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西施浣纱的故事是怎样的? 爱问知识人

西施浣纱的故事是怎样的? 爱问知识人

西施浣纱的故事是怎样的?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人,生于浙江诸暨,天生丽质,貌美如花。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勾践针对“吴王淫而好色”的个性,与范蠡设计策,“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送于吴王。吴王夫差见到西施大喜,在姑苏修造春宵宫,筑大池,池中划青龙舟,整日与西施戏水,又为西施修建了表演歌舞和娱乐的馆娃阁、灵馆等。
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夫差又专门为她筑建“响屐廊”,用上百只大缸,上铺木板,西施穿着木屐,裙上系铃,在木板上舞动,铃声和大缸的回响声“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使夫差沉溺其中,不理朝政,终致众叛亲离,走向亡国丧身的道路。吴国灭亡后,西施就不知所踪。
西施浣纱之地,就是若耶溪。若耶溪源头在若耶山,山下有一深潭,相 传就是郵道元《水经注》中的“樵岘麻潭”。据记载,远在两千四百多年前, 薛烛就曾向越王献策:“若耶之溪涸而铜出。”此后,欧治子也曾在这里铸造 宝剑。现在的平水铜矿附近,还有铸铺山和欧治大井遗址。
后人多用西施浣纱来形容极美的事物。唐诗中常见咏西施的诗歌,如李 白《子夜吴歌•夏歌》:“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 家。”传说若耶溪是西施采莲之地,以此切题咏夏。韦应物《广陵遇孟九云 卿》诗云:“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
”以西施之美比喻孟云卿文才出众。 李贺《美人梳头歌》也有“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之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