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有大校军衔,而国外没有?
其实问题出在早年苏式军衔体系的设置上,苏军经过不断的调整,最终在苏联元帅和军兵种元帅(可以理解为大将)之间,还有一个特殊的“军兵种主帅”军衔。也就是说,在高级将领的军衔体系中,即便不计入苏联大元帅衔,他们也存在有苏联元帅、军兵种主帅、军兵种元帅、上将、中将和少将共两档六级,却又没有西式的准将衔。
(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大校)
我军当年肯定是仿苏的,所以1952年我军在军衔体系最初的设计时,高级军官也拟设置为大元帅、国家元帅、兵种元帅、上将、准上将、中将、少将两档七级。但是经过慎重考虑以及为了突出自己的特色,在1953年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条例草案》中对前述方案作了修改,最终放弃了兵种主帅这一级别,只有元帅、大将(类同于兵种元帅)、上将、中将和少将两档五级。
结果就是比苏式军衔正好少了一级,虽然简化了级别体系,但同样也带来了新问题,那就是大批正师职军官的军衔不好安排了,如果全部授少将衔,则将军的群体过于庞大,将官泛滥肯定是不严肃的;如果都授予上校军衔呢?又明显偏低了,因为在世界主流军衔体系中,上校是团级军事军官的普遍军衔。
于是在1953年发布的条例中,特别在少将与上校之间,增设了“大校”这一档军衔,以正师职军官为基准对象,也包括了一些资历较浅的副军职、准军职干部和资历较深的副师职干部,属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解决的措施。首批授衔的大校共1266名(包括1955年授予的712名大校、以及后来志愿军的补授),1961年—1964年期间又晋升554名(其中1961年晋升218名,1962年晋升12名,63年晋升3名,64年晋升321名)。
苏联军衔是当时东方式军衔的代表,而作为西式军衔的代表,美军的高级军衔虽然没有元帅,却有等同于元帅的“五星上将”,并且增加了“准将”军衔,所以也达到了五级。那一定有人问,既然美军五级军衔能够满足需求,为什么我们五级就不够呢?你别忘记了,中苏军队同时存在着“军政双主官制度”,有师长就有师政委、副政委,甚至一些师政治部主任也达到了副师级,所以数量大大超过美军。
(戴旭空军大校)
注意55年授衔文件的标准措辞:“正、副、准军级多数可评为少将, 正师级多数可评为大校,副师、准师级多数可评为上校”。这里面都采用“多数”而非全部的用语,也就是说,副军级、准军级、副师级、准师级甚至个别正军级干部,都有评为大校的可能,这个过渡性军衔的设置,就解决了相当数量的干部问题,避免出现将官数量太多的情况。
同时在55年授衔前,总政还听取了苏联顾问的建议,即大部分中高级军官,在首次授衔应压低一到两级,这样也好为以后晋升留出余地,这个建议也要求迈入将军的门槛要高一些、数量要少一些(只不过因为历史原因,没有出现大规模晋升情况,1965年还取消了军衔制)。1955年正式授衔时,共授予了10位元帅、10位大将、55位上将、175位中将、802名少将,共计1052名开国将帅,如果不设大校衔,那就将官总数会达到了2000名以上,不合适了。
(房兵大校)
并且大校军衔的授予也是严格把关的,根据当时的规定,授予大校军衔者多数为1952年在“军队级别”评定中被评为正师级的干部,也有少数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的准军级和个别副军级干部,还有少部分红军时期入伍的副师级干部。因此,全军首次被授予大校的人数只占准尉以上军官人数的0.2%,仅为少将人数的1.6倍,可见大校的授衔条件也很苛刻。
再比如当时设置的“大尉”军衔,也主要是为了解决副营级干部的军衔等级问题,所以我军55式军衔既有仿苏的一面,也保持着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照搬。而到了1988年恢复军衔制时,为贯彻和平时期体系从简的原则,从55式军衔的军官四等14级调整为三等11级,即取消了大元帅、元帅,大将和大尉军衔,最终因为“一级上将”也未实际授予,等于变成了三等10级,而大校军衔更有理由保留了下来。
(武警部队大校)
根据1988年授衔时的文件规定,三个军种以及武警部队的大校军衔,为正师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同时还是副军职和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注意区分这里面“主要军衔”和“辅助军衔”的区别,所以军衔的衔级对应不是100%的,而是其中大多数的标准。大校军衔在如今已经是军队高级干部,尽管中校升上校、上校升大校的时间都为四年,但大校以上军衔晋级为选升,须以军官所任职务、德才表现和对国防建设的贡献为依据。
最后要说明的是,认为大校军衔是我军独有也是不正确的,尽管苏军没有设置大校衔,但是同属东方式军衔的朝鲜军队、越南军队,也都有大校军衔的设置,这是必须要弄清楚的。
(开国大校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