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王玄策征服的天竺是现在什么地方?
天竺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小说《西游记》的流传,这个佛国圣地被广为人知。然而天竺是一个较大范围的统称,并非是指某一个国家,尤其是在公元6世纪到12世纪,古印度故地基本上处于分裂状态,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政权。唐朝时期,天竺这一概念再次被划分为五个部分,即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每个部分也并非一个整体的国家,而是地域上的划分称呼。王玄策“征服”的就是中天竺地区,或者说是平定了该地区内,一个政教一体的小国发动的政变,这个小国名叫帝那伏国。
戒日帝国的松散联盟古印度地区历史上有几个较大的统一王朝,最著名的就是孔雀王朝,领土范围涵盖了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孔雀王朝最后一个国王于公元前187年被推翻。此后,印度半岛再也没有统一过,但在印度半岛南北中三个区域都出现过短暂的统一政权。较为有名的是涵盖印度西北地区的贵霜帝国,它属于入侵式的政权,是大月氏后裔建立的国家,至公元3世纪分裂成若干个小公国。这个时候西亚的萨珊波斯兴起,开始向中亚、阿富汗和印度扩张,从而削弱了贵霜的势力范围。
到4世纪时,东印度的笈多帝国兴起,再随着嚈哒(白匈奴)对大月氏贵霜残部的攻击,贵霜遗老从此一蹶不振,笈多于北方的统治日趋加深。再到公元5世纪,北印度地区受宗教影响导致经济崩溃,嚈哒趁机武力渗透,加速了笈多王朝的分裂,到了6世纪末北印度再次进入分裂时期,我们所说的戒日帝国就是从这个分裂时期的小国中崛起的。
7世纪初,戒日帝国发展至鼎盛,他们将嚈哒驱逐出北印度地区,统一了北印度。这个时期恰巧与我国唐朝贞观年间重合,唐太宗时期的玄奘西行,就与戒日帝国形成了沟通与联系。但历史上的玄奘虽然属于大唐高僧,却并没有获得唐朝政府的西行认可,甚至于玄奘出关都是以偷渡的方式。他所获得的支持最主要来源于西域的高昌国,只不过唐朝在玄奘回归时已经征服了高昌,故而戒日帝国对玄奘的礼遇算在了唐帝国头上。
而玄奘西行确实是将唐朝的繁华景象传递给了戒日帝国,所以在贞观十五年(641年),戒日帝国的使者就抵达了长安。这一次出使大唐其实就是为了学习唐朝的中央集权模式,戒日王在统一北印度后,仍旧是众多小公国的松散联盟形式,并未建立一个绝对的中央核心。除了萨他泥湿伐罗、卡脑季、摩揭陀、羯朱嗢祇罗国属于其直接控制之下,其余三十余个公国都是军政自主,这多少都与印度地区宗教派系太多有关。
唐太宗当然明白戒日王的心意,在这段国家外交上,玄奘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回归大唐之后介绍了戒日帝国的人文风情,也介绍了戒日王是如何礼遇唐朝僧人的。所以到了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也派出了右率府长史的王玄策前往印度访问,但不巧的是这次访问造就了所谓的“一人灭一国”的壮举!
王玄策征服中天竺王玄策与蒋师仁为出使戒日帝国的正副使,当二人带着使团刚刚踏入北印度时,戒日王在恒河洗澡时溺亡了。前面说到戒日帝国本身就是由松散的联盟组成,戒日王曾经以大杀四方的魅力将这些小国聚拢在一起,可他一死,这些国家便开始了叛乱。其中有一个戒日帝国治下的帝那伏国,其国君为阿罗那顺,他发动政变后驱逐了戒日王室,控制了戒日帝国,但这种控制并未达到戒日王时期的凝聚力,其治下的联盟更加松散,以致诸多公国纷纷独立。
当时的吐蕃已收服泥婆罗,即今天的尼泊尔地区,联盟的松散更加剧了印度北部地区的入侵压力。而且吐蕃在贞观十五年(641年)就迎娶了唐文成公主,西藏的战神松赞干布已经与唐朝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所以此时王玄策抵达北印度的动机使阿罗那顺产生了猜忌,这种猜忌也可能来自于对唐朝插手内政的担心,毕竟唐朝应该是奔着戒日王来的。
有了这种猜忌之后,阿罗那顺干脆掌握外交上的主动权,杀了使团成员,唯独留下王玄策与蒋师仁做人质。很多史料将阿罗那顺此举看作贪图唐使团的钱财,我觉得已经控制戒日帝国的君主并不会这么没有格局,这个举动的政治意义更大,留下王、蒋二人正是日后谈判桌上的砝码。而且这个消息想从北印度传往唐朝长安,最快也需要几个月,足够阿罗那顺处理好政变后的遗留问题。
(松赞干布漫画)
而历史就是这样具有戏剧性,王玄策被俘虏不久便逃了出来,而且他这个文官并没有按常理出牌,一般来说王玄策应该回长安禀报,再由朝廷派兵征讨。但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带着蒋师仁回到尼婆罗,以大唐皇帝的名义,向尼婆罗王借了七千骑兵,又向吐蕃松赞干布借了一千二百精兵。与此同时,王玄策再以大唐讨逆的名义,广发檄文,诏令唐朝藩属集结,这又聚集了一千余兵马。之所以说王玄策是一个人灭一个国,意思就是除蒋师仁外,他没有动用唐朝廷一兵一马,只是凭借这个约一万人的联合部队向阿罗那顺发起了攻击。
(王玄策剧照)
王玄策带着联合部队,一路就杀向了阿罗那顺所在的都城茶镈,阿罗那顺在城外集结了约五六万兵马,其中便有著名的象兵。据说后来的成吉思汗追击花剌子模末代王子扎兰丁时,就是因为抵不过印度象兵才停下脚步。阿罗那顺在甘地斯河畔拿出了这张王牌部队,试图以象兵摧毁王玄策的联军。但历史上田单曾用火牛阵作为敢死队,以此面对敌人的首轮压制。所以王玄策以此为灵感,征集数十头水牛,在牛角上绑上刀刃,尾上浇油点燃,以火牛冲进敌方象阵,大象虽然体大,但也从未见过这种阵势,受到惊吓后反而奔向自家军阵,阿罗那顺的王牌就这样打废了。
在王玄策的掩杀中,阿罗那顺溃不成军,被踩踏或直接战死者约三千人,落水溺毙者约有一万余人。阿罗那顺收罗残部死守茶鎛,王玄策又是利用汉地攻城的方式,围城之后开始收集木料打造云梯、弩车、抛石机等。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装备打造完成后,联军仅用了三天就攻破了阿罗那顺的都城。阿罗那顺逃出城后到达东印度,向东印度王尸鸠摩借来救兵,企图反攻。
(尸鸠摩剧照)
“余众尽坑杀,远近城邑降五百八十所,虏男女万二千人,牛马三万余头匹。天竺震惧”。——《旧唐书》
王玄策虽然是个文官,但作战起来颇有将略,他在阿罗那顺反攻时,又以分兵之计引阿罗那顺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那顺残部,阿罗那顺被活捉。另一面,阿罗那顺的妻子拥兵数万据守朝乾托卫城,被蒋师仁一锅端掉,联军经此两战彻底震慑了周边势力,各城邑纷纷献降。阿罗那顺的部众几乎被坑杀殆尽,这也是军事上常用的震慑之策,其余归降的士兵大多被押往了长安。
“夫人耳目玩声色,口鼻耽臭味,此败德之原也。婆罗门不劫吾使者,宁至俘虏邪?”——唐太宗
王玄策出兵的路线是由西向东,印度北部地区只剩东印度未涉及,这次东印度借兵阿罗那顺反攻,正好为王玄策提供了征讨的理由。但东印度的尸鸠摩并不是雄才大略之主,他主动向王玄策谢罪,并送来大量财产珍宝,这也就使王玄策放弃了武力征伐的念头。所以唐朝史料里提到的印度五个部分里,王玄策算是武力征服了中印度,震慑了东印度。当阿罗那顺被押解到长安后,唐太宗还不忘嘲讽他几句,在唐太宗去世后,还在唐昭陵树了阿罗那顺的石像生,但这个记载至今都未得到考古认证。
综上,在王玄策武力征服的是中天竺,也就是今天恒河平原核心区域,但王玄策并没有在该地区建立国家,吐蕃军也在“平定叛乱”后撤出恒河流域。唐朝在地缘上与印度地区有一山之隔,而这个山可是喜马拉雅山脉,所以也就无法形成控制。王玄策的举动只是给唐朝赢回了面子,所以后来五天竺都有朝贡大唐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