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关于中世纪城堡请问为什么说欧洲中世纪修建城堡的目的不是守卫而是进 爱问知识人

关于中世纪城堡请问为什么说欧洲中世纪修建城堡的目的不是守卫而是进 爱问知识人

请问为什么说欧洲中世纪修建城堡的目的不是守卫而是进攻?城堡为什么是进攻的良好条件?多谢!请尽快回答,希望可以得到详细答复。多谢!

中世纪的战争是围绕着城堡和要塞展开的。城堡是典型的防御工事,外面有厚厚的城墙和角楼。在山岳地带的城堡,绝大部分垂直陡峭,巍然耸立在山顶之上傲然俯视着山下的风光。矗立在平原之上的城堡,周围环绕着湖泊、池塘、江河或者是护城河。

城堡不仅是控制和主管周围土地的核心,同时也可以作为进攻的前哨站。
在它的高墙内可以组织起一支小规模的军队,应付一场小规模的战争。城堡的设计思想是要抵御来自任何敌人的进攻,同时在敌人进攻之前,周围的农民也要带着他们的家当躲进城堡。中世纪最早的城堡,也就是威廉征服后兴建的一批--属于土丘-外墙类型。一些建筑--包括一个了望塔--都采用木质结构,安置在一个土墩上,四周围以壕沟和栅栏。
在土墩外围还有一圈外墙,在这圈外墙内有足够的空地,可以容下铁匠、面包师和其他工匠的作坊,还可以容纳危急时进来避难的农民。
后来人们发明了营造石质城堡的技术,营造石质城堡对材料和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有良好的石料切割工具和起重工具(特别是绞盘)才行。
而一旦这些技术被工匠们掌握以后,建造石质城堡便立刻为各地所用。城堡内部的道路都是弯弯曲曲的,用以延缓进攻者的脚步。另外,在通道两侧的墙上还设有无数的箭孔。
虽然城堡并不是不可攻克的,但在古代攻占一座城堡是一件极其艰苦和旷日持久的事情。
进攻者运用诸多战术策略和后援武器装备以攻破坚固的防御工事。
攻击者在外围的城墙之下挖地道,地道内部用粗大的木材支撑着,并且填满爆炸物。进攻时用很长的引信在远处将它引爆,整个地道就被炸塌,如果运气好的话,会有一段城墙也被炸得崩塌下来。
与此同时,弓箭手压制住城垛上的敌人,步兵们则冲上前去,每人都带着一捆稻草、一泥土或是别的一些什么来填塞护城河。后面的士兵们就从临时填出的这条路上冲过,把云梯架在城墙上,同时还要高举着盾牌,以对付上方的守军射下的箭矢。爬云梯时,士兵们要用一只手拿盾牌,另一只手还得随时准备拔出在身上晃荡的佩剑--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另外一种攻城的方法是建一个有轮的木制攻城塔。塔要和城墙一样高,在塔顶藏着一支精干的突击队。攻城时,攻城塔被推到城墙面前,然后从攻城塔上放下一座吊桥,突击队员们便得以冲上城墙。
人们还制造出了很多专门用于攻城的器械,在这方面拜占庭人做得尤为出色。
典型的攻城器械有攻城槌、投石车(投出的石块重量可达150磅)、巨弩。而守城的一方则不断地将石块、生石灰、烧得滚烫的投掷物、沸腾的开水,或者烧烫的沙子砸向城墙下的来犯者。围攻城堡造成的伤亡数字是很大的,但是这些伤亡也被认为是可以承受的。
为了攻克城堡,也有用饥饿的方式封杀城堡内的民众的做法。
如果城堡内的民众能及早储备好应急物资,而对于进攻者来说等待被困者弹尽粮绝的时间又实在太长的话,那么留给进攻者的选择就只有直接发起进攻或是撤退。
总的说来,城堡(包括有城墙的市镇)的防御力量比对它的进攻力量要强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