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耒和耜”各有什么用途? 爱问知识人

“耒和耜”各有什么用途? 爱问知识人

“耒”和“耜”各有什么用途?

从农业的产生来看,最初人类发现可以通过种植一些固定的植物来获得果实,于是农耕应运而生,最初刨地的方式是用手。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人们把石、木打磨或削尖后并辅以一定的长柄就制成了最古老的农具。“耒”和“耜”是我国夏商时期广泛使用的耕作工具。“耒”是个象形字,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是犁的前身。
“耒” 是汉字部首之一,从“耒”的字都与原始农具或耕作有关。考古学家认为,耜是一种曲柄起土的农器,即手犁。各地曾出土木耜、骨耜,青铜耜出现于商代晚期,实际出土的都是耜头。形制为扁状尖头,装在厚实的长条木板上。木板肩部连接弯曲而前倾的长柄。
柄与耜头连接处有一段短木,末端安横木。使用时,手执横木,脚踩耜头短木,使耜头人土起土。在古代文献中,存在大量“耒”和“耜”的记载。如《说文》中:“耒,手耕曲木也。” 《礼记•月令》:“天子亲载耒耜。”《后汉书•章帝纪》中有:“耒其柄,耜其刃。
”可见,“耒”和“耜”是古代早期农具,产生比犁要早。耒主要指这种农具的柄,耜则更多指农具的前端用于翻土的部分,最初为木或骨制,后改为青铜和铁器,相当于今天所说的“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