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如何评价李健的新专辑《无时无刻》?

如何评价李健的新专辑《无时无刻》?

2021年6月19日,李健新专辑《无时无刻》的实体唱片和数字音乐,在同一天实现了同步发行。

在这个数字音乐主导的时代,一张完整专辑的发行方式,早已变成了数字音乐先上线,实体唱片滞后上市的流程,有些可能都未发行实体唱片。但对于李健来说,实体唱片的存在是歌手的必须,摒弃华丽繁复的工艺包装,让实体唱片回归最简洁最传统的形式,是李健从六年前那张同名专辑延续至今的理念。

简单的包装承载的心血却不简单,《无时无刻》平面摄影时晓凡、美术设计黄海都是行业之最,大师们呈现自己对”无时无刻”的解读,与李健的音乐融合得意料之中又有意外之喜。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李健过往的实体唱片在音乐收藏市场上一直保值,甚至被称作”理财产品”。

李健在《无时无刻》的概念片里说:“时间只是一个概念”,而在我看来,李健是通过这张专辑,把时间还给了时间,即“忘掉时间,没有时间”,这是一张关于时间的专辑,也是一张关于空间的专辑。

十五首歌曲的《无时无刻》拥有这个时代少见的专辑作品体量,李健在这张专辑里的创作,倒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现在一个很流行的词儿:下沉。这里说的当然不是什么下沉市场,而是创作状态的下沉,内心深处的下沉。

心境越下沉,底盘越扎实。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下沉的状态,也让音乐越容易往人的灵魂深处钻。不知道这样形容准不准确,如果音乐也像医学那样分科,那李健的音乐一定是属于内科范畴的,不讨好于单纯感官的愉悦,那些内在的内敛吟唱,更容易在人的心底产生激荡。

而从旋律风格上来讲,李健的音乐也很像是流行音乐里的古典音乐。这个古典,不是一种音乐形式和风格标签,而是代表着一种美学,是可以超越时代的旋律美感。

就像李健个人认为这张专辑里,《我唯有的你》是他最为满意的一首旋律创作,因为这首歌曲的旋律气质,很像是上个世纪日本或者港台地区的流行音乐。其实,这里说的并不是那种具体的年代和地域,而是优秀旋律背后那种共通的时空永恒感。

除了旋律上,一如继往的匠心、雕琢,但又自然、舒展,所以带来那种没有年代感,超越时间概念的古典美、永恒美之外,李健这张《无时无刻》给我留下另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空间。

李健的大部分作品,来自于敏感又细腻的感触,用诗化的语言,将那些直觉的感触美化、艺术化,因此就有了那些脱俗但同样足够感性的曼妙音符。

而在这张专辑里,李健除了敏锐的直觉、细腻的感性之外,其实也通过不同的契机和触发点,用创作去丈量并体现他和自然、他和世界、他和内心的距离。而通过一次次的距离转化,也让作品有了更无限、更无界、更浩瀚的空间感。

《美丽生灵》由蝠鲼到单向思考,这种万物皆有灵的延伸,远比一般空洞的环保题材,更发人自省。一首《梅雨》,又用创造并勾画人物的方式,延展出女子的群像,无数个生命、无段段青春,在一首作品里碰撞,就像是一幅优秀的画作,往往可以超越方寸的空间,拥有无限宽广的意象那样。

依然还是女性主题的作品《Marine》(玛琳娜),有着美好女性群像的缩影,而《带来风景的女人》,更巧妙的是,李健把这个带来风景的女人带进了歌里,但歌曲的余韵,却推向了更远的视角,用接近于长镜头的处理,又给人带来超越歌曲本身的风景。

到了《人群中的人》,扩散至人群的群像,那种对于人性的感触、梳理和概括,在这个后疫情时代,更汇聚成一种特别的力量。

与此同时,像《深町小夜曲》、《夜晚眺望金桥》等作品,则是由静物展开想象,它们探讨和追寻的,其实依然是人和世界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作品通过了善良、通过了奔跑、通过了荒原、通过了花园,最终也通向了美的彼岸。

除此之外,在这张专辑里,总感觉李健在《门》、《一切刚刚好》等作品里,经常会用到一些泼墨山水画独有的留白和写意。无论是情绪还是旋律,无论是律动还是歌词,很多时候点到即止、见好就收,也正是这样的收放自如,反而让音乐拥有了足够人联想和感受的意境。

除了音乐文本的空间感,《无时无刻》这张专辑在音乐技术上,也有很强的空间感。

《无时无刻》在李健音乐生涯里,可以说是音乐属性最不同的专辑。此前的李健专辑,可以说是由个人唱作,形成作品最强的支点。而在这张专辑里,至少于音乐层面来讲,作品的整体感要更强,李健在其中穿针引线、彼此转化,让作品的词曲唱和编曲及演奏,融为一个共生体。

这种感觉怎么形容呢,就好像高手与高手的对决,有时候正是因为大家都在一个更高的段位上,所以会形成你强我也强的顶尖碰撞,而且越碰撞越火花四溅。

比如,特别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不期而遇》里崔万平的吉他Solo,这既是李健音乐的一部分,又能走出既定的歌曲框架,在另一个时空遨游、飞翔。

这不仅能让我们忘掉时间,也能让我们忘掉空间,于是在时空里聆听的我们,就真正体验到“无时无刻”和随时随地的自由。用专辑最后一首歌来形容,就是“一切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