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蝴蝶活多久(白蝴蝶的寿命)

蝴蝶活多久(白蝴蝶的寿命)

编者按:在地球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生命世界谱写了一曲曲悲壮赞歌,塑造了地球环境,孕育了人类文明史诗,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在科学传播的星辰里,中科院之声与华南植物园联合开设“花颜鸟语”专栏,既是生命世界之窗,又荟萃自然体验的点滴故事。惟愿她为自然世界代言,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惟愿她解读科学前沿,讲述科学故事,封存自然足迹。

古有梁山伯祝英台双双殉情之后化作一对美丽蝴蝶缠绕纷飞的民间故事,今有大理蝴蝶泉霞郎之恋等美丽传说。为何从古至今蝴蝶都被用于比喻忠贞的爱情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蝴蝶世界,了解蝶儿的浪漫生活吧!

黑丸灰蝶

闻“香”寻佳侣

雄蝶如何才能发现心仪的雌蝶呢?蝴蝶寻找对象又有何秘诀呢?原来啊,蝴蝶可以释放一种特殊的气味信号,通过这种特殊的气味雄蝶就能寻找到正在求爱的雌蝶。而大部分雌蝶会选择在寄主上或寄主附近的花上栖息,雄蝶也可以通过寄主的气味找到雌蝶。此外,蝴蝶的复眼能够辨认出翅膀上的斑纹,通过斑纹确定对方的身份。找到雌蝶之后,有些雄蝶会通过翅膀上发香鳞基部腺体分泌的信息素来吸引雌蝶,如斑蝶、灰蝶、环蝶、粉蝶等。

婚飞舞翩跹

鸟儿会用食物或美丽的羽毛讨好雌性,那么如果一只雄蝶对雌蝶感兴趣,他会做什么来吸引雌蝶呢?在户外观察时,你能发现雄蝶会围绕着雌蝶不停地纷飞、旋转、打圈,有时还会驱赶另一只雄蝶。这种行为就是昆虫的婚飞。对雄蝶来说,婚飞能够刺激性激素的分泌,从而让雌蝶认可他、接受他。大部分动物的性激素由雌性分泌,但蝴蝶的性激素是由雄性分泌的。求偶成功后,雄蝶被允许落在雌蝶身上,而雌蝶含情脉脉,一动不动地任由雄蝶扑腾打闹。蝴蝶世界,可谓是“夫唱妇随”的典范。

苎麻珍蝶

“热恋”进行时

蝴蝶秀恩爱,一般叫交配或交尾。雄蝶羽化后通常不能马上交尾,需要飞行一段时间让自己强健起来,而雌蝶多半是在刚羽化后,甚至翅膀还没有完全展开就可进行交尾。

如果雌蝶还没交过尾,一般会停下来把尾端平铺,当雄蝶扑过来时,她就会很顺从地配合他,几秒钟即可进行交尾。据观察,蝴蝶交尾时间一般很长,有一次作者在野外拍曲纹紫灰蝶交尾拍了整整两个多小时,这对曲纹紫灰蝶一直在秀恩爱,不论是将它们放在草地上,还是放在寄主铁树上,都无法拆散。

曲纹紫灰蝶

当被人打扰时,有些正在交尾的蝴蝶也会采取拖曳对方的办法,飞到另一处继续进行交尾。如果你发现交尾的蝴蝶,只要轻轻靠近,用手或其他的物体引诱,他们都能顺从地走上你的引诱物,同时保持交尾的动作。当然也有些交尾的蝴蝶不想被打扰,会飞到更高处隐藏起来。

如果一只雌蝶已经交过尾,她就会躲避雄蝶的求偶,如穿行花丛树梢、高高飞起,或者停在树叶或枝干上,将腹部高高翘起,以示拒绝交尾!大部分绢蝶科种类会在交尾囊开口处的基部会产生形态各异的衍生物一枚,以阻止再次交尾。

或许正是这种行为,让人们联想到蝴蝶对伴侣的专情与执着,而将蝴蝶作为忠贞爱情的象征吧。

曲纹紫灰蝶

若遇蝶双飞,安能辨雄雌?

或许有人会问,如果见到一对交尾中的蝴蝶,要怎样才能快速认出哪一只是雄蝶,哪一只又是雌蝶呢?

一般情况下,很多同种蝴蝶雌雄异体,颜色不一,雄蝶色彩鲜艳美丽而雌蝶暗淡,如柑橘凤蝶。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无尾型美凤蝶的雌蝶就比雄蝶漂亮很多。如果它们停在刚刚好的位置让人能观察到腹部,那么腹部末端有发达的瓣片就是雄蝶,反之就是雌蝶。此外,还可以通过前后翅的性标,前后足的分节等来分辨雌雄。

柑橘凤蝶 上雄下雌

美凤蝶 上雄下雌

刹那芳华逝

羽化后的蝴蝶寿命长短不一。在北方,有些蝴蝶的寿命可长达11个月,如斑蝶。但南方尤其是热带地区,大多数蝴蝶的寿命较短,一般为10-15天,有些雌蝶刚产卵甚至没有产完卵就会死亡。雄蝶未经交配的可活20-30天,而完成交配的雄蝶寿命很短,有的只有2-3天。这或许就可以解释,为何上周到达一个花丛可以遇见成群的蝴蝶纷飞,但过了两周,再去观察时,竟然看不到什么蝴蝶了,蝴蝶的情况发生很大改变。

多眼灰蝶

“专情”的雌蝶让人把蝴蝶双飞的旖旎画面看作美好爱情的象征,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而在自然界,它们能帮助传粉,是植物的“媒人”,还能反映生物多样性,是科学家评估生态环境的好帮手。经调查与监测,鼎湖山保护区记录有蝴蝶198种,全区均有分布,这也是鼎湖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象征之一。

这些美丽小精灵在短暂的生命时光里,给世界带来了非凡的意义。

黄褐杜灰蝶

参考文献:

1.《秦岭巴山蝴蝶图记》许家珠等

2.《蝴蝶文化与鉴赏》顾茂彬等

3.《毛毛虫变蝴蝶的奥秘》陈嘉霖 徐堉峰

4.《世界名蝶》周尧等

5.《广州蝴蝶生态图鉴》陈锡昌 杨骏 刘广

6.《蝴蝶故事》陈锡昌 杨骏 刘广

7.《中国蝴蝶图鉴》 武春生 徐堉峰

8.《世界蝴蝶1000种图解指南》(英)阿德里安.霍斯金斯

来源: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