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雍正王朝,怎么感觉大家都不服雍正?

雍正王朝,怎么感觉大家都不服雍正?

管仲说“民予之则喜,夺之则怒”,这句话很符合人性,千百年来已经被历代王朝所证明。放在治理层面,就是给下面的人甜头,人家才会支持你;侵犯别人利益,那就等着挨骂或被人反对。《雍正王朝》中,雍正虽然是至高无上的帝王,但正因为夺人所需,以至于支持者寥寥无几,反对者层出不穷。

皇子时代,反对他的人已经不少胤禛一登场,就展现出铁面无私的个性,还被人冠以“冷面王”的称号。人都愿意与热情的人打成一片,就是像老八那种,但会对胤禛那种敬而远之。胤禛也不怕得罪人,黄河发大水,他跑到户部去清查账底。户部在胤禩的管理下,钱被百官给借走,账本就乱的一塌糊涂,你胤禛一查,不是揭了人家的案底吗?顺带着连胤礽和百官也给得罪了。

接着,下江南筹款,实质上是虎口夺食,不仅得罪盐商,而且得罪了八爷党和大阿哥;追缴户部欠款,不仅得罪百官,连所有皇子也给得罪了一遍……总之,得罪人的事,尽被胤禛给接手了。得罪人一次,人家可能忍了,三番五次地折腾人,这笔账,人家都在心里给记着呢。

为了讨好康熙,胤禛还自创“孤臣”的概念,进一步强化了“冷面王”的人设,也将自己推到大多数人的对立面。(秋媚说:人心在你那边,你说话才有说服力,人心不在你那边,你说的话自便难有人听。)夺嫡的胜出,让兄弟们不服在康熙朝,夺嫡之争的激烈性可谓盛况空前,兄弟们为了那把龙椅,各自使出了浑身解数。但皇位只有一个,胤禛的胜出,让其他人希望落空。曾经有多大的希望,如今就有多大失望。甭管胤禛给人家多么好的待遇,多么高的爵位,他也别想打消人家得“帝王梦”,因为这种梦想一旦拥有就会相伴终生。

那些失意的皇子,自然也会不甘心,谁也不想看到曾经的兄弟变成君臣,我们都是皇阿玛的儿子,凭什么传位给你胤禛。尤其是对皇位期望比较高的失意者,将各种不服气直接写到了脸上,传位当天的夜里,八爷党就提前控制丰台大营,想浑水摸鱼,好在胤祥横空出“狱”;老十四回朝,无视雍正的旨意,大闹康熙灵堂;朝会时,老十就更出格,用“放屁”的方式抵制雍正……雍正的兄弟对他的不服,是夺嫡之争的延续。即便雍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帝,老八依旧还要凭借强大的势力与雍正周旋,为的就是能够推翻他;老三看着老实,一派书生模样,但他是清流领袖,也没少给雍正添堵;胤禵从始至终都以为雍正窃取了他的皇位,天天都在呕气,给雍正制造麻烦。

秋媚说:皇位的唯一性决定了皇权的排他性,一群有夺嫡之心的兄弟,不管谁当皇帝,都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新政”的推行,让士绅一肚子苦水西北大捷后,推行“新政”就成了雍正的头等大事。但“新政”的目的是为了刷新吏治,都是站在普通百姓的立场,这就触动了既得利益者。

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把税摊派到田地里。田多的多交,田少的少交,没田的不交。很明显,士绅的田比较多,交的税也变多了,他们肯定不乐意。

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原来不用交税、不用纳粮、不用服徭役的士绅,现在要像普通百姓一样干活交税,他们打心里恨死雍正了。尤其是清流,抵触心理超级强。追缴亏空、火耗归公、整顿旗务,说白了就是些夺人饭碗的事,侵犯的都是权贵的利益,这些人能服雍正吗?即便是雍正的嫡系奴才年羹尧,也看不过去了。

朝堂上的官员以及皇子,基本都是大清士绅的代表,他们为了自己利益可从来不顾老百姓的利益,但谁动了他们的利益就只会让他们咬牙切齿,有势的就暗地里阳奉阴违,没势的就茶楼里造谣生事。

朝堂上,各种势力盘根错节,很多时候可以借力打力。雍正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操之过急,几乎同时得罪所有既得利益者,这也导致胤禩逼宫时,居然没有几个人愿意站出来帮雍正说话。秋媚说:公道并不总在人心,雍正做了很多实事,兄弟们不理睬,百官们不理解,到头来还留下滚滚骂名。反倒是胤禩,好事没怎么干,却能笼络一片人心,为自己博得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