把人活活 气死了。
(12)副词十副词十介词短语十趋向动词十动词例:他就没有按照你要求的去做。(13)副词十副词十副词十形容词十动词例:他用胳膊轻轻地触着我,眼睛却仍然在出神地望着窗外。 (14)副词十副词十副词+短语十动词/形容词例一。
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我的美丽的故乡了。(《鲁迅全集》第一卷第65页)例二:语言虽然使人成为万物之灵,只说空话也就不比牲畜高明。类似上述各种情况,认识时应注意,一般说来,最后一个画“——”的动词(或形容词)前的副词、动词、形容词、助动词或短语(词组)并不是首先组合在一起共同作状语,而是一一对最后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进行限制修饰,层层叠加上去的,如下图:忽而全都闪阿电似的苏生过来 (二)名词及名词构成的短语(词组)前的副词。
局限在以下几种情况中:(1)表示日期、时间的名词直接做谓语时,前边可用某些副词做状语例一。今天已经星期五了例二。我去阵地上送木料,回来已经半夜了。(魏金枝《两个小青年》)。(2)名词与数量短语(词组)构成偏正短语(词组)做谓语中心时,前边可用某些副词做状语。
例一。我们车间共三十人。例二。屋子里才两张桌子。例三。老李今年都六十岁了。(3)几个表范围的副词可以和名词组成偏正短语(词组)做谓语。例一。院子里净草。例二。马路上净石头。(4)副词“不”有如下两种习惯用法:第一。
用在对举的事物中。例:怎么画得人不人鬼不鬼的?·····第二。用在重复否定一种事物的结构中。例:什么假日不假日的,需要我就去坝。·····(5)表示方位的极限,有时可在方位名词前加程度副词。例:顶东头、最里边、紧前头。(6)个别名词可受程度副词“最”限制修饰。
例:最根本、最前线、最中心、最本质个别做状语的副词为着表达的需要可以提前到句首。例一:幸好今天的金银岛,再不容西方的海盗们横行霸道了。《杨朔散文选》例二:顿时,人群化做一片喧啸的怒海,一片暴风雨的天空,响起动地惊天的吼叫声……。
(冯骥才、李定兴《义和拳》)有些词是否副词,学术界尚无定论,如:“活”(那目光活象一只狼)、“大为”(大为恼火)是不是副词?再如“深为”(深为痛心),究竟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构成的短语(词组)?本书编者经过认真查考,大胆地作为副词收入。这些都请读者、专家批评指教。
开放分类: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